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教学目标: 
     1、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代表意象 
     1、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往往借以表现坚贞、高洁、超凡脱俗的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表达了隐逸风范。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寒菊》) ——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2、梅花 ——寓有高洁、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正直、坚贞、不屈、高洁的象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一个女子纯洁的爱情。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柳、长亭、折柳 
    写送别,写离情别绪、惜别怀远。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惜别怀远)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8、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蒋钧:“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 
    6、杜鹃(又名“子规”,啼血,叫声似“不如归去”) 
    表达凄凉、哀怨、离愁、思归的情感。 
    唐·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表达思归之情。
    7、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 
    宋·辛弃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李白《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写环境的凄凉。 
    温庭筠《菩萨蛮》:“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却是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 
    8、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9、月亮 
    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思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 

    10、流水落花 
    感叹时光流逝、韶华不再。 
    苏轼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煜《浪淘沙其二》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唐·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写新柳碧绿、柔条婆娑,字里行间融入诗人对翠柳的喜爱之情和新奇之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春意盎然渗透着诗人欣喜之情的美好意境。 
    思路:境——意——怎样的意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借枯藤、老树、黄昏的乌鸦等意象表现游子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愁,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苍凉凄清的意境。

    ————怎样的意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的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总结归纳诗歌意境的步骤: 
    思路:境——意——怎样的意境   
    三、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借飞回的鸿雁、倾泻的月光表达心中的思念,于流水落花中融入对韶华渐逝的感伤以及无以倾诉的寂寞。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于想象的场景中融入对离别的伤感。   
    2、情景交融。 
    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写下这首诗。)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情景交融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3、以景衬情。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以雄浑壮观的景象烘托周瑜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以景衬情有两种表现形式:正衬和反衬。             

    如果景与情是一种“顺”的关系,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乐情,就叫正衬;如果景与情是一种“逆”的关系,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就叫反衬。 
    例: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衬托游子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其他诗例见《创新方案》33页。) 
    杜甫《绝句二首》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试分析下面一首唐诗写景抒情的特点。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以景语作结,情景交融。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以景语作结的其它诗例(《创新方案》21页)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四、自觉运用联想与想象 
    在鉴赏古诗的时候要自觉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象再现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以及优美的意境。 
       北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鉴赏古典诗歌
浅谈古代诗词有效教学
古诗歌鉴赏
【转载】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一)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举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