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气

   与D师兄相处,真是受益良多。

   他强调的慢与松,彻底改掉了我劈拳胳膊过直,没有坠肘的问题。

   最近,在发现我炮拳的问题后,又开始指点我炮拳。就纠正了我最后的几个问题:1是侧身后双手挤压按至小腹前,然后提起拧腰打出。而非从斜上方下捋,然后直接提拳打出。2开步向斜前方45度角方向,角度大小都不对。3守护前额的拳头有一个转带的小动作,并非是格挡。师父已经答应,下周开始教我横拳,终于看到希望了。

   师兄还看出我放松运动不彻底和气在胸前没有下去的现象。放松运动,之前我以为是站桩后的放松运动,是为了缓解站桩长时间后的僵硬和不适。后来又理解为找劲和试力,现在看来不完全对。师父教的放松运动以上目的都有,虽然要求很简单:连绵不断的运动,放松,感受空气的阻力和空气中游泳。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工作站桩完成后,以为放松运动真的就可以放松了,草草动动敷衍了事,或者一边说话一边划拉手脚,自然放松不彻底。师兄一席话让我惊醒:你那叫瞎叨叨,不是放松运动。真正的放松运动不需要太长时间,十分钟即可,但一定要精神高度集中,用心去体会空气中阻力,游泳的感觉,身心彻底放松,速度很慢很慢。这是很累的事情。据师兄自己讲,他通过放松运动,自然形成了龙转身,太极发力等动作。我问过其他师兄,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D师兄把切身的体会很经验与我分享,真是让人感动。

   气停在胸口,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感觉是口中有气,拉扯的口中肌肉疼痛。不仅仅站桩时候有,只要舌抵上颚,就会有这种现象。开始时我以为是气感足的表现,没有当回事。可师兄这周提出来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让我及时请教师父,他是气功专家。师父听后,思考了下,让我站桩不要再舌抵上颚,扣着牙齿,可能动作重了。并且,再出现口中有气的情况时,意想丹田,让气下去。今早站桩,我采用师父的办法,果然有了变化:先是举在额前的单手自动拉向五官,然后一直贴着身体向下,向丹田处落下。然后是双手护在双眉前,好像固本培元桩那样。然后双手下按,直到小腹前。有点类似太极的收势。还有双手在额前,然后手背相靠,手指向下,一路下坠,带动胳膊下沉。这几个动作,无论从外形看,还是从太极形意金刚功看,都非常像下气收气的动作。口中的气感,也确实减弱了许多。回想口中含气的原因,可能是金刚功舌抵上颚的动作,也可能生活中不由自主舌抵上颚的习惯。还有可能是以前站桩时间太长了,气感太足,养大于耗。师父经常说:静功和动功的时间要基本相当。可我站桩的时间远远多于打拳的时间,结果才会导致现在的情况吧。

     昨天早上站完桩,吃过早饭,不到八点就到练功场所了,发现D师兄已经在失魂落魄的行走----其实他是在练功,我说,他这是求意舍形的阶段。师兄弟中对形意拳的理解和追求,无论武功高低,也只有他能如此了。10点多,他走了。我继续与师兄弟和师父一边聊天,一边练功,谈起上周的LYG市首届太极推手比赛,T师兄由败转胜,神奇逆转,不得不佩服裁判组的客观公正,有错就改的精神。我借机要求师父系统的有计划的教我们推手的功夫。他的观点是:没有丹田做基础,推手没有办法教,即使学,也只是样子。这也是D师兄说他不肯教的原因。奈不住一再请求,师父最后还是教了我们单手推手的技术和动作。就这一下,师兄弟们兴趣盎然的自动分组练习,不知疲倦。这架势,比上次推手比赛动作规范多了。班长劲太大,到现在我胳膊还酸疼。

   多去多赖多聊多观察,在师父身边,总是能学点东西。灌南帮闭门造车,一般不来集体练习,恰是内家拳的大忌。不怕你不会,就怕你走偏。学习横拳的时侯,千万要提醒自己多到师父身边打拳,争取早找形,早出力,早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石杨天南先生: 林炳尧大师忆跟随陈微明学杨氏太极 跟随微明先生学拳 林炳尧 一、学拳生涯的开始...
丹田饱满有静气,上层建筑定大局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赵堡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
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黄仁良回忆先师张玉当年教拳的体悟
论太极拳盘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