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人性:即便你没有一个幸运的童年,也可以通过自我疗愈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与智者对话,10分钟读懂一本好书,

点击上方书语人间关注我们哟!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323本书

《理解人性》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理解人性》。


毫无疑问,人性是复杂的。

面对同一个场景,任何两个不同的人都有可能会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

那么,在解读人性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自卑与超越》一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又有哪些读到的见解呢?

来和灵遥一起读读他所写的这本《理解人性》吧。

希望,在读完了这本书后,你能够对自己和周围人,多一分包容和理解,少一分指责和抱怨。


01.

社会性:

人注定就是群居动物


虽说常常会在新闻上,看到一位老人去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隐居好几十年的报道,但是,「人类是群居动物」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毕竟,与绝大多数动物相比,我们人类在速度和力量上都不占上风,既无法打过一头大熊,也无法在与猎豹的追逐中占到半分便宜。

因此,我们必须聚集在一起,互帮互助,才能够把我们这个种族给繁衍下去。


正是因为对群居生活的渴望,也使得我们人类发展出了语言交流、情绪识别等能力,让我们能够在交流信息的同时,从人群里筛选能够信任和依靠的人,一起面对生活里的挑战。

当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一男一女的方式缔结起来时,便出现了婚姻。



02.

孩子与社会: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成家后,不少夫妻都会选择要一个孩子,来作为自己基因的延续,和对对方感情的证明。

每一个孩子,毫无疑问,在成长初期,都离不开这个社会的照顾与保护。

于是,他们的有些人会发展出「想要长大,想要比他人更强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不依靠周围人生活,有的则会选择展示自己的弱小,来迫使成年人帮助他们,以求获得自身的所需。


虽说,这两种方法从本质来看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孩子对自己能力错误认识,却会在这个孩子成年后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不良。

比如,那些从小便习惯通过扮柔弱来获取所需的孩子,往往也会在长大后,继续靠着向父母哭穷的方式,来寻求父母的帮助和庇佑,给周围人留下一个不成熟,长不大的印象。


而,那些个从小便追逐权力的孩子,则会在长大后,很难轻易地相信别人,建立起一段长期的、稳定的亲密关系。


更糟糕的是,那些一直渴望帮助,却得不到帮助的孩子,心里会留下一串串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在长大后,也无法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结果,逃避和叛逆,便会他们惯用的两种防御性手段。


至于那些小时候被过度宠溺和重视的孩子,则很有可能在长大后,不择手段地去得到周围人的重视,而一旦得不到便会很容易陷入到逃避和自怜中。


因此,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同样也要做到给孩子立好规矩,原则内的事情尽量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原则以外的事情,坚决不松口。

因为,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才会努力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03.

感知、记忆、想象与梦境:

你对事实的感受,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人间,便已经通过了感觉,来和这个世界建立起联系。

比如,我们会在父母离开自己时,感到伤心和难过,会在被别人欺负后感到愤怒和难过,会在夏天感到炎热,在冬天感到寒冷,在饭点感受到饥饿,在夜里感受到疲惫,等等。


但是,在接收外界的信息时,我们接收到的并不只是信息本身。

那些过往的经历,往往会影响到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这也使得不同人会对同一件事情,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因此,请常常留意你在想什么,或是你对一件事情都做出了什么评价,这将有利于你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完了感知后,我们再来看看记忆力。

记忆力是我们精神世界里很重要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去适应这个环境。

比如,你小时候如果因为逃学被父母打过,那么,留在记忆力的痛觉便会在你想要再次逃课时,跳出来提醒你,来约束你的行为。同样,不好的报道,周围人犯的错误,也会成为你记忆的一部分,用来指导你的行为。


因此,对一个人来说,记忆力的真假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Ta都如何看待生命里那些重要的记忆,和这些记忆延伸出来的Ta对自己的看法。


除了记忆力,想象也是我们人类精神世界里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

我们会通过想象,赋予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意义,继而塑造出比原有事物半身更特别的产物。

比如,在看到心爱之人的照片时,我们的嘴角往往会泛起一个淡淡的,羞涩的笑容,接着便会回忆起与对方在一起的甜蜜过往。

也正是这些美好的体验,能够让许多人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时,依旧坚定不移地站在对方的身边,一同面对挑战。

因此,你平日里也不妨多想象些美好的未来,然后,向着这个美好的未来,一路向前进吧。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梦境。

无论是在白日梦(幻想),还是在夜梦里,我们都会试图去规划和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设立一个安全美好的目标。

比如,一个每天认真准备考试的人,常常会在考前做与考试有关的梦,而,分隔在异地的情侣,会在梦里相见,也是一件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因此,我们不妨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梦境,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04.

自卑与超越:

过度渴求关注是病,得治!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卑的时候,在被喜欢的人拒绝的时候,考试失利的时候,升职加薪失败的时候,看到周围人取得了成功后。

这种自卑感的产生,若是能够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将会成为一个人一路向前的动力。

毕竟,解决问题的前提,一定得是发现,和承认自己的问题。


但是,这种自卑若是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魔障,便会引发一系列适应不良。

比如,在网上,我们便常常会看到某些无脑喷子,特别喜欢驳斥那些大家都认同的人。

但是,当你去试图找到他的论点,你便又会常常发现,这类人往往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唯一想到达到的目的,便是恶心到你。


其实,这类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奇葩行为,与他们心中潜藏着的自卑是脱离不开关系的 —— 在发现别人比自己厉害时,他们心里那根「不服输的,想要得到重视|的弦,便会毫无疑问地被撩拨。

于是,他们便会以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眼光,去挑别人的矛盾,然后试图通过驳斥对方来找回自己的优越感。


结果,最终表现出来的,便是一种无脑喷。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另外一种人,会在发现别人比自己厉害时,立马缩回到自己的那个壳里,不与对方交流。

因为,在他们看来,反正自己的都技不如人,与其公开出丑,不如隐藏实力,躲在暗处观战。


因此,做人,一定要学会以一种不偏不倚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笑着承认别人的称赞,虚心接受别人的指教,心平气和地过好每一天。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说的便是,童年时期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许多许多的爱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能够更好地去适应这个社会。

但是,在灵遥看来,教育除了有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外,还有你通过阅读和经历,得到的对自己和周围人的理解。

也许你没有一对完美的父母,但是,你依旧可以在成年后,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教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祝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世张丽君去世一年,老公再婚孩子过继:爱谁都不要超过爱自己
与人交往的9个铁律,句句有料
与娃聊梦,好处多多
不管和谁相处,记住这三个人性的弱点
知乎高赞:让人瞬间清醒的15句话,越早知道越好
这些梦境预示着你会离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