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问题

擅长推手者多出自太极门,然擅长散手者则未见有专攻太极拳者,百多年来莫不如此。如近今的李雅轩先生推手的功夫很高妙,散手则平平,参加杭州擂台比赛小组赛即被淘汰。因此推手的技术与散手的技术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必有脱节处。观由陈龙骧等著《李雅轩太极拳法精解》一书中有李雅轩自述他的推手曾让张英振惊叹,并让朱国祯身无所主地扑向穿衣镜。若确如是,则李雅轩的推手确实高妙。因为张英振、朱国祯都是首届国考的最优等,都是散手技击大师级的人物。张英振擅长查拳和摔跤,朱国祯擅长形意拳和醉八仙。他们当年散手水平是在李雅轩之上,但是推手却不如李雅轩。所以,杨式太极拳从推手向散手过渡这个问题,从李雅轩先生这一代就解决的不是很成功。大松大软、虚无轻灵在推手上可能是借力的根本,但是到了散手这一步,就不那么灵验了。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对于当代太极拳爱好者来说,这个现象,倒是值得思考的。! c9 p8 A' C4 P- p
我以为松柔虚灵总是应该不断追求的。问题在于方法规矩,有的练习方法虽然自称大松大软,可是练习者总感觉松不透、柔不到家,因此追求终生,仍有隔层之感。他们推手时还好一些,动起来则又另当别论了。方法规矩是从拳架子中体现的,所以盘架子很重要,盘什么架子更重要,明白盘架子中的规矩道理则是重要中之重要。太极拳追求的大松大软与形意拳追求的至刚至整,若用于实战技击都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在高速的随机运动状态下,都很难自如的运用,尤其受到自身调动速度的制约。所以,除非传统武术练到了自然而然的境界,否则,在一般情况下局部力在技击中还是有其价值的,多数情况下局部力还是难以舍弃的。不同的规矩将产生不同的调动机制,不同的调动机制将产生不同的调动速度,于是决定运用时有不同的有效性。规矩道理不清楚,架子同名,但练习的效果天壤之别。明白了规矩道理就自然会改动不尽合理的架子。所谓A氏、B氏也就由此而生了。

孙禄堂老先生讲:孙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极尽至柔至顺。我的老师孙剑云女士也强调练拳要内外松透,要一柔到底。我认为虽然杨、吴两家太极拳非常强调松柔,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弄清楚如何松柔的机制。无论这些年的实践还是对拳架本身结构及规矩的分析,都比较充分地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 p4 R6 V; G1 t& B3 q, g

同样,吴公仪对陈克夫的那场录象,尽管吴式后人极力解释美化吴公仪的表现,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有求实精神的人都不会认为那就是合乎太极拳以柔克刚原则下的表现。所以我认为当今杨、吴等派虽然在理论上极力追求松柔,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解决好。从他们已经发表的拳论看,他们对如何松柔的认识还比较肤浅。!y, @2 N9 u# s" G: {: u

一些人被故事左右的太久了,使他们总看不清道理。他们习惯用传说中的某些太极拳前辈的故事来代替对自身实践的理性的思考。.I& Y' j2 X% N( m; O" a6 ^
影响松柔的因素很多,初级阶段,由表及里大致为三个要素:拳架、规矩、道理。严格地讲松柔不能划等号,松是最初始的要求,松下来,未必就能做到柔。松下来,只是整的前提之一,有了松整,才谈得上松柔。这是我十多年前在松柔之本质一文中的观点,也是我现在的观点。松是练拳之初就要遵循体悟的东西,而且是贯穿今后始终的东西,而柔是在有了松整的体认后,才可能去追寻的东西。这是我的观点。

我的体会是松下来,劲才容易打整。松自然是要松到底,也就是松到脚下。于是要认清骨力,如是则力从脚起,也可以说是利用了支撑脚地面处的反作用力。我练孙氏太极拳就是这样练的,并没有感觉增加了整的难度,反之更容易整。我曾将整定义为拱效应,既通过骨系结构传力,所谓骨力。精神与肌肉越放松越松弛,骨力传递的越好,同样骨系架构即拳式越合乎整的要求,肌肉也就越容易真正达到放松。因此,在孙氏太极拳中符合整劲要求的架子与精神肌肉的放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会因为求松而加大了整的难度。当然,我的体会是从孙氏太极拳中得来的。这种观点也许不适合别的拳派。
此外,孙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将两种整劲——鞭劲和架劲合而为一。上面仅是谈了松与架劲的关系。鞭劲则更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打得出来。9 U& S, T9 I* b2 R  ?0 @! Q_+ S
骨力不是整劲的全部含义,只是体验架劲的方法,也是架劲构成的机制。手脚齐到,波动传递,三节到位,是形容鞭劲的特点。
练习拳式时舒展的合理范围是能自然移动。自然移动的标准是迈步时中轴不调。所以初练拳术时,步子较大使练习者难以正确的体认拳术中的规矩、道理。好比开始习字时,就不练楷书,即以行书或行草入手,作为书法练习实难得其规矩、道理。所以,开始练拳的架子大小,并非可以任意,舒展的程度也并非可以任意,而是一定要以不影响重心平稳为要,迈步时不牵动重心,便是规矩道理。所以,舒展不舒展不是风格问题,舒展的程度本身就涉及到规矩是否合理的问题。作为杨式太极拳是一旦进入散手则就战绩不佳,其原因似乎就是:这种较大的舒展运动在推手运动这种对抗性较弱的竞技中尚难暴露其技术机制上的缺陷,而一旦进入对抗性随机性较强的散手竞技时,这种技术机制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这可能就是一百多年来不少太极拳名家散手战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吧。初练拳术,既入手时,步子大小当以不牵动自己重心为规矩。以后随着能力的提高,规矩的上身,若步子放大亦能做到不牵动重心,则步子大亦无不可。但若初练拳术即行大步子,则拳中很多规矩将体验不到。X$ M7 [( O W7 U" |; K: h# C
过去我只是发表过一些有关孙氏拳理论构架方面的文章,对于较为具体的技术理论谈的不多,以至很多朋友并不很清楚孙氏拳体系在技术方面解决了哪些具体难题、有哪些具体成就。有关这方面的文稿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公开于众。
如果有人认定我是一叶障目,只见孙氏拳,不见其他,尽可以保留您的看法。的确,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更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武术爱好者,
记得79年李梦华先生曾对当时的北京武协(文革后恢复成立)提出了一点要求:每家可以说自己如何好,但不能说人家如何不好。作为安定团结这是有利的,作为研究提高则又是不利的。技术研究本来在武术专业院校最容易进行。但是武术专业人员热衷于搞批判、搞样板,急功近利。民间武术人员因条件所限,无不捉襟见肘。研究到了民间,门派之见是大问题。什么叫不牵动重心?不牵动重心有什么标准?这些标准对以后的体用有什么好处?以上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深谈。造成一些朋友对我的一些观点有异议,可以理解。我所强调的技术要求都是首先在我自己身上经过反复实验的。合理的要求我实践,不合理的要求我也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有时甚至导致自己身体因此而受伤。所以,我并非只实践我认为是正确的技术,对于那些我认为不尽合理,但又不能解析其不合理的底确之理的技术要求,我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以证其不真。我这辈子不可能成为武术高手,我的兴趣之在研究上面,所以,我下功夫练拳的时间不多,在实验与玩味上花的时间不少。我虽然没有功夫,但是拳中的规矩多少还知道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雅轩大师传杨氏太极拳推手散手, 珍贵老视频!
学习太极拳要弄清的几个问题(转摘)
谈太极的练习方法/王培生
太极拳盘架子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学到哪些东西才算练到位了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李雅轩宗师太极拳之练法精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