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绪帝小时候的性格, 是如何被慈禧太后扭曲的?

1875年1月12日,紫禁城异常寒冷凄凉,19岁的同治帝在养心殿东暖阁因病去世。慈禧太后强忍丧子之痛,和慈安太后一道在西暖阁召集王公大臣,研究皇位继承人问题。

经商议,醇亲王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入宫称帝,即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的光绪帝。

对于如何教育好光绪帝,慈禧煞费苦心。她首先切断了光绪与亲生父母的日常联系,并下旨“所有左右近侍,止宜老成质朴数人,凡年少轻佻者,概不准其服役”。


慈禧和光绪画像。

此后,年幼的载湉在宫廷毫无亲情可言的畸形环境下成长。

6岁那年,在慈禧安排下,光绪帝开始受教于翁同龢。光绪帝是一个好学生。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他“读甚奋发”,“读极佳,膳前竟无片刻之停”。不仅如此,小光绪对这位师傅有很深的感情。没有父母,没有同学,师傅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1877年,翁同龢回常熟修墓,光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心向学,沉默寡言。等师傅归来,他满含深情地说:“吾思汝久矣!”然后一遍遍地大声读书。连太监也感叹地说:“久不闻此声也。”

展开剩余64%

慈禧照片。

翁同龢也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把光绪帝培育成“圣帝贤王”,要他仿效尧舜,勤政爱民,“于列圣遗训,古今治乱反复陈说”。同时,翁以民间疾苦、外交之事诫勉皇帝。

有一天,光绪指着书里的“财”字对师傅说:“吾不爱此,吾喜俭字”。翁同龢大为感动,在日记里说:“此真天下之福矣”。

尽管长于深宫,光绪帝却非常关注外面的世界,能处处知道“爱民”。这在他的诗作里有明显体现,诸如:“畿辅民食尽,菜色多辛苦,遥怜春舍里,应有不眠人。”“荷锸携锄当日午,小民困苦有谁尝。”

翁同龢照片。

慈禧当然关注光绪帝的学业,但是,她更关心如何将他培育成一个孝顺自己、顺从自己的皇帝。为此,“(慈禧)特地再三教人去传翁同龢,要他格外侧重孝的教育,除掉把启蒙时所读的‘二十四孝’不断地讲解之外,《孝经》那部书,也是最注意的。”“他应该永远承认太后是他的母亲,除掉这个母亲之外,便没有旁的母亲了”。

与此同时,慈禧对光绪少有暖意,处处严厉要求,动辄训斥罚跪。“(光绪)每日必至太后请安,不命之起,不敢起,少不如意,罚令长跪。”

光绪画像。

光绪一度被慈禧训斥得“抑郁”、“精神殊逊”。慈禧的霸道、控制,给年幼的光绪的心灵和性格造成极坏的影响。须知,孩子都需要爱,需要亲近,需要鼓励。

翁同龢的日记里,记载了大量有关光绪脾气秉性的事实。那个文弱、清秀、雅致的皇帝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暴躁、骄纵、偏执。1883年上半年,12岁的光绪发了六次脾气,其中一次“拍表上玻璃”,被碎片扎得“手尽血也”。一段时间后又与“中官闹气”,并把太监的脸打破了。

看到光绪帝动不动就摔东西、打人,翁同龢在日记中担忧地写道:“圣性如此,令人恐惧”。

应该说,光绪帝负面性格的形成,慈禧负主要责任。

参考资料: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王无生《述庵秘录》,德龄《瀛台泣血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绪是清代帝王素质、学识较为上乘的一位,翁同龢指出其致命弱点
罕见:大清光绪皇帝出殡全记录
慈禧是光绪皇帝的养母
光绪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慈禧,真正原因在这里!
光绪帝为何罢学?老师们如何引导光绪学习?
他比慈禧早死一天,是晚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唯一被毒死的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