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他们死后谁留下的遗产最多

在晚清70年里,出现了不少力挽狂澜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3 人。他们对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生于1811年11月26日,病逝于1872年3月12日,享年62岁。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病逝于1885年9月5日,享年74岁。李鸿章生于1823年2月15日,病逝于1901年11月7日,享年79岁。

他们都有几十年官宦生涯,做过封疆大吏。那么,他们死后为后代留下了多少遗产?

首先来看曾国藩。

曾国藩从1854年后,创建了湘军,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带兵打仗是最来钱的差事,在数以百万计的粮饷中稍微动一下手脚,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曾国藩没有这样做,他寄回家的钱还越来越少。因此,当不少湘军将领发家致富时,曾国藩还在靠一份养廉银和俸禄过日子。

当然,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的养廉银也不少了。两江总督管辖江南富庶繁华之地,养廉银每年至少1.8万两银子。8年两江总督当下来,光是养廉银就有10万两银子。其次,作为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曾国藩还能收到大量的“陋规”。虽然曾国藩拒绝了大部分“陋规”,但收入囊中的“陋规”也不在少数。

然而,曾国藩视金钱为粪土,所得收入,要么作为粮饷用在行军作战中,要么周济了地方公益事务。所以,到头来曾国藩并没有给后代留下巨额遗产,只有区区1.8万两银子。曾国藩或许觉得这是一笔巨款,吩咐后代不要在为自己办丧事时收礼,结果一场丧事办下来,1.8万两银子全部花光了。

再来看左宗棠。

左宗棠是一个穷苦农民出身,三次参加会试而名落孙山,后来在进剿太平天国运动中崭露头角,成为清朝的中流砥柱。

左宗棠的收入比曾国藩还高。他在任职陕甘总督时,还兼任陕甘茶马使。这可是一个肥得冒油的“肥差”,每年光是合法收入就能达到38万两银子。左宗棠长期担任陕甘总督,前期进剿捻军,后期收复新疆。每年打仗,军饷开支达800万两银子以上。只要截留百分之二,每年也能拿到10来万两银子。

可是,左宗棠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农家子弟作风,全家一年才开销200两银子。他的大部分收入,一是赈济各地灾民,二是开办公益事业,三是关心爱护下属,资助贫困学子,到头来,也没留给后代多少遗产。根据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在《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记述,左宗棠死时,4个儿子每人只分到5000两银子,合计2万两银子,还不及左宗棠一年的俸禄加养廉银。

最后来看李鸿章。

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3人中,李鸿章最会敛财。在进剿太平天国运动时,李鸿章公开纵容淮军抢劫掠夺,搜刮财富。1664年,李鸿章从江苏杀到浙江,到左宗棠的地盘上“越境掠功”,就干了不少杀人放火的事情。左宗棠还不满地向曾国藩告状:“西塘之役,纵火大掠,闻因其六弟不能禁戢士卒所致。”

及至后来,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兴办企业,李鸿章在里面占有大量股份,获益甚多。时人戏称:“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的“宰相”,指的就是李鸿章了。

李鸿章为后代留下令人咋舌的遗产。梁启超估计,李鸿章的家产“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容闳说李鸿章“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费行简称李鸿章死后,“家资踰千万,其弟兄子银私财又千余万。”这些说法里面,最保守的也有数百万两银子,与曾国藩、左宗棠那点“寒碜”的遗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四大名臣留下多少遗产:张之洞万卷书,李鸿章白银四千万两
盘点晚清那些封疆大吏留下的遗产,李鸿章最多,左宗棠老上司最少
对待金钱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清朝人常说的“在京的和尚,出京的官”是什么意思
清朝两江总督养廉银每年1.8万两,够不够花?
李鸿章富可敌国,左宗棠把俸禄充当军费,两人后代相比,感慨万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