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六铺---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名街》记录: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即从头铺到十六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客运的迫切需要,原先的装卸区与客运站合并起来,以十六铺码头为基地,重新成立了上海港客运总站。由于设施陈旧跟不上,1982年,把原来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仓库拆了,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新客运站吸引了成千上万人来参观,“当时有三大亮点:一是自动扶梯;二是摄像头监控;三是造了7个小候船室,落地门窗、空调、沙发,连市政府各委办都来借用。一时轰动上海。”

然而,公路大发展后,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1998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上海至宁波只需要4小时车程,这条水路航线面临停掉的可能。20049月,随着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地处长江口的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一度淡出人们视线。

中文名十六铺

200986日,在“2009十六铺现代服务业高峰论坛”上,一个堪与旧金山、悉尼等著名城市标志相媲美的新十六铺标志(LOGO)正式亮相。此外,早报记者还从会议上获悉,过去破旧的十六铺将不复存在,在上海世博会到来之际,它将成为上海城市时尚的新地标。

十六铺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十六铺以南已建有王家码头、董家渡码头等10余座砖石结构踏步式台阶码头;1846年,江滩出现了为驳船、洋帆船转卸货物的木质结构浮码头;1866年又造出木质结构固定码头;20世纪初,供轮船专用的钢质浮码头、固定码头成功建设。老上海们还能回忆起十六铺客运码头的鼎盛时代:“每天4万多人次,每年670多万人次……买票要排队……白天航班平均半小时就有一趟……上海—重庆1条航线有13条船在开。”直到十多年前,公路、铁路和航空开始分流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十六铺码头在上海近、现代腾飞的进程中扮演了至关枢纽之角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交换的唯一节点,逐步奠定上海的航运中心地位。而随后逐渐生发出来的繁忙商贸市集则让十六铺地区成为上海的一个商业中心。转折点自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始。一些大的钱庄和商行迁入租界,上海经济重心北移,南市与十六铺开始衰退。此后又历经“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战争的影响,十六铺许多地方被炸为废墟,大商铺全部搬进租界,昔日盛况渐逝不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私营批发商急剧萎缩,以及城市人口消费需求变化等原因,红火商市不见了踪影。拥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上海十六铺码头,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重要的水上门户。它见证了中西方商贸交流从小到大,亦见证了上海从小渔村走向繁华大都市。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明清时代,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各地商贾开店设庄,从事沿海和长江流域埠际贸易业务,这里遂成为农副土特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晚清和民国期间,从事埠际贸易的批发行业主要有:糖、海北桂业集中于洋行街(今阳朔路)。闽粤商人在此运销福建、广东等地糖霜、海味、桂园和来自海外的海参、燕窝、檀香等货物,后江浙一带的糖、南北货批发商号纷纷迁此营业。抗战前洋行街有糖、海北桂商号300余家,并设有交易市场。粮食、杂粮、油饼业多聚集豆市街等处,清同治年间(18621874),有商号76,每年来沙船2000余艘,年运销大豆数量不下1000万石。水果地货业分布在大、小裕兴街(今平湖路)及中山南路一带。解放前共有200余户,多数系代客买卖的牙行。货物来自邻近省县及福建、广东、华北、东北等地。鲜、咸鱼业汇集于今方浜东路、中山东二路等地。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上海有鱼行326,大都开业于此,并设有专用码头。上海解放前夕,十六铺仍有鱼行数十户,为上海水产品集散地之一。药材、参茸业皆集中于里、外咸瓜街。沿街设有大中型药材行五六十家,运销各地药材,批发业务遍及全国商埠,成为全国药材六大集散地之一,还出口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街上开设参行30余户,约占全市参行总户数的6070%。桐油、麻业多开设在老太平弄、中山南路等处。历史上著名的恒来、恒美、恒盛兴、沈元来、涌盛元、元裕成等大户,都设于此。

小东门十六铺又是零售商业中心。抗战前,这里聚集一批老店、名店。有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棉布店,有何恒昌、大昌祥绸缎局,有德兴馆、醉白园、大吉楼等菜馆,有童涵春堂国药号、王德大麻油行、万有全火腿店、王大有铜锡店、吴良材眼镜店、冯万通酱园以及曹素功、詹大有、查二妙堂、李鼎和四大笔墨庄。南市最大的百货公司、游乐场所——福安公司也开设在这里。著名的金银首饰大同行裘天宝、方九霞、景福、老庆云等6家银楼开设在方浜路,人称金银首饰街。

解放以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建立起蔬菜南市场、水产南市场及禽蛋、腌腊、食品、水果、南北货批发部等一批国营大中型批发单位,开设拥有数百个摊位的外咸瓜街农贸集市,恢复并新建近百个交易网点,疏通扩大了上海与外省市的物资交流,继续发挥集散农副土特产品的功能。东门路、人民路相继迁入上海市第五百货商店等一批大店;新增求天宝、唐城等一批金饰店;上海市第四食品店、万有全腌腊总店、元昌参行、冯万通酱园、上海铜响器商店等商店,经过扩建或装修,店貌焕然一新,街市更显繁荣。

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附近新建绿苑商厦、申客饭店、龙申大酒家以及适应中高档消费的碧玉池豪华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馆,总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00多床位,为过往旅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旧的人大多深情,深情的溧阳人记忆里都藏着这样的码头街!
上海散步 (组图)四
小说:远古的台儿庄(二)
什么是老道外?
老底子的吴淞老街……满满的都是回忆
图说老北京的百年沧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