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苍山脚下的一抹蓝 | 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体验

接上篇:喜洲探店 | 花一个下午的时间,雕刻一幅自己的甲马吧~

如果来大理旅行,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周城,这里既是云南最大的自然村,也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

这里居住着的上万名白族居民,家家户户都有染缸,家家户户都会扎染,每当出太阳的日子,扎染好的布料在院落里迎风飞扬,与白族传统民居交相辉映,是苍山下最绚丽的那抹蓝。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是在周城最能完整了解和体验扎染的地方,在白族阿婆的帮助下,我在这里扎染了我人生里的第一条裙子,而它也是我所有裙子里,最喜欢的一条。

01.

何谓扎染?

扎染,古称“绞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蓝根”。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

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非遗传承人段老师和她创作的的仕女图

如今的扎染工艺,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

《从白棉布到扎染蓝桌布》

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的关键是利用扎缝时的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

02.

一条裙子的诞生

我这一次体验的,是一条裙子的制作。

在支付350元现金后,我从货架上挑选出了一条我喜欢的款式 —— 白色背心裙。紧接着,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敲定了我想要扎染的图案,两朵五瓣的花花。

在把图案印到布料上以后,便来到了扎染最重要的一步——扎花。

扎花,又名扎疙瘩,即在选好布料后,按照花纹图案的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形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线地缝合或缠扎,使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我因为是需要把花的图案给印到布上,所以采取的是“先缝边,再扎花”的方式。

缝边是我自己完成的,方法很简单,缝平针即可,同样需要一些耐心;扎花则是由一位有着30多年扎染经验的阿婆帮我完成的。在扎好花花以后,她又在布上替我扎出了两个小圆点,作为装饰用。

扎完花后,便是浸染了。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过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

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为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

又因为人们在扎染时针脚不一,浸泡时间长短不一,所以染出的颜色会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各有特色。

我裙子的浸染部分,全是由我自己完成的,

先带上手套,穿上围裙,然后拿起浸湿的布,放进大染缸里,洗呀洗呀洗。也许因为是纯植物染料,在染的时候,一直有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她们说是板蓝根发酵后的味道。

在染得差不多了以后,就要把布料拿出来,放进干净的水盆里,把上面多余的染料洗掉,她们说这是在漂洗和定色。

这两步都完成以后,便是放到洗衣机里甩干,晒起来等着穿了。

03.

周城栽秧节

在等待晾晒的时候,白族大姐把我拉到了一旁说,反正要将近2个多小时,你与其在这里等着,不如去看看咱们村里的栽秧会,就这一天。

抱着半信半疑的想法,我来到了周城的村头,那整叫一个热闹,

前来观礼的白族妇女和小伙子们纷纷穿上了盛装,

姑娘们头戴“风花雪月” —— 垂下的穗子代表风,艳丽的花饰代表了上关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月,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身着白色服饰,上有红色花朵刺绣图案;小伙子们则以白色/蓝色包头缠绕头部,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着宽筒裤。

除了穿得好看,活动也很精彩,我去的时候,民间艺人们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插秧舞,旁边还竖立着五颜六色的栽秧旗。

最有趣的时候,她们唱着唱着,又来了一群人,手里抬着竹编的大盘子,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食物,有酒有肉,有菜有米饭。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祭神的,结果他们直接把吃的放在了我面前,周围的大叔大爷大娘们,一下子就围坐了过来,敢情这是在吃坝坝宴呢~

因为是外乡人,又是游客打扮,实在是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坐着吃,于是,在他们道别后,我便着沿着道路,继续朝着村子里走了~

04.

百年周城

周城虽然是从行政单位上来看,只是一座村子,它却和我去过的村子都不一样:

密如蛛丝的石板路、清凉的泉水顺着七拐八拐的街道流淌,古朴而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木土结构建筑,“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

北广场还建有一砖木结构的古戏台,建于光绪二十一年,坐东朝西,高2米,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挂有邑人段凌云撰嵌字联:周常演文,礼乐宏模新景运;城时习武,弦歌稚化庆升平。

古戏台正对两棵大青树,这里是每日下午集市贸易的地方,每逢火把节,大理周城这里竖起巨大的火把,成了庆祝演出活动的地方。

我去的时候,卖水果的、卖菜的、卖肉、卖日用品的、卖节庆用品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与喜洲古镇的安宁祥和,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而作为扎染之乡,在周城,从10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每逢出太阳的时候,人们还会把扎好的布料,挂在外墙上、院子里晾晒,看着非常治愈~

05.

游览tips

交通:在大理北客运站和双廊均有旅游专车直达周城;距离喜洲古镇仅5公里,建议打车前往;

拍照建议:纯色/浅色,白黄为佳,现染一条也不错;

璞真扎染博物馆前面是展区,后面是体验作坊,体验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我体验的是背心裙,价格是350元,从付款到穿上身共用了4个小时,建议至少留出半天时间;

中午饭可在周城内解决,出博物馆,往牌坊方向过马路,转右,有一家吃炒菜的馆子,价廉物美。

买桌布、衣服、围巾的记得砍价,价格比外面的普遍要贵一些,但说是纯植物染料;白色面积越多,工艺越复杂。

以上。

谢谢你的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理】用苍山洱海之色,扎染中国蓝
神奇的白族扎染—板蓝根原料
非凡匠心:跟着张国立寻找中国最美扎染
2015年云南大理周城扎染自助游
白族扎染——大理神韵绘于其间
在大理古城旁,藏着一个被人遗忘的天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