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从悦纳自我开始

不求完美,只求完成。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 谢丽尔·桑德伯格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不到30岁即成为美国财政部长首席幕僚。

她是马克·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也是第一位进入Facebook董事会的女性成员,被美国媒体誉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她身居福布斯百强女性榜第5名,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时代》杂志评价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毫无疑问,她是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她有着过人的履历和幸福美满的婚姻。她的丈夫戴夫Dave全力以赴支持她的事业,和她一起分担家务,参与子女教育。

然而,当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称赞他长得漂亮像是拉拉队员时,她的反应却是内心产生屈辱感和行动上的不知所措。而当她得知被选入女性权势榜以后,她甚至因为对成功的“自我怀疑”而不让身边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她的成功。

她就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ly Sandberg)。

她有着这个时代成功女性几乎所有性格特征:敬业、要强、敏感、追求认同又自我怀疑。

她的新书《向前一步》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在书里,她号召女性们在事业上积极进取,大胆地「往桌前坐」,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进取,勇敢地接受挑战,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让我们翻开《向前一步》,和谢丽尔·桑德伯格一起,探索成功的密码吧!


1

在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回忆里,尽管和弟弟戴维在同一个家庭里长大,弟弟总是显得比她更有自信。在高中时,当周末下午被约会对象“放鸽子”后,她总是会闷闷不乐,思考自己是哪儿做得不够好,而她的弟弟则会一笑了之,先是说「这女孩儿错过好事啦」,随后便跑出去和朋友玩耍。

尽管成年后在学业、事业、家庭上,谢丽尔·桑德伯格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依然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她会觉得自己像一个“骗子”或者“冒充者”,她会担心自己被“发现”,被“识破”,被“撕下假面具”。

在1978年 Pauline Clance 和 Suzanne Imes 第一次将这个现象定义为
「负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即一个人不能从内心里接纳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尽管已经有种种证据证明他们的能力和竞争力,他们依然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就,内心充满内疚感,就好像犯了什么错。

在他们看来,取得成就的是时机、外在条件、条件,他们只是恰巧“骗过”了其他人,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聪明、有能力。

不仅是谢丽尔·桑德伯格,娜塔丽·波特曼,这个凭借《这个杀手不太冷》一炮而红,拥有完美颜值和演技,毕业于顶级常春藤大学哈佛大学,会说5门语言的奥斯卡影后,也曾在2015年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公开表达过对自己价值的“毫无自信”。

是什么,让这些众人口中的成功人士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的成功呢?


2

在《向前一步》中,谢丽尔·桑德伯格认为「负担症候群」产生于面对成功和失败时错误的归因方式,即习惯性地把成功归于外部因素,即“运气不错”或是“有别人的帮助”,而把失败归于内部因素,即“自己能力不够”或是“自己不够努力”。

在独处时,他们可能会比平常人更加努力和用功,甚至付出2-3倍的努力,维护自己「无所不能」的完美形象,或者他们会采取另一个极端,即逃避任务来避免自己被曝光在聚光灯下。尽管当任务到来时,他们会取得成功。但是,因为无法打破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他们无法享受胜利的果实,取而代之的是陷入新一轮的焦虑和痛苦中。一旦事情的发展不如人意,他们就会陷入过度自我指责、自我反省,仿佛「天要塌了下来」。

「负担症候群」引发的恐惧、焦虑、低自尊和自我怀疑,使得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毕业、晋升、获得荣誉时,不敢认同自己的成功,不敢向前一步,迎接新的挑战。

那么,“负担症候群”是如何产生的?

一方面,他们可能被过度表扬,被寄予厚望,因为害怕辜负他人的期待,他们会在遇到困难时,假装坚强,宁肯「打落牙齿和血吞」也不敢告诉周边的人。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被过度忽视,在取得成绩时没有得到正面的肯定和激励,使得他们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了成功。

这种来错误的暗示和引导最终他们在成功时不敢肯定自己的价值,在失败时过度指责自己,长期陷入低自尊的状态。


3

在书里,谢丽尔·桑德伯格以她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克服「负担症候群」带给我们的困扰。

「不求完美,只求完成。」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优先考虑,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这就好比树木在一年四季有它不同的样子,我们在不同的岁月里也有不同的精彩。

就如同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树同时拥有鲜花和果实一样,我们对待自己,也需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分温柔。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地看待人生的每一次经历,哪怕有一点点幸运,亦或是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也不能否认来自自己的成长。

因为「自助者天助」,哪怕是导师也会青睐那些有积极作为的人。只有当被指导者善用时间,真心接受反馈时,导师才愿意为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如此一来,良性互动会发展为友谊。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与他人真诚而坦率地分享自己的感觉,在需要帮助时,勇敢开口。

在书里,谢丽尔·桑德伯格分享了与丈夫戴维共同经营婚姻的故事。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真诚的沟通后,他们在行动安排和责任分担方面成了不错的人生搭档。他们分工明确,夫妻双方都参与了子女的教育,并会在另一半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就如同「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一个女人」一样,成功的女人背后也有一个默默支持她事业的男人。

我们行走于这个世界上,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的评价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甚至改变我们的决定。

「如果心无恐惧,你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想要跳出社会的束缚,活出自己想要的一生的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思索。

毕竟,真正认可自己的成功,比成为大家眼里的模范小姐模范先生更能让我们感到发自心底的快乐。

几天前,我和好友Eric闲聊,关于评价,关于改变,关于成长。

自我提升,这个概念对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陌生。然而,自我提升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自我提升?

这个答案却是因人而异的。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各自的精彩,唯有不忘初心,保持开放的心态,带着已经拥有的,去努力的人,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正如杨澜在序言里写到「向前一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态度」,愿我们能在岁月的洪流里,守得一方宁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桑德伯格:如果你去取悦每一个人,你就不会有充分的进步
【独家】看盖茨、李彦宏等企业家怎么选“人生搭档”
有事业的妈妈是怎么帮助自己孩子的?
向前一步是自由,向后一步是束缚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心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