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和孔子都提过“无为而治”,二者的内涵大不相同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论语·卫灵公十五》

臧文仲,是鲁国的知名贤臣,非常有才干,优秀政绩也不少,孔子这里却严厉批评他,臧文仲!他是个窃位大盗吗?站着位置不干事

一个最能干的贤臣,为什么孔子会骂他站着位置不干事呢?因为他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与立也他明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能的人,却不向鲁国国君推荐他,与立,是与之共立于朝廷之上。



与他相反的,是我们前面读到的公叔文子。

他有一个家臣名字叫,非常贤能。公孙拔就向国君提拔他,让他不做自己的家臣,而是到朝廷里,与自己同朝为官,做朝廷之臣。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评价说,可以为文矣,他死后可以得到的谥号了。

朱熹在集注里说,自己的家臣,能够举荐让他获得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有三个值得赞扬的善处,一是知人,二是忘己,三是忠君,了不起!


臧文仲,他的格局明显比公叔文子低太多了。明明身边出现了贤能的人,也不肯向国君推荐,提拔他同朝为官。

于管理者而言,发现了人才却不提拔,

这件事情往小了说,是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自己的功名,不是为了国家;往大了说,有嫉贤妒能,排挤有才干的人嫌疑,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最宝贵的是人才,最大的贡献是举荐人才,培养人才。作为管理者,他最大的不作为,就是嫉贤妒能。


02.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说:能无为而治的,我看就是舜了吧?他做了什么呢?就是自己恭恭敬敬,南面而坐而已。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是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主,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可见,道家的无为,那是真无为,你什么也不管。


儒家的无为呢,主要是强调你要管住自己,别管别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是在修身。我做好自己,给大家打个样,定个标准,大家就会按照这个来做。

所以,儒家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然都是无为而治,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强迫他人,而是影响带动他人,道家是真无为,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既然我们学习的是儒家,就要按“儒家”的来,

一个是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二一个是不惜代价培养人,只有成就他人,手下人能有所为,你才能够无为而治。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卫灵公十五》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
孔子的“爱”和老子的“爱”,为何我们都要学?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能够无为而治的,大概只有舜帝吧(15—5,讲于2022年10月2日)
曾仕强: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有什么不同?我讲一次你就全清楚了!
同为圣人,孔子老子是如何对待“色”的,儒家道家谁高明?
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