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庄太后薨逝后,康熙帝是如何对待她的心腹苏麻喇姑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75岁的孝庄太后在慈宁宫去世,病榻前最为悲痛的两个人,一个是34岁的康熙帝,另一个则是和她年龄相仿的老闺蜜苏麻喇姑。

康熙帝从一出生就成长在孝庄身边,康熙帝8岁丧父,11岁丧母,孝庄更加倾注心血亲手抚育他。

“朕自幼会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康熙帝

而苏麻喇姑对孝庄的陪伴时间要比康熙帝长久的多。

一、苏麻喇姑和康熙帝的奶奶主仆情深

苏麻喇姑原名苏茉儿,她本来是科尔沁的一个贫苦牧民家的女儿,在她还是小姑娘时就有着同龄孩子不同的机灵劲儿,在牧民圈里很讨人喜欢。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尔沁贝勒府里的人看中她,就花大价钱买下,让她跟随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身边,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苏麻喇姑当了布木布泰的贴身丫鬟。

布木布泰和苏麻喇姑两个人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布木布泰蒙语意为“瓶子”,而苏茉儿蒙语的意思则是“毛制的长口袋”,蒙意皆为收纳器皿,为容纳,包容之意,两人情同姐妹,在科尔沁贝勒府度过了一段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当布木布泰长到13岁时,一场政治联姻让她步入皇家大门。

天命十年(1625年),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4岁的皇太极,成了他的侧福晋。当时皇太极已经有了大福晋,她就是年长布木布泰13岁的姑姑——哲哲。姑侄同嫁一个人,这在清朝并不少见。

而苏茉儿则是作为陪嫁丫鬟跟随在布木布泰身边的。

苏麻喇姑很聪明,对主子非常忠心。她和布木布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对主子更加细心照顾,二人相依相偎,在清宫形影不离。

当布木布泰在清宫学习各种枯燥的清规还有绕口的满语时,苏茉儿陪她一块学习,从不厌倦,反而兴趣猛增。

日积月累,苏茉儿不但会说一口流利的满语,而且满文也写的相当漂亮。除此外,她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将布木布泰的日常起居及所面临的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成为布木布泰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

她的能力得到皇太极的肯定,皇太极让她做了宫廷中最大的服饰设计师,她亲手缝制,服饰做的很成功,对后来的旗袍设计深有影响,时至今日,看过她设计的人都对其精美的设计赞叹不已。

《清史稿·卷一百零三》记载:“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

皇太极猝然崩逝后,清廷一度陷入一场夺权大乱,那时孝庄的儿子福临(顺治)才6岁,孝庄孤儿寡母,以后的日子将如履薄冰。孝庄考虑到要想安身下来,必须让自己的儿子福临继位。

可是皇太极有11个儿子,孝庄的儿子排位老九,况且对于皇位,父死还不一定子承呢,因当时军政大权在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的手中,多尔衮最大的竞争对手的是豪格一派,两方一终将有取胜的一方,从各方面来说都很难轮到福临即位。

孝庄的心如油煎一般难熬,一方面来自对未来的恐惧,一方面想念儿子,担忧儿子的成长。根据清朝祖制,后宫位份低的嫔妃,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力,自己生下的皇子,会抱给位份较高的嫔妃进行抚养。

而福林出生时,孝庄在皇太极的“五宫后妃”中的位份是最低的。除了她的姑姑,就是眷宠不衰的海兰珠、西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淑妃巴特玛·璨居妃子,她们个个身份尊贵。

孝庄甚至一个月才能见福临一面。

孝庄和儿子长久不得相见,是苏茉儿经常跑到福临那儿传递着孝庄对他的思念及教导,无形中让母子之间的关系归于亲密正常,在这过程中,苏麻喇姑无形中充当了顺治的启蒙老师。

皇太极驾崩后,清廷内部夺位大战随时爆发,苏茉儿各方打探,将所有消息无一遗漏报告给孝庄,努力为她出谋划策,缓解她的焦虑。

苏麻喇姑还冒险去见多尔衮,分析利弊各种劝说,让多尔衮放弃对皇位的争夺,最终使多尔衮放弃了篡位,答应做摄政王辅佐福临。

苏麻喇姑的这一举动对大清局势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孝庄对她心存感激,亲切地称呼她为“格格”。

在险象丛生的深宫大院,苏麻喇姑各方面的表现都足以让孝庄信赖,她在心里认定苏麻喇姑确实是自己的好姐妹,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侍女,福临对这位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女子在内心深处是依恋,和她论的是平辈关系。

顺治的皇位确立后,苏麻喇姑的才干更加得以施展,她除了将孝庄的日常生活照料的面面俱到外,还经常处理一些别人无法胜任的事务,引导教育福临,后来孝庄将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苏麻喇姑去做。

苏麻喇姑和康熙帝之间的情谊

1653年,顺治纳佟图赖的女儿佟佳氏为妃,有一天,当佟佳氏怀着康熙帝向孝庄请安出门时,看到有龙绕身,孝庄太后得知,才知道佟佳氏有身孕。孝庄太后说:“我当初怀顺治皇帝的时候就有这种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因而就对佟佳氏肚子里的孩子抱有很大期望,苏麻喇姑也很期待这个孩子的出生。

不久佟佳氏生下顺治帝的三皇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由于顺治当时专宠贵妃董鄂氏,康熙帝的母亲佟佳氏受到冷落,玄烨在顺治那里鲜有父爱。

好在,由于那个奇异的梦境,孝庄对自己的这个孙子特别看好,特别关注,她让自己最信任的苏麻喇姑去照料玄烨,选她为玄烨的老师“手教国书”。

可是,玄烨出生不久,就感染上了天花。

这在当时是非常可怕的传染疾病。顺治为避免宫内更多的人被传染,就让奶妈带着康熙帝去宫外隔离抚养。

孝庄心疼孙子,让苏麻喇姑每天骑马去照料玄烨,对其施教,并要求她当天返回报告玄烨的病情,自己深思熟虑后,好让太医及时对症用药。对此,康熙帝晚年曾回忆说: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古代很多人对天花这种病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而苏麻喇姑却将孝庄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她冒着被传染丧命的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亲自照料陪伴康熙帝,她与玄烨面对面,细心呵护着,不离病床左右。

苏麻喇姑对主子的极度忠诚和纯正的爱,使宫内的所有人都对她很敬重,玄烨更是如此,他除了感恩苏麻喇姑对自己的照顾,更多的是有这么个恩师在身边,恰到好处的引导,使他的人生有了精准的目标,使他终于有一日在父皇面前有了一鸣惊人的表现。

顺治一共有8个皇子,其中老大和老四死在了顺治前面,也就是说顺治驾崩时还有6个皇子活着,在玄烨前面仅有一个比他年长的皇子——福全,他年长玄烨1岁。

有一天,顺治问玄烨和福全:“你们将来长大了要干什么?”,福全当即说,想当一个贤王,而玄烨直接说,“要和父亲一样治理天下”。玄烨表现出来的豪情壮志让顺治的内心大大激动欢喜,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从此顺治皇帝对玄烨有了更多的期望。显然,小小年纪的玄烨能有如此格局显然和苏麻喇姑对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康熙在宫外养病的日子一直持续了8年多,苏麻喇姑日日陪伴照料,使康熙帝对苏麻喇姑有着特别的信任和依赖,称她为“额娘”,苏麻喇姑并没有居功自傲,在主子面前总是自称“奴才”。

苏麻喇姑看着康熙帝一步步长大,引导他如何做人,如何说话,如何处理一些事情,她成了康熙帝真正的启蒙老师,康熙帝内心对苏麻喇姑特别的敬重。

后来,一位名叫汤若望的外国传教士对顺治说:玄烨有统领国家的能力,这更加坚定了顺治让玄烨做接班人的决心。

另外,因玄烨出过天花,在苏麻喇姑的照料下大难不死,他对天花有了免疫力,这成为他继位的一个有利条件。可以说,玄烨能顺利当上皇帝,苏麻喇姑功不可没。

顺治崩后,8岁的玄烨继位。康熙因年龄太小,无法亲政。辅政大臣鳌拜、索尼、钮祜禄·遏必隆、叶赫纳喇·苏克萨哈四人,康熙的帝位遭到了极度威胁。 孝庄太皇太后再次陷入焦虑之中,她让苏麻喇姑出面帮助爱孙。

苏麻喇姑接到艰巨的任务,每天奔忙在康熙和孝庄之间,悉心教导康熙,为康熙帝出谋划策。康熙皇帝亲政之后,首辅大臣索尼因病而死,苏克萨哈被鳌拜害死了,遏必隆因惧怕鳌拜归附于他,整个朝廷几乎鳌拜一人说了算,他狂傲的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苏麻喇姑引导康熙帝,遇事不畏惧,要胆大细心,未雨绸缪先发制人,这有了后来的康熙智擒鳌拜。

苏麻喇姑对康熙帝的“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促成了康熙帝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壮举,他除鳌拜、平三藩,轻徭薄赋,奖励垦荒,治理河道,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入侵,平定噶尔丹,最终促成了康熙帝千古一帝的盛名。

皇太极,孝庄,顺治,康熙,以及康熙帝的孩子都把苏麻喇姑当成至亲,当成自己的家人,康熙帝的孩子们总是尊称苏麻喇姑为“祖母”。

孝庄死后,苏麻喇姑的命运:

和自己朝夕相伴60余载的孝庄死后,苏麻喇姑一直处于悲伤的思念之中,久久不能释怀。康熙帝担心她一直悲伤下去怕身体会垮掉,就给她找了一件她热爱的事做,让她抚养万琉哈氏生的十二皇子胤裪。

两岁多的胤裪可爱懂事,很快转移了苏麻喇姑的注意力,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教导康熙的日子,她的精神越来越好,专注起对胤裪的培养。

而康熙对这位 “额娘”养育的孩子,甚是宠爱,他几乎每次出巡都带着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麻喇姑的教育下,胤裪并没有陷入兄弟们的夺嫡之争,他聪慧、低调、识大体,该放手时毫不犹豫放手,苏麻喇姑对其的教诲使其一生都大受裨益,九子夺嫡他没有受到丝毫的波及,事后还被封为郡王,乾隆朝时又被被封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胤裪儿孙满堂,79岁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儿子中,他是最高寿的。

孝庄崩后的第18个年头,苏麻喇姑才终于闲暇下来,因那时的胤裪已长大成人。看着身心健康的胤裪,苏麻喇姑彻底放了心。

此时的苏麻喇姑已显得十分老迈,她的心也归于从未有过的平静,她看淡了一切,往事如过眼云烟,一切尽随风而逝。

也正是在这一年,苏麻喇姑正式开始皈依佛门,她日日念佛诵经,不断向她心中的佛祈求:“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可在她信佛的日子里她从未为自己祈求过什么,她至始至终都在为主子而活。

可见苏麻喇姑是效忠自己主子的,她曾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1705年,90多岁的苏麻喇姑,突然身患痢疾,身体日渐衰弱,太医们也没有十分把握能治好她,甚至200年后的慈禧得了痢疾病,也是治疗无效死亡的。

胤祉和胤裪看到苏麻喇姑病的这么厉害,十分着急,为了给她治病,给她找了最好的药方,抓了最好的药,可苏麻喇姑一直拒绝用药。

出征在外的康熙得知后,让人快马加鞭送来了一株叫做“西伯噶古纳”的草药,告诫儿孙,药放到汤里给苏麻喇姑服下去,并让儿孙告诉 “额娘”,这不是药,喝了病就好了,苏麻喇姑仍然拒绝,她几乎不吃不喝,她明白自己已老迈不中用,感到时日无多,一心求死,她不想给这些孩子们填乱添负担。

在苏麻喇姑一次次拒绝用药的情况下,康熙也终于明白了自己额娘的心,也突然意识到:任何人也无法阻挡衰老的脚步,任何人也无法阻挡死亡的来临,于是他不再强求。

苏麻喇姑死后哀荣:

不久,苏麻喇姑告别了人间,那一天是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

得知消息后,在外的康熙帝痛苦流涕,恨不得立即回到这位额娘的身边。

为了见额娘最后一面,康熙帝下旨给皇子们:“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

可是七日后,康熙仍没忙完手头事务,他预计十五日才能回宫,只好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7天,等他回来。

康熙帝按嫔礼为苏麻喇姑下葬,丧礼隆重!苏麻喇姑的陵墓被选在了清东陵的昭西陵(孝庄太后的陵墓)旁边,让两姐妹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相伴。

总结:

苏麻喇姑虽然出身低微,但她聪慧真诚,有着高贵的人性品质,一次看似偶然却并非偶然的机会,让她遇见了孝庄,改变了其一生的命运。

苏麻喇姑时刻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身份,该做怎样的事儿,不约雷池半步,她明白,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自己一日为奴,终身为奴,她始终将自己定格在“奴才”的位置上,一心服侍主子,尽心尽力为主子排忧解难,将生死荣辱和主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做过恃宠而骄,或恃宠越格的事,不像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凭下三滥手段向主子夺权,最中被鞭打而死,挫骨扬灰。

苏麻喇姑追求上进,时刻不忘学习有用的知识和才能,将满语学精学熟,她熟读书籍,不断提升自己,去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临到。历史属于奋进者,苏麻喇姑在宫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纵观苏麻喇姑一生,她称得上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奇女子。她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在每个关键时期,为清朝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变为有用的一生,备受几代皇室的尊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皇帝迎娶苏麻喇姑,为什么是乱点鸳鸯谱
康熙王朝:为何活埋苏麻喇姑前,太监们要往她头上倒石灰?
真实的苏麻喇姑:清宫中的奇女子,终身未嫁,却帮康熙抚养皇子
这个影响了康熙皇帝一生的女人,我们一直都误会她了
康熙皇帝为何特别正式苏麻喇姑?其中有何隐情
苏麻喇姑,清朝最神秘传奇的一个侍女,也是对康熙影响深远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