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余年太极拳习练之总结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动电脑了,本人最近一段时间正在跟第一位师傅,学练吴图南的少侯小架(用架),并将自身十余年习练太极拳的经历、过程和感悟加以梳理,认真审视自己走过的误区和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错交织才能凸显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习武之路走的正确。同时也希望可以给广大爱好者、初学者提供一个借鉴,以便认清太极拳修炼的真面目。不过本人功夫尚浅,阅历有限,此时此刻对太极拳认识实属不足,但比起初学者又有所感悟和体证,故此做抛砖引玉,以供大家参考。如文中有欠妥之处,望广大读者海涵!

1.套路只是武术的外衣

其实,本人最早的时候就知道,传统武术中有各种苦不堪言的功法,但是仍旧痴迷于套路本身。虽然套路也是功法的一种,不可废除,但是他并非是武术的主体。套路在初学者身上,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入门功夫,但在整体的武术体系中,它仅仅是一件标志性的外衣。就像是人本身一样,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以你这个实质的肉体本身,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你是一个肌肉男、你是一个瘸子、你是一个脑残、你是一个富少爷,你是一个穷光蛋,这些是你的实质。然而,你要招摇过市就必须穿上有标志性的外衣显示人前,当你穿上警服,别人就会认为你是警察,当你穿上校服,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学生。同样的道理,你穿什么衣服就会给别人一种暗示,但是你究竟是什么人,你自己最清楚。这就是外衣的作用,武术界的外衣就是各个拳种之间的有标志性的武术套路。但是你是不是有功夫在身上,你身上是什么门派的功夫,其他人看不见,但你自己要清楚。衣服可以乱穿,但是话不可以乱说。明明是个小偷,你穿上了警服,你也不是真正的警察。世人可以轻松的被蒙骗过去,但是你骗不了自己,你永远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想要融入羊群幸福的生活,这只是你单方面的臆想。

2.功夫是实质,套路是包装

真正的功夫多种多样,练到身上的仅此寥寥几种而已,甚至有的人只有一种或两种纯功上身。如果你经常去超市买东西,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武术犹如装满了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各种各样瓶子就像是种类繁多的武术套路,而它里面装的油盐酱醋则是我们练就的功夫。你是白开水,即便你灌装在酱油瓶子里,你也还是白开水。同样的道理,你是什么本质就是什么本质,无论你换什么包装、穿什么外衣,你也是你,不会变成其他。一块小小的月饼,里面是冬瓜熬的馅料,外面是蛋酥的面皮,无论你怎么包装,什么金子、什么银子,就算你在包装上镶上钻石,你也还是一块月饼而已。武术其实就是这样的,你是什么功出身,你就是什么门,你会的套路再多,你身上的功骗不了人。外家功夫穿上内家的衣服,你依然是外家。内家功夫穿上外家的衣服,你也成不了外家。衣服穿得再多、衣服换得再勤,你也还是你自己,拔掉衣服一眼就看清你的本质。能看见人还算是好的,就怕是一大堆衣服,拔来拔去里面连个人都没有。

3.练功夫生活化,是要融入生活而不是影响生活

说到这一节,这又是我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不过即便是丑事,也必须要说出来。因为犯此大错的人我不是第一个,而且我相信我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只是很多练武的人顾及面子不愿提及而已。很多老师在练拳初期都会跟自己的学生说“要把武术生活化,生活处处都是练功。”而且,在这句话之后,有的老师会补充一句“别太过,越自然越好,要自然而然,不要强求,不要过分的追。”为什么他要说这样的话?那是因为他犯过这样的错误,他不希望你也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他提点你,让你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然而,老师们却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太顾及面子了,不愿意把自己的丑事说出来给学生听,所以只是关键性的提点。而学生们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尝试,是深是浅、是冷是热、是左是右,这些都要学生自己去尝试,不走弯路才怪!我今天要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其实很简单,武术生活化做得太过分,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神经病”,就是影响生活。而真正的武术生活化,则是将练拳融入到生活中去,犹如吃喝拉撒睡一样的稀松平常、自然而然。这么说,其实很多学员还会照样理解错。所以我必须拿我自己举例子:曾经的我一直以太极生活化来要求自己,以至于站着是练功、坐着是练功、躺下是练功,甚至上班、下班、吃饭、聊天,处处都在练功,真是无时无刻不在练功状态,我一直引以为豪。但是这样的状态下,不仅没有练出功夫,而且大大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单位的同事给我起外号“周三疯”、“大师”、“太极疯子”之类的,反正不管他们叫我什么,只反映出一个问题:我太装腔作势了。其实这种状态在武术界是大忌,这叫“拿劲”了,也就是老师们总说的“太拿着劲了,不自然了。”虽然我的心气儿很高,下的苦功夫也比一般的人多得多,但就是因为“拿着劲、不自然”,以至于我这么多年来功夫没有长进。有的时候我自己都很奇怪,为什么我下了这么多年的苦功夫,一点长进都没有呢?一点功夫都不出呢?十多年后才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原因,其实我很高兴能够及时明白自己的错误,虽然我浪费了十多年的大好光阴,并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正常人生路,但是为时不晚,换言之,我仅仅浪费了十几年光阴,然有些人浪费了大半生才恍然大悟,更甚者临终之时都是执迷不悟,比起后者我算是万幸了。真正的武术生活化,真的就像是吃喝拉撒睡一般稀松平常,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甚至在生活中别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察觉你是一个习武之人。武术其实真的是一种不显于人前的功夫,就像是吃喝拉塞睡,谁也不会拿这几样显示于人前。呵呵。虽然不显于人前,但是在生活中有不可或缺,饿了就要吃,吃饭仅仅需要数分钟而已;渴了就要喝,喝水仅需数秒钟而已;有了大小便就要去解决,时间也不会很长;困了累了要睡觉,睡足了自然醒。练武亦然!其实说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我的悟性差,悟了十多年才参透自然法,不知道你要参悟多少年?其实参悟这个道理真的很难,明摆浮搁把道理放在台面之上,有的人都未必可以理解。即便理解了,他也不知道实际中如何去运作。不想浪费时间去开悟,那还有另一个办法,这也是那些武术世家世世代代沿用的方法,甚至旧时的戏班子就是这样造就人才的。那就是“科班”,让你没有自己的私生活,把练功硬性的灌输成你的人生、你的生活,让你与外界彻底脱钩,吃饱了就是练功,表现得好多休息一会,表现的不好加倍惩罚。连累了,跟死驴一样倒头就睡,睡醒了又要去练功,那时如果师傅让你出门买包烟,你都会觉得跟过年一样的高兴。练武术只此两条路:要么花时间自己去开悟,要么下必死的决心叫人硬逼着练出来。别无他法!

4.能打人不算是本事,功夫高未必是太极

其实在之前我的想法也是极端的,我也认为:我能打人就说明我有功夫,只要我有功夫我说我这是什么拳就是什么拳。其实这种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现在想来,能不能打人其实跟武术本身无关。只是你想不想打、你敢不敢打、和你会不会打的逻辑关系。打人其实跟武术扯不上太大关系,但并不是说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练武术能打人这是事实,但是就打人而言,三岁孩童之间同样会打人,这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特殊学习的。练武术只是增加了你的特殊能力和技巧而已,而你打不打人、能不能打人,那需要问你想不想、敢不敢、会不会。练武术能打人、不能打人,又怎样?打得过人、打不过人又怎样?与武术何干?武术本身的确是有搏杀之术,但是武术更强调的是内在功夫的修为。如若执着于搏杀之术,并不需要修炼内在功夫,教你拳能打人、腿能踢人、打于何处、踢至何处,教你刀为单刃、剑为双刃、枪尖锋利,勤加练习既能搏杀之用,然则最有效之方法,是现代之手枪,言其枪口对人,扣动扳机,即可达到击杀之目的,何须劳苦费心练习武术?练武之人真的不必把大把的精力放在能否打人上,到关键时刻可以自保足以。另外,为了一个名头争来争去,甚至为了出功夫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真的是可悲又可笑。我就走进过这样的误区,为了出功夫想尽明堂,但是越是胡来越是与太极背道而驰。长功夫是不假,但是不是太极的功夫,看似、自认为是太极,但实属不然,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有时候自己认为的不一定是对的,有的时候看似很合理,但是狗屁不通。自认为画个圈就是太极拳,其实不是。自认为发力浑厚、出掌有力,实则不是太极理法所托之物。太极拳要求松空自然、顺遂通达,而我非要拍掌震足、凝眉瞪目。太极拳要求轻灵、巧妙、圆活、松整,而我非要提气运功、作势拿样、求圆避直、软弱刻板。错就是错,错了就要及时的改一改,过了就要及时的收一收,不要为了出功夫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往往看到某某太极大师传记写到,XX大师幼年习武,与XX大师习练XX拳术得其精髓,又与XX大师习练XXX拳术得其奥义... ...堪称一代英豪,晚年得遇良师XXX,专攻太极拳术得其大成,终成一代太极名师云云。本着传承为目的,原封不动传授原版太极拳术之人尚可敬之为师长。然篡改拳法、拳理之辈,纵使功夫再高,尔等也只是太极拳界之门外汉。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喜欢冠名,认为在名字里加个“太极”二字就身价倍增,认为跟太极沾个边你就是太极界的中流砥柱了,实则不然。你练了三十年的南拳,你打遍大江南北,早已成名,后期学个三五年太极拳套路,你就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太极拳家?!拿着其他门派的底子练太极,一般的人是撼动不了你的地位,要打能打,要功力你有功力,躺着为输站着为赢,道理是这么讲,但是你那根本就不是太极拳,你挣这个虚名有什么意思?你往下面传承怎么传?你让你的弟子们怎么练?传拳是功德,本门功夫要说清,是什么门派的功底你就说是什么门派,至于你传多少种拳法才不会有人质疑,衣服嘛,就是拿来卖的。但是你的招牌要实实在在,本是卖裤衩的,帮人代卖皮大衣,你就不要楞说自己是专卖皮大衣的!

其实要写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练拳的方法、练功的注意事项等等,但是今天时间太晚了,不知不觉已经快天亮了。今年再干一年,要是收入可以达到固定的基本生活费用我就一直干下去,要是还达不到的话,明年说什么也要找个工作了,以太极拳教学为业的梦想暂时就要先放下了。说实话,真正的太极拳,甚至是所有的真正武术门类,都不是一个可以普及的运动。一万个人之中能把真正的好东西接过去,并且传承的,仅是寥寥几人而已。有的时候真是要看缘分啊!武术的传承不是纸上谈兵如此简单,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文字或图像就得以传承的话,那么祖祖辈辈的先人就不必费这么大的辛苦去苦练拳法和功法了。就像老先生说的一样:“练到身上那叫功夫,没练上身的屁都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懂规矩练太极“十练九伤”
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完)
李经梧谈拳
【荐书】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完)
杨氏府内派太极拳起源及拳法介绍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李建真 樊泰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