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了这么多年书才知道,彗星长长的尾巴居然是太阳造出来的!

太阳的活动情形与人类在地球上之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太阳自然地成为人类航天计划最重要的探索目标。20 世纪 90 年代,以 Ulysses、SOHO 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太空飞船的任务,还有最近的欧洲空间局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SMILE”计划,目标都是直指太阳以及地球附近空间的辐射带。

图片来自网络

俗话说得好:“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发光又发热,供给地球上一切生命所需的热量和能量。然而,太阳除了向四周辐射光和热之外,还有一个不广为人知的向宇宙空间“发威”方式,叫做“太阳风”。

从彗星尾巴的方向说起

人类对太阳风的最初认识,开始于对彗星尾巴形状和方向的观察,虽然古人当时并不知道有什么“太阳风”,只是根据观测资料,将慧尾的方向与太阳所在的位置联系起来。《晋书·天文志》中指出:“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

图12-1:彗星中的离子尾总是背朝太阳方向

古代的观测手段有限,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大彗星毕竟是少数,并且,彗星周期很长,从几十年到百万年都有。比如说,人类了解最多的哈雷彗星,属于“短周期彗星”,周期也有76年。因此,古人们将这些多年难得来访一次的“稀客”看着是不祥之兆,称为扫帚星。实际上,现代天文观测资料告诉我们,太阳系中彗星的数目可以说是多到“不计其数”,到2016年8月为止,有记载的彗星便已经有3940个。

美丽的彗星总是拖着长长的尾巴,彗星的直径仅几十公里,但彗尾却长达几千公里。一般而言,彗尾不止一条,比如2006年发现的麥克諾特彗星,多条彗尾如孔雀开屏一样呈扇形张开在天空中,异常地壮观和美丽。拥有两条彗尾的彗星十分普遍,其基本成因也有科学的解释:一条叫尘埃尾,另一条叫做离子尾,见图12-1的示意图(金黄色的是尘埃尾,蓝色的是离子尾)。尘埃尾是由跟随彗核一同运动的尘埃物质(气体、沙粒、小石块)反射太阳光而形成,因此,它通常呈现黄色或者红色,尘埃尾的方向除了与太阳位置有关以外,还与彗星自身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关,也正是因为彗核的轨道运动对周围尘埃物质的“拖曳”作用,尘埃尾有时看起来是弯曲的弧形。

离子尾的形成与 “太阳风”有关,它永远都指向背向太阳的方向。乍一听有点不可思议,地球上会刮风,是因为地球上有大气,太阳怎么也会“刮风”呢?难道太阳上也有“大气”?确实如此,只不过与地球大气的成分不完全一样而已,太阳风来自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即日冕,其主要成分是等离子体。所以,太阳刮出来的是“等离子风”。

图片来自网络

太阳风中包含着大量的带电粒子,吹向四方时运动电荷形成磁场,到达彗星附近时与彗核周围的磁场相互作用而发光。因此,离子尾跟随的是太阳风的磁力线,而不是彗星轨道的路径,所以总是指向背对太阳的方向。并且,太阳风的速度非常快,远远大于彗星的运动速度,因此离子尾看起来不像尘埃尾那样呈现出弯曲美妙的弧形,却总是笔直地硬邦邦地向外延伸出去。离子气体中含有光谱为蓝色的CO+离子,因而使得大多数离子尾呈蓝色。

起初,科学家们用来自太阳辐射的“光压说”来解释彗星的离子尾,但计算表明光辐射产生不了这么大的压力。1958年,尤金·派克(Parker)认为日冕外层的太阳大气会逃逸到空间中去,因此而预言应该有一股强劲的等离子体风从太阳不间断地吹出来,充斥了行星间的空间。但当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反对派克的太阳风假说,他的观点遭嘲笑,论文被拒稿。

尤金·派克。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1960年代人造卫星上天后,强有力的观测事实才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

太阳风的来龙去脉

太阳的辐射能来源于核心的核聚变,核心温度高达15,000,000K,然后到太阳表面处,温度下降到5800K左右。太阳表面的上方,便是大概可分为3层的太阳大气:紧靠着太阳表面的薄薄的光球层(500公里左右)、然后是1500公里左右色球层、最外层的日冕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直径甚至更远。但日冕区的亮度却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才便于观测。

按照常理来分析,似乎距离太阳核心越远的大气分层,温度应该越低,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从5800K度的光球层开始,色球层的温度起初略有下降,但后来急剧升高到27000K度左右,到了日冕区域,温度甚至达到了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见图12-2a。

比较地球的大气而言,太阳大气的物质密度要稀薄得多,最密的光球层,密度也大约只有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0.1%,色球和日冕的密度就更为稀疏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是一团闪亮的金黄色火球,那基本上是来自于光球层的可见光辐射。产生于高温日冕层的太阳风主要辐射的是带电粒子流。

图12-2:太阳大气

日冕的高温是如何形成的?这仍然是困惑物理学家的一个未解之谜。但温度极高的事实却是被光谱分析以及各种间接观测手段所证实了的。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在几百万度的高温下,氢原子和氦原子中的电子都纷纷从原子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混合在一起作高速运动,这种混合物被称之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4态,因为它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物质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图12-2b显示了各种等离子体得以存在的密度及温度范围。

等离子体的形态类似气体,但是由离子及电子组成的,它们广泛存在于宇宙中,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物质形态。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它们,比如说火焰、霓虹灯、氢弹等。当今世界各国企图攻克的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其研究对象便是等离子体。

日冕跟火焰的密度相近,但是温度却要高出3-4个数量级。所以,太阳就像是一团悬浮在宇宙中的熊熊燃烧的超大火焰。地面上的空气流动能形成风,在日冕的高温等离子体中,不停地有某些摆脱太阳引力的高速粒子向外流出,形成“太阳风”。

地球磁场随“风”起舞

比较太阳的光辐射而言,太阳风的能量是很小的,大约只有光辐射能量的十亿分之一。然而,太阳大火吹出来的“等离子风”对地球的作用却非同小可。

等离子体是由质子、α粒子、少数重离子和电子流组成,太阳风将这些带电粒子以300至800公里/秒的速度“刮”到地球,这些速度大大超过空气中声速的粒子产生的磁场效应使得地球磁场随风而舞。

图12-3:太阳风和地球

幸好有了地球的磁场,为我们抵挡住太阳风的袭击,否则地球人就惨了。在图12-3a的示意图中,从左上方日冕处刮向地球的太阳风,改变了地球磁场的形状,看起来似乎是将地球附近的磁力线“刮”向了后方,而新形成的地球外围磁层就像一把遮阳大伞,顶住了太阳风,为地球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虽然不可见的两股电磁力在地球上方无声地激烈战斗着,但这把地磁大伞构成了一片安全的空腔,保护着地面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不受高速带电粒子的危害,也保护着空间基础设施,如卫星等能正常工作。

光球层的光辐射只需要8分钟就能抵达地球,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却需要经过40小时左右的飞行。这些粒子到达地球后,被磁场“大伞”阻挡在外,只好绕道而行。然而,“风”有风的特性,有时轻柔飘渺,有时风云突变。太阳风也是如此,太阳磁场的活动性大约以11年的周期变化,此外还有突发事件,比如说当太阳突然剧烈活动时,太阳风也就来得迅速刮得猛,大伞百密一疏防不胜防,总会有漏洞,免不了闯进一些“不法分子”,这些随风飘来的高能离子,沿着地球附近的磁力线侵入地球极区,与极区上空的大气层作用放电,产生壮观绚丽的极光,见图12-3b。

图片来自网络

图12-3b可见,极光五彩缤纷,呈现各种颜色,那是因为带电粒子进入不同层次的大气层时,碰到不同的原子(主要是氧和氮),放电颜色取决于在什么高度碰到了哪种原子。变化的太阳风,碰到了变化的地球风,两风相斗,互相作用,使得产生的极光“随风舞动”,美丽玄妙,变幻无穷。

北极光和南极光固然使人类着迷,吸引人们不远万里到极地观赏这一大奇观。但是,在这种太阳的非常时期,科学家、工程师、还有某些行业的特别技术人员们,往往正在为太阳风带给地球的一些其它影响而忙碌:也许是某种局部的破壞性灾难;也许是使得气温增高气候反常;也许是卫星失去控制;也许是使电力网瘫痪,互联网失效,通信中断,甚至于还可能对人体引起一些说不清的效应,诸如身体疾病增多,心理情绪波动等等。

科学家们也借此难得的机会研究太阳和太阳风。实际上,无论正常期还是非常期,科学家们一直不停止地研究太阳风。特别是进入航天时代以来,美国宇航局及其它国家发射了多个监测太阳的航天器:如1980年的“太阳峰年卫星”,1990年的“尤利西斯”,1995年的“轨道太阳望远镜”,2006年的“日地关系天文台”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太阳风吹拂是怎样的感觉? | 星星背后的物理(八)
从太阳吹来的“风”
彗星怎么拖了个长长的尾巴?
太阳上出现今年第二个“巨洞”,本周地球将遭受太阳风袭击!
跟你聊聊太阳上的那些事
太阳上出现巨大日冕洞 或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等大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