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8亿公里外的新彗星,新疆天文台发现重达千万吨的小行星

大名鼎鼎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在今年1月份发现了一颗新彗星,目前正在朝着近日点运行,光度越来越亮,预估明年9月份将成为肉眼可见的彗星。

这颗彗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1月9日首次发现,后由南非ATLAS计划辨析发现存在彗星特征,之后美国帕洛玛ZTF望远镜根据观测资料确认为一颗彗星。于是国际小行星中心于今年3月份将这颗彗星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C/2023 A3,Tsuchinshan-ATLAS)“彗星”。

这颗彗星的轨道倾角约139度,是一颗逆行轨道彗星,轨道周期长达61751年。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它的时候,其远在9亿公里外,也说明这颗彗星的体积和彗尾相当大,根据轨道及其速度推算,这个彗星将于2024年8月穿过地球轨道。到2024年9月底到达水星轨道附近,届时这颗彗星的亮度将增加到人眼可直接观测的程度。

观察到新的星体对紫金山天文台来说也是司空见惯了,我国最早发现的两颗彗星“紫金山1号”(62P/Tsuchinshan 1)和“紫金山2号”(60P/Tsuchinshan 2)就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两颗彗星都发现于1965年1月份,距今已近60年。

去年的时候紫金山天文台还发现了两颗近地小行星,分别是2022 OS1和2022 ON1。

今年2月底,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也有关于小行星的新发现,其南山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首次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通告授予临时编号2023 DB2予以确认。

近地小行星是轨道距离地球轨道较近的一类小行星,其与太阳最近距离不超过2亿千米,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从地球附近掠过,因此被视为对地球生态环境具有极大安全威胁的小天体,所以也是天文学家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新疆天文台观测到的2023 DB2小行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为1.06年,绝对星等为21.76等,直径大约200米。

一个直径大约200米的岩质圆球的质量是相当大的,若以地球的密度来算其质量,其重量将高达2000多万吨,即使密度只有地球的一半,也在一千万吨以上,如果撞击到地球上的话,破坏力要远远超过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该事件的冲击波曾摧毁上千平方公里的树林,而造成这一事件的小行星的直径大约为65米。可见新疆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的大小要在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小行星的10倍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飞来横祸”,人类不再束手无策
科学家下调彗星撞火星概率:仅12万分之一
[首藏作品](6153)相当于迪拜塔两倍大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太阳系新探:小行星、彗星会与地球相撞吗》
彗星撞地球
撇开NASA另起炉灶?小行星近地防御:中国独立组建小行星防御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