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霸天下是四处征战,靠武力征服;王天下是修练自身,让天下诚服
userphoto

2022.05.09 河北省

关注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孟子》

01.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孟子》

孟子说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舍不得钱,是见到牛没见到羊,对牛有恻隐之心,把齐宣王说高兴了。

于是,齐宣王他忍不住夸起了孟子:《诗经》上有一句诗:'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来。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啊!以羊易牛的事是做了,但我反求自己的初心,却找不到了。别人说我是为了省钱,我也没法辩驳。您这一说,我心里豁然开朗,这就是我的初心啊!

随后,齐宣王向孟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不过,您说有这份心,就足以王天下,这又怎么讲呢?

02.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孟子》

孟子说:如果有人跟大王您报告说,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一百钧的重物,但是你要他举起一根羽毛,他却说举不动。他又说他视力好,能把秋天鸟儿身上的细毛都看得根根分明,能给你数出来,但是你给他放一车子柴火在跟前,他却说看不见。大王您信他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信。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

孟子继续问:那好了!今天您的恩情足以施之于禽兽,施之于那头牛,却不能施之于百姓,这算怎么回事呢?这样看来,就是一根羽毛都拿不起,那是不肯用力的缘故;一大车柴火硬是看不见,那是不肯用眼睛的缘故。老百姓得不到安居乐业的生活,只是您不肯施恩于他们啊。所以大王不能王天下,不是您不能够,而是您不愿意那样去做。

孟子见齐宣王同意了自己的假设,继续指出问题:你齐宣王能够施恩于一头牛,而不肯施恩于你的百姓,你不是做不到,是不愿意去做啊。

03.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

宣王接着问:不愿意做与不能够做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要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跟人说'这我做不到,这是真做不到。为长者折取一根树枝,跟人说'做不到,那就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您要王天下,不是要您夹着泰山跳北海,就是要您替老人折取一根枝条罢了。

孟子的这个比方,非常非常的本质,但很少有人能体会得到。

要干大事,不是小事一件都不做,坐等大事从天而降,而是要从自己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由小及大,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你一天一天地做下去,以日日不断之功,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而王天下和霸天下最大的区别也在于此:霸天下是去四处征战讨伐,把别人打到彻底服你为止,王天下是修练自己,施行仁政,成为天下的表率,让天下对你心悦诚服。

可惜齐宣王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总是觉得修炼自己不靠谱,总想着去做些什么,去和社会,和别人发生些什么,为自己争取来些什么。

结果,时间、精力耽误了,还难以持久。

0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孟子》

像尊敬自己家长辈一样,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长辈;像对待自己家孩子一样,推广到爱护别人家孩子。一切政治原则都是从这儿出发。

《诗经》上说'刑于寡妻(刑,同型,就是示范。寡妻,不是寡妇,是寡德的妻子,谦称),先给自己的妻子做出表率,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封邑和国家。就这样把自己好心好意推广扩大到方方面面就行了。

“这样由近及远推广出去,便足以安定天下;不这样,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古代的圣人之所以远远超越常人,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如今您的好心好意,让那头牛能够得到恩惠,老百姓反而得不到,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您算算账吧!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远。天下万物,无不如此,大王啊!您考虑一下吧!

儒家的思想原理,简单得不得了,一言概之,就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自己修养做起,把自己想要的,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从自己到父母妻子,到兄弟子侄,到家族,到君上臣下,到全国全天下,到万事万物。

这道理,门槛很低,实施起来却很不容易,齐宣王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出于种种私心,不愿意照着去做。

那么,齐宣王的结究竟系在了哪里,孟子又是如何对症下药的呢?

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他说-16、咏春拳诀
梁惠王上1.7(二)|《孟子》没有那么难
齐王舍牛
读《孟子》系列【8】:不为与不能
024 不為與不能
读《孟子》(8)不为与不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