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并称和特称

屈宋 

指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屈原是骚体的开创者,是中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宋玉略后于屈原,也是有名的辞赋作家,但其成就实远不如屈原。  

枚马 

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枚、马两人都是汉代前期的大赋代表作家,对汉赋的发展颇有影响。  

两司马 

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杨马 

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杨雄。杨雄作赋,在形式上模拟司马相如,旧时常以两人并称。  

班马 

也称“马班”。汉代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两人对历史学都有重要贡献,前者是通史的开拓者,后者是断代史的开创者。并且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班张 

指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有《两都赋》,张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  

张蔡 

指东汉张衡和蔡邕。旧时文学批评论著因两人都善作辞赋,故以并称。  

三曹 

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三曹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传统,气势宏伟,慷慨悲壮,特别是曹操文字清峻通脱,语言直抒胸臆。

建安七子 

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和刘桢七人。因曹丕《典论·论文》曾以此七人并举,且予赞扬,又以同居邺中,故亦称“邺中七子”。他们文章能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建安之杰 

是对曹植的誉称,钟嵘《诗品》:“曹思<曹植谥号思>为建安之杰”。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有代表的一位诗人,散文、辞赋和诗歌的成就非同时代人能匹敌。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行动等。  

大小阮 

指三国魏后期诗人阮籍与侄阮咸。两人都是竹林七贤中人物,世称阮籍为大阮,阮咸为小阮。后人并以大小阮作为叔侄关系的代称。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戌、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其作品多用比兴,借古讽今,愤世嫉俗,也参杂人生无常、消极避世的思想情趣。  

三张 

指西晋诗人张协、张亢。《晋书·张载传》:“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技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  

二陆 

反映西晋文学家陆机与陆云。《晋书·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两潘 

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两人是叔侄,作品的思想倾向基本相同,在形式上都追求文辞藻丽。  

潘陆 

指西晋太康时诗人潘岳、陆机,两人都是太康体的代表作家。

中兴第一 

是对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的称誉。《诗品》说他“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中兴是南朝齐和帝的年号,风格是刚劲质朴、词采清新,代表作《游仙诗》。  

陶谢 

指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焉得思如陶谢乎,令渠述作与同游。”旧时以为两人皆长于描绘自然景物,故以并称。但陶诗语言朴素自然,而谢诗语言绮丽,风格并不相同。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谢眺。  

大小谢 

①指南宋诗人谢灵运和族弟谢惠连,时称灵运为大谢,惠连为小谢。 

②指谢灵运和南朝齐诗人谢眺。因谢眺的年代在谢灵运之后,所以也有人称谢眺为小谢。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即指谢眺。  

永明体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 的年号(483——494),永明体即南朝齐武帝时期所形成的诗体,亦称新体诗。《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芽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遇,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执行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元嘉三大家 

指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三大家中成就最高的当是鲍照。此三人对清代诗歌都有影响。  

竟陵八家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方、陆垂等并游焉,号曰八友。“他们作诗都注重声律,谢眺、沈约是当时:新体诗”的重要作家。  

北地三才 

是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和北齐文学家邢邵、魏收的誉称,三人都是北方人,同以诗文为世所重,故称。  

阴何 

指南朝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杜甫《解闷》诗:“颇学阴何苦用心。”两人作诗善于练句修辞,风格相近。  

王扬卢骆 

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扬卢骆当时体”之句。他们的诗文虽然还残留着齐、梁以来的绮丽习气,但题材较广泛,风格较清峻,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作用。也称“初唐四杰”。  

沈宋 

指唐诗人沈全期、宋之问。二人均以律诗见称。《新唐书·文艺·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全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文者宗之,号为沈宋。”  

吴中四士 

指盛唐前期诗坛上的四位诗人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这四人中贺知章存世作品最多,有20首。这四位诗人当时曾“名扬上京”。  

燕许大手笔 

“燕许”指唐大臣张说、苏廷。说封燕国公,廷袭封许国公。《新唐书·苏廷传》:“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王孟 

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王、孟都较多地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艺术风格也较相近。

高岑 

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两人都善写边塞诗,风格也有相似之处。  

七绝圣手 

指盛唐诗人王昌龄。其诗将七绝推向高峰,《诗薮》说:“七言绝,太白、江宁(王曾被贬为江宁丞)为最。”以《从军行》最为有名。  

李杜 

①指唐诗人李白、杜甫。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②指唐诗人李商隐、杜牧。两人同为晚唐的著名诗人,后有人也称之谓李杜和小李杜。  

竹溪六逸 

据《新唐书·文艺·李白传》,唐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准(《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大历十才子 

指唐大历时期的十个诗人。《新唐书·文艺·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翅、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候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他书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计有功《唐诗纪事》谓:“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晓(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韦、李嘉右。又云:吉顼、夏候审亦是。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晓、皇甫曾、李嘉右、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韦、李端。  

韩柳 

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熏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意为李杜韩柳可与古代的屈宋班马相颉颃。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很有影响。  

韩孟 

唐文学家韩愈、孟郊(字东野)的并称。唐赵磷《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文公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两人诗风也相近似,韩愈诗中,常以已与孟郊并举。

诗豪 

指中唐诗人刘禹锡。他的诗或抒发身世遭遇和痛苦,讽刺权贵;或怀古济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他也善于向民歌学习。  

诗囚 

指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元好问《放言》诗:“长沙一相累,郊岛两诗囚。”意思是说两人耽于作诗苦吟,仿佛为诗所囚,两人又有苦吟诗人之称。  

元白 

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两人为好友,文学主张亦相近,是当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温李 

指晚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两人在当时齐名,作品风格绮丽,较为接近,故称为温李。但李诗实胜于温。  

皮陆 

晚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两人是好友,作品的思想倾向基本相同。在诗歌方面,两人时相对唱和,而以皮日休成就较高。  

唐宋八大家 

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功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亦仅取八家。稍后茅坤本朱右、唐顺之之说,选辑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在旧时流传颇广,“唐宋八大家”之名遂亦流行。  

唐宋十大家 

在“唐宋八大家”之外,复增韩愈的弟子李高和韩愈的三传弟子孙樵二人,合称十大家。清储欣辑有《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九僧

宋初诗僧希画、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风、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其时西昆体盛行,此九僧相互倡和,不满西昆浮艳之习,但崇奉晚唐贾岛、姚合一派,作品多写日常生活顼事。有九人合著《九僧诗》。  

三苏 

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洵称老苏,轼称大苏,辙称小苏。其中苏轼的成就较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苏黄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两人以诗词齐名,赞扬和批评他们的人,都常以“苏黄”并举,推崇他们书法的人,也常以两人并称。  

苏门六君子 

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和李麇。他们都出之苏轼门下,当时皆有文名,推尊他们的人称之为苏门六君子,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 

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来。他们都出于苏轼门下。  

苏辛 

指宋词人苏轼、辛弃疾。前人词论,常分词为“婉约”、“豪放”二派,而以苏轼、辛弃疾为豪放诩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  

二安 

指宋代词人辛弃疾、李清照。辛字幼安、李号易安居士。他们分别是宋词坛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代表,两人字号中都有一安,故得名。  

周柳 

宋词人柳永、周邦彦的并称。两人皆精于音律,创制长调,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有相近之处,故常以两人并举。但柳词较为通俗,周词侧重典雅。

周姜 

宋词人周邦彦、姜夔的并称。两人皆精于音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代表。  

姜张 

指南宋朝、词人姜夔和张炎。张炎论词,推崇姜夔,加以两人都讲究格律声韵,词风相近,故被并称为“姜张”。  

尤扬范陆 

南宋诗人尤袤、扬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并称,四人在当时都很著名。除尤袤诗集仅存辑本外,其余三人的作品均存。元方回《瀛奎律髓》云:“乾淳间,诗巨擘称尤扬范陆。”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永嘉四灵 

指南宋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市)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照字灵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故有此称。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而推崇唐贾岛、姚合的五言律诗。作品内容贫乏,意境狭窄。  

元曲四大家 

指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显明的特色和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吴中四杰 

指明吴中诗人高启、杨基、张宇、徐贲。  

闽中十子 

指明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棰、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十子于诗推崇盛唐。明袁表、马荧编有《闽中十子集》。  

前七子 

指明弘治、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他们对于文学的见解虽不完全一致,但大都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视摹拟,成为一个流派,因区别于后起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故称为“前七子”。

后七子 

指明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拟古主张,相互标榜,以致摹拟成风。   

三袁 

明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  

易堂九子 

指清初魏禧等九个文学家。禧父兆凤,于明亡后削发隐居于翌微峰,名居室曰易堂,禧与兄际瑞、弟礼以及彭世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九人聚居于此,当时称为“易堂九子”,道光间,彭玉雯编有《易堂九子文钞》。  

宁都三魏 

清初散文家江西宁都魏祥、魏禧、魏礼之并称。祥为禧兄,后更名际瑞、礼为禧弟,三人中魏禧较有名。  

岭南三家 

指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王隼辑有《岭南三大家诗选》。但屈、陈都不满清朝的统治,梁则出仕于清。三人作品的风格也不同。  

西泠十子 

指清初杭州诗人陆圻、丁澎、柴绍炳、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陈廷会。西泠为西湖桥名,陆圻等结诗社于湖上,时人因以名之,柴绍炳与毛先舒曾自订《十子诗选》。  

南洪北孔 

指清代剧作家洪升、孔尚任。洪生南方浙江钱塘、孔生北方山东曲符,故名。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清八大家 

1.清曹尔堪、宗琬、沈荃、施润章、王士禄、王士祺、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海内八大家”。2.清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其、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皆工骈文,也称“八大家”,有《八家四大文钞》。


学完,记得签到哦!

回复“签到”,参与

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为孩子收藏!这四十八个易考的古代文化名人雅称,老师家长不一定全知道!
初中重点作家、作品-并称类
古代文学史上的十大“朋友圈”
文学家并称⑤「中华文化常识简介」23
汉、魏、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称号,简介,及关系”
中国文学名家名篇名著:魏晋南北朝(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