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升初必备技能:《句式变换》考点综合全解

《句式变换》考点综合全解

考点梳理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执行者 被执行者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

“把”字句与“被”字句变换,就是将主语(动作发出者)和宾语(动作接受者)位置对调,把“把”字与“被”字改换。例如:

昨夜的狂风路边的小树吹得东倒西歪。(“把”字句)

动作发出者 动作接受者

路边的小树被昨夜的狂风吹得东倒西歪。(“被”字句)

考点点拨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称为肯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称为否定句。否定句一般都带有“不、没、没有”等表示否定的词语。例如:

这本书是我的。(肯定句)

这本书不是我的。(否定句)

有时肯定的意思可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来表示。一般来说,双重否定比直接肯定的语气更为强烈。例如:

无数中外游客都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壮观。(肯定句)

无数中外游客不得不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壮观。(双重否定句)

★特别提示

双重否定句的特点

双重否定句在句式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含有两个否定词,表达一种强烈的肯定。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直接陈述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表意更肯定,感情更强烈,语调更高。例如: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陈述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句)

△巧学妙记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要加上“难道、怎么、岂能、岂”等反问词,句末还要加上“吗、呢”等语气词,把句号改为问号。

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变换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为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掉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例如:

这本书的封面很美。

这本书的封面多么美呀!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直接叙述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若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就叫作间接叙述。例如:

小紅说:“我什么也没看见。”(直接叙述)

小红说,她什么也没看见。(间接叙述)

△巧学妙记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

叙述的“三改一不改”

1.改换人称。如,“我”改成“他”

2.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

3.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因果关系的句式变换

因果关系的句式变换或强调因,或强调果,或因果关系并重。

例如:

田忌赢了第二场比赛,因为他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强调因)

因为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他赢了第二场比赛。(强调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技巧总复习,清晰、实用,值得孩子学习
语文常见句型及句型转换(附: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复习资料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详解
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病句等超实用技巧,收藏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