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炒股赚钱有多难

图片来源|田泽望

在上一篇文章“”中建议“股票投资这项艰巨的工作,就让专业的人去替你做吧”。最近得到一些朋友的反馈,觉得股票投资并没有形容的这么困难,我们会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股票投资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首先,我们先确定一下个人投资者“炒股”的目标是什么?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人,直接参与股票的买卖,目标应该是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一般是股票指数如:沪深300)的收益。如果目标收益是低于股票指数的回报率,那就无法解释在股票投资中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说,进行股票投资只是为了“娱乐”或“消磨时间”,那就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个人投资者“炒股”的盈亏情况,是否能够做到战胜指数?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10个人炒股,1赚,2平,7亏”,但这只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并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持。我们用上海交易所2016-2017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18年度的数据还未公布,深交所没有发布类似数据),来说明一下个人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获利有多困难。

2017年A股市场是个牛市,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分别上涨25%和20%,也就是说你只要在2017年初投资上证指数基金就可以获得20%-25%的收益。

 

数据来源:Choice

下面这张表格显示各类投资者2017年在上交所的盈亏统计:

个人投资者的收益明显低于指数收益率,这里要注意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占比达到82%,就是说“做了很多投资决定但是没有赚到相应的回报”。而沪股通(香港北上资金)和专业机构(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等)的收益大幅超越指数。

数据来源:上海交易所,少数派投资

表格中“保守估算收益率”是假设投资者在年初就完成投资,中间没有追加也没有撤出资金,实际情况在牛市往往有较大的追加投资,所以2017年的实际年化收益率应该会更高一些。(表格中的其他数据是上交所发布的,一般法人的持股市值最大,主要是指国企的控股公司,属于被动持股,因此不需要考察投资能力)。

上面讲的是个人投资者在牛市中的表现,那么在熊市中是什么情况呢?2016年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分别下跌6%和10%,意味着在2016年初投资指数基金,当年亏损6%-10%。

数据来源:Choice

再来看看2016年个人投资者的表现,散户在熊市中也还是频繁交易,但收益率不及指数。国内专业机构的亏损程度与指数相当,而沪股通能够逆势盈利,表现出更强的投资能力。

数据来源:上海交易所,少数派投资

上面的两组数据是表明某类投资者的平均水平,而实际上股票投资体现出很强的“二八定律”,就是少数人赚了大部分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大部分人的收益低于平均水平。那么大多数人股票投资的实际感受会比平均水平更差。

以专业机构中的公募基金为例,(根据Choice的数据统计)2017年度在20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28只的收益达到33%以上(33%是2017年专业机构的保守估算收益率),也就是说只有13%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超越了专业机构的平均收益水平。与指数对比,有6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017年收益达到25%以上(25%是2017年上证50指数的涨幅),占所有20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的31%。再看一下2016年熊市中的情况,在15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62只的亏损小于8%或取得正收益(-8%是2016年专业机构的保守估算收益率),占比40%,其中在2016年取得正收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有29只,占比为19%。这只是采用了两年的数据来举例,如果将时间拉长到3年或5年以上,“大部分人无法获得平均收益”的现象会更加明显,无论机构或个人投资者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从上面所讲的内容,大家可以体会到个人参与股票投资的常态是熊市亏得多,牛市赚的少,这样长期积累盈利的难度就非常高,而且无论机构或个人都很难跑赢指数(平均收益)。假如在熊市(2016)中亏损了50%,需要在接下来的牛市(2017)中赚100%以上,才能整体取得盈利,想想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会从行为金融学中认知偏差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亏多赚少的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动被动谁更强?
普通人怎么做投资: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80年长期投资的秘密
中国股市首只大数据指数发布
基金收益和基民收益
指数基金投资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