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氏太极拳行拳不舒展乎?

如果谁在演示孙氏太极拳走架时,动作拘谨、气势不舒展,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练孙氏太极拳。

我的体会,孙氏太极拳走架,动作气势即舒展又严谨,既有泰山压顶之势,又有凌空鼓荡之机,步履轻灵自然,于稳静自然中,呈现出大气磅礴。我在行拳时周身筋骨常咔咔作响,于抽长浑圆之意中自然伸筋拔骨。如果走架时动作不够舒展,就出不来这个效果。我艺甚浅,尚且能如此。故行拳时动作拘谨者必不懂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的动作看上去似乎十分简易,其实若不得其理、不知其意,根本就找不到练习孙氏太极拳走架的门径,即使练上几十年,走孙氏太极拳的架子也是空空如也。所以孙氏太极拳是看易而实难,其意似浅而实深,乃最精妙之太极拳。

一些所谓的孙氏太极拳名家,实际上根本不懂孙氏太极拳。某人自称得孙氏太极拳老架,出了一堆书和光盘,但是他连孙氏三体式都站不对。多年前我与此兄见过面,因他年纪大,又有他几个学生在场,吃饭时他一个劲地问我他练得如何,我只得恭维他几句。他颇得意地说他的三体式站的如何敦实。的确他站的三体式是很敦实,象个大宅门外蹲着的石狮子,全身劲意都沉向脚底下,不过此乃大谬。站孙氏三体式要有凌空之意,周身挺拔而又松沉,顶天立地。

孙剑云老师说,站孙氏三体式不能站软了,不能出呆滞之象。而是要有凌空飞拔之势。

真站到此境,若静,则其静如山,两腿如铸在大地上一般,拉不动,推不散。同时静中生动,飞拔凌空,能感而遂通,寓以动静变化之灵机。若动,则脚下轻灵,腾挪自然,势如山移,飞来无兆,无可抵御。这是站孙氏三体式确有成就时,应有的意境和效果,如齐公博、支燮堂等先生皆有这等造诣。

话回到孙氏太极拳,练习孙氏太极拳时不能缩手缩脚,肢体动作由两个十字带动充分伸展开,周身松顺,但不是一个劲的向脚底下沉,而是头顶百会有凌空之意,肩胯松开,内气自然从任脉下沉,又自督脉升起,遍布周身,循环无端。

环顾当今武林各派,行拳时能呈现此意者鲜矣。然而这是走太极拳架子时很基本的行拳要求。

练习拳术者,无论何派,要多看、多揣摩孙禄堂先生的拳照,此乃现存各类拳照中的最高范典,无论练习何种拳术,行拳之神意都应以此为极则。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孙存周先生演示孙氏三拳、三剑的拳照,只有几张零散的照片可作参考,但堪称臻品。此外,杨澄甫、陈微明、陈发科、汪永泉、李雅轩等先生晚年的拳照对于练习太极拳者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杨澄甫先生中年时的拳照不合理处颇多,不可参也。

其实行拳走架之气势在合理,合理的架势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故相互可参。所以,拳术并无什么大小架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别。

孙氏太极拳,架构严谨,气势磅礴,中正平稳,步履灵捷,变化自然,形势法要融合于浑圆一气之意,走架时若能如此,庶几近乎其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旭东先生短篇汇编(二)
贯通劲、意修炼,大幅提升太极走架功夫!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关于技击的六个问题
太极与一点子——从金丹到重心
中和、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