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悲凉的孙氏太极拳、悲哀的中国武术

悲凉的孙氏太极拳、悲哀的中国武术




今天又是岁末,孙氏太极拳依旧还是那么悲凉,孙存周先生晚年那句苍凉的感叹似乎依旧在空中回响:“孙氏拳让我带进棺材里去了。”

我游历武林四十余年,事实表明此言不虚,于今更使人感怀。诚然四十年来中国武术人整体水平低迷,在低谷中徘徊,这其中孙氏太极拳的传人们更是落入下游。

看看当今一些孙氏太极拳的传人都忙着在做什么,好像很忙,到处开会,到处教拳,这本不是坏事,问题是,幼儿园学前班还没有通过呢,就去硬充博导讲博士课程,结果,一开口,就露陷,沐猴而冠,丢你们自己的脸是小事,奋不顾身地去糟践孙氏太极拳这个武学至宝,难道你们心里就没有半点愧疚吗?

孙氏太极拳从无极式开始到懒扎衣,这个起式过程就目前见到的就有几种练法,各自的道理在哪里?总要有个交代吧?到处去教拳、代表孙氏太极拳的名家到处去开会,是不是也该把孙氏太极拳中一些最基础的技术问题拎拎清。

不久前,某位资深的专业武术工作者问我:“别家太极拳的单鞭都有勾手,你们孙氏太极拳为什么没有?道理何在?”

我答道:“关于单鞭有无勾手一式需从历史渊源、技击含义尤其浑圆一气之意三个层面来谈,才能谈清楚。单鞭一说,最早出现在戚继光32式的第4式拗单鞭,该图中隐然有勾手形式,但无关于勾手的注解。此外查拳、谭腿中虽无单鞭命名的式子,但有勾手,为向上钩,与太极拳的向下勾手的形式不同。由此可知勾手这种手型之渊源。太极拳单鞭勾手陈、杨、吴三家皆有,勾手的技击含义具有刁、缠、拿、斫、腕打等用法。但这些用法与太极拳培育绵随渗透之劲力特性及沾粘绵随的用法相悖,故孙、武两家皆弃之不用,改为用掌。尤其就培育浑圆一气之意而言,杨氏为大弓步,此种步式不仅有步法不灵之弊,与技击不合,而且落气入胯不充分,不得浑圆一气之意。同样武氏的小弓步也有落气入胯不充分之弊。吴氏的单鞭为双重马步,阴阳不辨,与太极之理不合,故与培育浑圆一气之意相悖。陈氏稍好,其单鞭为半马步,虚实可分,但勾手一式与身步整体劲意合不充分,同样在培育浑圆一气之意方面有缺陷。唯孙氏拳之单鞭,虽外形与半马步相似,但实由三体式演化而来,周身是三体式的状态,落气入胯充分,直达足底,且周身之劲意完全合乎浑圆一气之意。由此单鞭一式可窥孙氏太极拳拳式完备合理之一斑。”

那位先生听后说:“其实我也问过一些练你们孙氏太极拳的名家,他们说当年你们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至于为什么要这么练,他们不知道。看来还是你知道的多,讲的清楚。”

我讲这个并非自诩自己有多高明,我本无功夫,只是此皆为拳中之基本常识,练拳尤其是教拳和自诩为名家者,就必须在这方面用点心,搞清楚这些基本常识。我不过是知道一点常识而已。

而当今一些孙氏太极拳的传人(当今其他几家太极拳这类人也不少)不在拳术拳理上用心,而是把武术界的交流活动当做为自己播名立腕的名利场来钻营。

甚至某个孙氏太极拳传人竟然宣称孙门的人谁参加重大的武术活动,得由他来定,否则,孙门的人,他见一个打一个。

好,我先报名,请你先来打我,看看你能不能过我这关!

这位对孙氏太极拳毫无研究,整天想当老大,把当今武术界当成黑社会,其实要真是玩黑社会手段,恐怕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一直呼吁孙氏太极拳同门间要多进行武学技理交流,平心静气,开诚布公,除了万勇南先生有所响应外,几无响应者,这是非常悲凉的。

当今在孙氏太极拳传人中最缺乏的是对于拳术的学术态度和研究气氛,最不缺的就是自我标榜为当代孙氏太极拳名家、大师而实际上对孙氏太极拳一窍不通的那类人。我早说过在当代整个武术界都没有大师、宗师,连配得上武术家这个称号的人都极其罕见。

如今中国真是一个山寨的时代,当今的所谓武术大家、大师以及宗师无一不是山寨版的,这不仅是中国武术界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家拳旧闻(21-27)
中国近代史上7位武术高手:李小龙排最后,第一打遍天下无敌手
童旭东---孙存周琐闻摘录
小批判之:唐豪炮轰太极拳名家挑事端
太极拳真的是武术之中的最强功夫吗?家喻户晓的原因其实是这个
结缘孙氏太极拳及学拳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