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富家公子败尽祖产,卖掉妻子换钱花,却不知这是个圈套

浙江温州府有个姓姚的富家公子,父亲曾当过兵部尚书。丈人上官翁是个大门阀,颇有资产,周围百里之内,山湖林地,良田无数,都是他家产业。

姚公子父母皆亡,又无兄弟,妻子上官氏,生来贤淑懦弱,不管外事。姚公子自恃富足,大把花钱,从不计算。与他往来的都是狐朋狗友,他们用言语奉承他,弄得他不知天高地厚。

与他关系最亲密的朋友,一个是贾清夫,此人利嘴滑舌,善于吹牛拍马。另一个是赵能武,此人颇有武艺。这些人又呼朋唤友,互相举荐,于是跟在姚公子后面的有百多号人。这些人吃着姚公子,穿着姚公子,还要姚公子分别给各家按月送衣给粮。

一天,姚公子带队去打猎。打了半天,一群人又累又饿。正在此时,忽然来了一伙人,其中一个说道:"今日难得公子贵步到此,小人们备下了瓜果鸡黍、村酒野味。"

姚公子听说有酒肴,欢喜异常道∶"天下竟有这样凑巧的事。"

贾清夫等一齐拍手道∶"这都是公子吉人天相。"于是,各自下马,扶着姚公子到草屋中来。房中虽然狭窄,倒也洁净,主人招呼姚公子等坐下,立即摆出酒食。

吃完后,姚公子非常高兴,叫贾清夫结算花费。贾清夫故意多说了些,姚公子叫加三倍付钱。管事的和众人扣下两倍分了,只与主人一倍。姚公子上马,主人老小全到马前拜谢。

姚公子十分快活,叫家人打开银包,见散碎银子有百来块,他用手一抛,全撒在地。那些老小顾不得尊卑长幼,大家纷纷动手抢拾。姚公子拍手大笑道∶"天下之乐,都比不上今天!"

自此以后,凡姚公子出去打猎,就有人先来探听。公子马首所向,村落中无不准备酒食,争相迎接。门客们私下商量∶姚公子要去打猎,由贾清夫、赵能武先定去向,然后由门客串通要去的人家,得到赏赐后大家分享。

亲戚中有个老成的人,叫张三翁。他见姚公子如此花费,甚为心疼,劝姚公子道∶"郎君出手慷慨,如此下去,即使有座金山也会花光的。郎君应想想后路啊!"

姚公子还没来得及回答,贾清夫、赵能武便大嚷道∶"这些没气量的话,怎敢在公子面前讲?公子是海内豪杰,哪里把钱放在眼里?这正是公子的英雄之处,这哪里是你们种田人能理解得了的!"

姚公子听了吐气扬眉,张三翁知道他听不进良言,就不再开口了。

姚公子被贾清夫等捉弄了数年,慢慢地拿不出钱来了。门客们看见他家祖业尚不曾动损,便与贾清夫、赵能武商议,由他们给姚公子献策∶"公子家田连阡陌,不知有多少。这些田地,荒芜的多,开垦的少。如果把它卖掉一些,不是泥土也变成银子了吗?"

从此,姚公子要用银钱时,只需写一张文契,卖田就有银子了。姚公子有吃有喝有玩,自以为得意,贾、赵二人就怂恿他写契作赏。姚公子写字不行,由门客代笔,他只需签个名字便行了。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姚公子见每天只需要花费几张纸,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岂知皮里走了肉,田产早已卖光,他还不知道。

门客们看见姚公子已陷入困境,无利可图了,便渐渐散去,只剩下贾清夫、赵能武还在他身边。他们并非重情,而是在心里盘算∶"瘦骆驼还有千斤肉。"

他们又劝姚公子卖房子、马匹、陈设、家具、奴婢,二人从中又吃了不少钱。待姚公子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时,贾清夫、赵能武才悄然离去,家中只有妻子上官氏跟着他。

当初姚公子陶醉于花天酒地时,上官氏也曾劝谏过他,可是他半句也听不进。后来上官氏晓得说也没用,便任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官氏也是富贵出身,不懂得操家理务,也不曾存有私房。姚公子有时,她也有用;如今姚公子没钱了,她也成了穷光蛋。

姚公子与妻子住在租赁的房屋中,艰难度日。他走到街上,遇到旧时的门客,见他们一个个服鲜丽,身后均有仆从跟随。他们撞见姚公子,一开始还略叙寒暄,后来就是对面撞着,也不搭理了。

一天早晨,姚公子碰着赵能武,赵能武问∶"公子吃了早饭没有?"

姚公子道∶"正想买些点心吃。"

赵能武道∶"昨天晚上打死一只狗,正好跟公子一块分享。"

来到赵能武家,看着热腾腾的狗肉,姚公子狼吞虎咽,饱餐一顿,心想∶"只有他还是个好人。"

不久,姚公子没有吃的了,再去赵能武家,谁知他悄悄躲开不再见他了。有一天,姚公子到贾清夫家去,主人只泡一杯清茶招待他,并不留他吃饭。姚公子忍不住饥饿,只得离去。

姚公子的丈人上官翁,一开始见姚公子挥霍,还来教训他几句;后来看到他的习性,知道说也无用,便索性不管了。心想∶"这种人,只有等他吃尽穷苦滋味,才能救他。"

姚公子如今除自己一身之外,只有妻子。他想∶"如果把妻子卖了,不仅可以省得一个人的饭食,还可以得些银子使用。"

上官翁看出了他的心思,暗想∶"不能让他弄得大家脸面无光。不如先想个法子,哄他钻进圈套。"于是他把前日劝诫姚公子的那个张三翁请来,托他如此这般地去做说客。

姚公子因为前日不听张三翁的话,弄得家境荒凉。如今见张三翁走进门来,羞愧满面。张三翁道∶"最近听说郎君度日艰难,想将娘子改嫁,不知有无此事?"

姚公子满面通红道∶"如今小可没有经济来源,唯恐养不活她。不如让她去找个好人家安身,免得跟着小可一同挨饿。只是夫妻一场,不忍开口。"

张三翁道∶"如果郎君有这个意思,老汉愿做个媒人。"

姚公子道∶"那岳丈面前怎好交代?"

张三翁道∶"上官翁看见郎君日子难过,也同意将他女儿改嫁。只是在郎君身边改嫁,非常不雅。他想先接女儿回去,在他家门里择配人家。"

姚公子道∶"这样最好,免得眼睁睁地不好与她分别。"

过了两日,张三翁来姚公子家道:"事已成了。"

姚公子问∶"是什么人家?"

张三翁道∶"是个富豪人家,也姓姚。"

姚公子道∶"既是富豪,聘礼一定很多。"

张三翁道∶"人家说,中年再嫁,不肯多出钱,是老汉力争,才得了四十两银子。郎君可要省吃俭用些,如果再花掉了,银钱就别无来路了。"

姚公子得了银子,高兴极了,再三感谢。

张三翁道∶"夫人一入豪门,便终身不得再见。郎君为什么还这样高兴?"

姚公子道:"虽不得再见贤妻,但她却得了生路,比两个人在一起饿死好啊。"

原来这银子是上官翁给的。他怕姚公子把女儿当真卖了,所以做成这个圈套,接了女儿回家。

姚公子平时阔惯了,不多时他又两手空空了。他左顾右盼,再无可卖之物。这天他从早上到下午未进饮食,饥饿难忍,思量道:索性把自己也卖与他人,既得身价,又可糊口。

上官翁知道了,又拿几两银子,叫个庄客去找他,要他写了卖身文契,将他收留在庄上。庄客假做家主,与他定下规矩道∶"你既然是我买来的,就要听我使用。"

姚公子答应道∶"既已卖身,但凭使唤。"

过去姚公子一切靠别人服侍,如今主人却要他早晨打柴,白天挑水,晚上舂米,没一刻空闲。他刚想偷懒,主人就拿大棍吓唬他。姚公子受不了苦,不到十天,就悄悄逃走了。庄客按照上官翁的吩咐,也不去追。

姚公子逃出两天,肚里饿得咕咕叫。看见乞丐讨饭吃,他直流口水,便也厚着脸皮去讨些残汤剩饭来充饥。讨了两日,就和那些乞丐混熟了。

上官翁晓得姚公子在街上当了乞丐,叫人悄悄吩咐一班乞丐,故意欺负他。等他讨得点饭食来,又叫乞丐们去抢夺他的。他若反抗,乞丐们便吓唬他道:"你是逃跑出来的,我们扯你去见你家家主。"

姚公子一听此话,就慌得手足无措,东躲西藏。真个是冻馁忧愁,哪样苦都尝到了。

上官翁估计已把他折磨得差不多了,便把一所大庄院叫女儿独住。又在后门旁边收拾一间小屋,然后请张三翁去找姚公子。

张三翁道∶"老汉晓得郎君并不怕乞丐,只是怕见家主。幸得家主不曾遇着郎君,若是遇着,送郎君到牢狱中,追起身价钱来,郎君便永无出头之日了。"

姚公子道∶"现今小可已是走投无路,只得听天由命。前些日三翁做媒嫁了小可的妻子出去,不知她过得好不好?"

张三翁道∶"老汉正有一句话要说,郎君的妻子现今成了豪门主母,富裕得与郎君当初差不多。现今她托老汉找个管后门的,老汉想推荐郎君去。郎君只管早晨晚上开门关门,不做其他杂事,可好?"

姚公子即忙拜谢道∶"若是这样,三翁就是重生父母了。"

张三翁道:"只有一件,她原先是郎君的妻子,而今却是郎君的主母。郎君切不可信口乱说。若露了风声,这个活就干不成了。"

姚公子道∶"此一时,彼一时。她如今在天上,小可则是看门的,哪里敢乱说!"

姚公子跟着张三翁去到庄院,张三翁将姚公子领到后门旁的屋里。

姚公子见了这间整洁的房间,吃惊地问∶"这是哪个住的?"

张三翁道∶"郎君看守后门,当然是郎君住的了。"

张三翁道"主母叫郎君管后门,她若不见郎君,你千万不可窥探,也不可走出门去。倘若遇着昔日旧主,会把你捉回去的。"

姚公子怕失去这碗现成饭,又怕被旧家主发现,因而谨遵主命,成天坐守在门房里。

一天,上官翁叫一个家人拿一封银子与姚公子道:"主母生日,众人都有赏,也赏你一钱银子买酒吃。"姚公子接了银子藏好,不舍得用掉。

隔了几天,又有个人走来对姚公子道∶"主母唤你到后堂说话。"

姚公子他害怕去,又不好推脱,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中堂。只见上官氏坐在里面,样子十分严肃。

姚公子不敢抬头,上官氏道∶"妾听说管门的姓姚,不晓得就是你。"

姚公子羞惭满面,做不得声。

上官氏道∶"念你看门勤谨,赏你一封银子买衣服穿。"

姚公子回到自己屋中,拆开封筒一看,是五钱银子,心中欢喜,把原先的一钱银子并做一处,包好藏在身边。家人们故意哄他拿出些钱来买酒吃,他不肯。大家约他凑银搭伙喝酒,他也拒绝道∶"不是小可想当守财奴,钱财果真来之不易啊!"

上官翁随时叫人观察姚公子,见他已知酸甜苦辣,便请张三翁去看他。姚公子见了,感谢他举荐之恩,张三翁问∶"日子好过吗?"

姚公子道∶"这里不愁吃穿,日子好过。只是心里老想,一天光吃白饭,闲过日子,觉得光阴可惜。小可现今积攒得有几钱银子,舍不得用。老丈能不能教小可一个生利息的法儿,或做些本等之事?"

张三翁笑道:"郎君几时懂得了惜财物?"

姚公子道∶"不是一时学得的,而今晓得已迟了。"

张三翁道∶"老汉这次来只为告诉你,有个至亲要与你相会。"

姚公子道:"小可沦落到这地步,有哪个亲戚会来见我?"

张三翁引着姚公子走入中堂,只见一个老翁峨冠大袖,高视阔步,走了出来。姚公子一看是从前的丈人上官翁,吓得大叫一声"唉哟",往外就跑。

张三翁一把拉住他道∶"他是令岳,郎君为什么逃走?"

姚公子道∶"小可没有脸面相见。妻子都卖了,而今哪还是我的丈人?"

张三翁道∶"他看你有些务实了,要把女儿嫁给你。"

姚公子道∶"他女儿已是这家的主母,哪里还有女儿嫁给我?"

张三翁道∶"夫人当初是老汉做媒卖去,而今还是老汉做媒还给郎君。"

姚公子问∶"怎么还?"

张三翁道∶"呆子,大户人家的女儿,岂肯再嫁他人?令岳前些日子怕郎君胡来,叫人将他女儿接回家去,只说嫁了。他又怕郎君在外冻饿而死,叫老汉引郎君来此守门。其实郎君现在住的,就是令岳家的房子。令岳见郎君如今变好了,所以想让你们夫妻团聚。"

姚公子道∶"岳丈为了小可,确实费尽苦心了。"

张三翁道∶"郎君还不上前拜见!"他边说边拉姚公子走进堂来。

上官翁也过来道∶"你如今懂得苦楚,知道以前错了吗?"

姚公子无言以对,只能痛哭流涕。

上官翁道∶"贤婿已经痛改前非,我就把这所房子送给你夫妻居住,再划一百亩良田给你经营,好好过日子。以后要是旧性复发,我就赶你出去,连你妻子的面也不让你见了。"

姚公子哭道∶"小婿经历了若干苦楚,现今受了岳丈大恩,若再不晓得悔改,真是不如猪狗了!"

上官翁领他进去,与女儿相见,夫妻抱头而哭。姚公子从此做了家主,省吃俭用,勤奋经营。他记恨以前的事,所以不容一个闲人上门。

那贾清夫、赵能武听说姚公子重新发了起来,两个邀约,一齐来拜望他。姚公子冷笑道∶"两位老兄如找到像我从前那样的主顾,请来成全小可,我们合做一伙,好去赚他的钱!"

贾清夫、赵能武听话不投机,羞惭而去。

上官翁看见这些人又来哄缠姚公子,便到官府告了一状。官府查出以前姚公子被骗去的许多家产,尽数追回发还给他。于是姚公子的家业大增,夫妻重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言二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痴公子狠使噪脾钱 贤丈人巧赚回头婿—华网读书频道
醉醒石 (明) 东鲁古狂生
《红楼梦》曾有过另外一个名字,窃以为更贴切,更深刻,更警示
唐朝奇案:凶手杀人后,却又被人所杀,案中有案,恶人自食恶果
面子值千金
像雀儿一样飞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