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两个这周的故事~

- 1-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学习的心态”。

前两天有个姑娘来咨询我关于学习的问题。

关注我比较久的读者知道,我在2017-2018年做过一阵子讲学习方法的博主。虽然现在已经不写这方面的文章了,但由于沉淀了一些内容,陆续还是会有人问我关于学习的问题。

她认为自己“之所以学不好,都是因为老师教的不好”,“如果老师好好教我肯定能学好”。我说大学阶段其实学得好的同学基本都靠自学,老师主要担当的是“解惑者”的角色,即你自学学不会的再去问老师。她反驳我说“不对啊,XX学校的老师就讲的很好”。

我又给她提出了一些其他建议,她也一一进行了反驳,说明我的建议是无效的,她做不了、不可行。又说“同学氛围也不好,毕业了也很难找工作”。

我觉得自己能为她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于是终止了对话。

最近在重新看一些两三年前看过的书,这两周读到《财务自由之路》。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是鸡汤,因为这三年的阅历和财富都有增长,再次读到这里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者博多·舍费尔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观点:你把责任推给了谁,也就给了他权力。如果你认为是公司的错,这家公司没能发挥我的才干;认为是工作伙伴的错——那么你真的想让公司、伙伴来操纵自己的人生吗?

还有一个跟这个很相似的故事,来自另一个来找我咨询的同学。

他的信念是“我是双非一本的,我的学历太差了,所以我人生完了。”

我先是跟他说“可以通过考研提升学历”,但是他坚信自己学习能力这么差,不可能考上名校的。”我又转而和这个同学说,B站有个up主叫智能路障,他因为家庭原因甚至都没有读过大学,你看看他的视频,他展现出来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都自叹不如。并不是只有好学校、高学历一条出路呀。对方又表示太难了,我不会做视频,所以我的人生还是没有希望。

我劝这个同学不要这么早给自己贴标签放弃,又跟他讲了我妈39岁考上监理工程师,我家脱贫走向小康;还有当年司法考试不制限法本的时候,我小舅从一个铸造厂工人自学参加司考5年终于通过转行做律师的故事。他说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也没有参加司考的资格。

我觉察到也许他并不是想要解决问题,或许只是想要表达一下情绪。于是没有再给他建议。

事实上,我们或许都在自己没有觉察到的地方表现出了这种决定我现状的都是别人,我无法改变的心态。

比如,有的人会把自己职场失意不得志归咎于“令人讨厌的老板”“繁琐的工作”和“同事给我穿小鞋”。

比如,有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感情发生变数都是因为“另一半变心了”或者“第三者插足”。

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无法继续学习的原因是“年纪太大了,都30岁了,已经没有改变的可能了。”

这样想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是有的,因为都是别人的错,所以你会向外部撒气,而不是生自己的气、自我攻击。即使做一个抱怨的人,也总归比自我攻击抑郁要好。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这样的心态呀,比如网上有莫名其妙的人黑我,我也会使出“是他自己的问题”大法来屏蔽外界对我的干扰。

并不是说这些人真的没有“错”,而是你这样想,对于改变现状没有意义。

就算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但继续忍受现在生活的还是你自己,不是吗?

请注意,“是自己造就了我今天的处境,也只有我自己能改变这个现状”和“都赖我,都是我的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想法。认为是谁的“错”,这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追责。而“只有我能改变现状”是抛弃别人拯救你的幻想,反求诸己。毕竟你的老板不会对你的态度自己变好,而你可以主动选择换一份工作。

下一次,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试试看把“都是XXX的错”,改成“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要怎样做才能改变现状?”。

当别人给到你建议的时候,不要下意识地反驳。即使真的不可行,那也要去想“怎么样才能可行?”你并没必要一定说服对方“你的建议是错的”,毕竟赢得这场争论你也不会有什么好处,而给你建议的人也不会为你的人生负责,人家仅仅是出于好心而已。

话说前两年我很喜欢跟别人battle一件事的对错,一定要把对方说服为止;还时常会圣母心泛滥觉得“这个人怎么能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我一定要帮他”。现在我自己的心态也佛了很多,一个回合发现对方是听不进去别人话的状态我就放弃了,然后赞同他的观点,让他觉得自己“赢了”就好。

- 2 -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困难”。

我一直都挺有畏难情绪的。尽管我看到过很多关于“年轻的时候犯错是好事”的观点,但还是会害怕自己搞砸事情,也会因为这些“还没发生的令我感到害怕的事”感到焦虑。

过去一年,无论考试还是工作我都遇到了许多困难,工作困难诸如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做了一半的大单项目夭折自负亏损,团队的得力干将辞职,回款周期太久;学业上就是申请MBA的全过程了,去年有一直在公众号记录来着,包括要直面二十几年来的社交恐惧,要跟比我学历、工作资历强很多的同学竞争,同时应对工作及笔试;还有诸多生活不顺,比如洛洛皮肤病一直不好,到处跑着求医问药,年底我备考期间又得了传腹要天天打针,落户深圳一波三折等等。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事都没啥大不了的,但是当时经历的时候还是挺上头的,只想有个遥控器把这段时间快进过去。

直到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有个朋友,比我年长十余岁,最近刚开始创业,然后就被不靠谱的合作方坑了,牵涉进了一场纠纷。

其实初期听她讲过程的时候,我就有感觉对方不靠谱,也提醒她谨慎,但她相信“都是朋友,不会坑我的”。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就是人的思想深度和决策能力其实和年龄并不完全相关,而是跟阅历关系比较大。我有个95后创业的朋友,已经是第四次创业了,我虽然比他年长两三岁,但还是第一次创业;他对于管理、用人、制定战略、产品都比我有更深刻的见解,每次和他聊天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阅历并不会凭空产生,只是看书上的“道理”是很难有深刻记忆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或者是自己看见别人经历过,才会对这件事产生的经验刻骨铭心。

我们不应当期盼轻松的处境,应该期盼更多的能力。不应当期望问题消失,应该期望自己拥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仔细想想,今天的自己也是一次次从困难走出来的模样。大学时经历了几年至暗时刻,铸就了今天的坚韧;因为和男友经历了两年异地恋,在一起六年结婚两年依然热恋;经历过冲出围城的心态煎熬,所以今天做决策比别人更多果敢,更少犹豫。

甚至性格也因为“困难”而改变了——以前的我,用小七老师的话说就是“倩倩只和比她厉害的人交朋友”,一天看不上这个人看不上那个人的;我难摆正心态,很难去学习“曾经不如自己的人”的成功。后来做了两年乙方,经历过因为对方说了难听的话委屈哭过鼻子,也经历过因为大V写的内容一直被客户打回,我不得不自己上手写他的稿子,甚至还有因为业务方原因导致我们损失一批号段。遇到这些事情的当时是生气,但是最后修炼成的就是现在这个待人温和,肯放低姿态的我。

两个月前还寄希望于“平台规则调整,现在的业务能自己变好”,现在已经抛弃了幻想,拓展新业务线,未来肯定有很多困难在等着我。

但我不再按遥控器想快进了。

现在多吃些苦,总好过40岁的时候再吃相同的苦,这样想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

最近一段时间在闭关学习,等做出成果了和大家说呀~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喵点个“在看”,可以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普通人要赚到更多钱,应该怎样做?分享一些落地的建议

02 | 过去几年,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03 | 分享两个最近发生的故事~

04 | 北大出成绩啦!我的MBA笔试复盘,给在职考试的同学一些建议

05 | 如何把家收纳成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幸福,可以掌握这三种方法,你值得拥有
论部分同学学习之现状
生活中的一件事
成长的烦恼,成长的机遇
在妈妈眼里我怎么做都是错的
女人若觉得自己不幸福,请做好这三件事,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