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内蒙旅行之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离鄂尔多斯市区大约四十公里左右,交通很方便。我们是从上海包车前往内蒙旅游,所以来到鄂尔多斯后选择的第一个游览点便是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藏”,故这里虽然被称为成吉思汗陵,但其实并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寝处,至于成吉思汗究竟身葬何处,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说的迷。我们此次所参观游览的此陵,也只是经过多次迁移后于1954年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的原名为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族乞颜部人,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世界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铁木真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于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1227年在兴兵灭夏途中染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成吉思汗是两千年来影响世界最大的人物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彼得大帝、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凯撒大帝、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这并不是我的臆想,有千年更替之际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对本千年十个影响最大的人物”时成吉思汗荣膺榜首为证。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所建立的疆域恢弘、日不落的巨大王朝即草原帝国,那个庞大的帝国版图之大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改写了世界的版图。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的大蒙古国的版图达三千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三倍之多,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

在陵园中,我们首先看到了“铁马金帐”群雕,这是一组有着三百八十五尊雕像的大群雕,每个雕塑都高达四米,看起来威风凛凛,彪悍勇猛。群雕的主要造型有号令千军的大将、跨马征战的军士、传递军令的役使、负重跋涉的驮运、跟随大军的牧者、后勤保障的羊群,再现了成吉思汗当年率军作战的强大阵势。

群雕所展示的是蒙古族中专门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达尔扈特人。达尔扈特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担任神圣使命的人”。从成吉思汗去世至今,达尔扈特人已经忠诚地为成吉思汗守灵近八百年。现存的达尔扈特人口大约有二千名左右。

成吉思汗陵宫大院的东南西南两角,各矗立着一座碑亭,碑亭为白色圆柱基点、绛红色廊柱、双层圆檐、金黄色的琉璃瓦顶;亭里竖立着高大的石碑,碑座为硕大的石龟。这两座碑亭,一座是成吉思汗碑,另一座为成吉思汗陵碑。碑的反面用蒙汉两种文字雕刻的碑文,概括地介绍了成吉思汗经历几个世纪变迁的历史。

成吉思汗在世界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的辉煌和极限,他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西征花剌子模战争;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运输联络系统~蒙古驿站通讯联络网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炮兵部队~最先研制并组建了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杀伤力极强的铜制火炮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参谋部~由汉人、契丹人、维吾尔人、阿拉伯人、回人组成的组织健全、效能极高的军事决策机构……;有史学家把成吉思汗一生的创举归结为缔造了世界上十二个之最。

在进入大门处有几幅下陷式的亚欧版图,显示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剿后所创建的广袤疆域,它横跨亚欧大陆,囊括了三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打通了东西方文明通道,促进了世界文明进程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这几幅版图以中外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形式重现了蒙元帝国疆域。

满怀着对成吉思汗的无限崇敬,我们跨入了成吉思汗陵园的标志~成吉思汗陵园的门牌楼,这是一座呈乳白色和宝蓝色相拼接的丰碑,牌坊大门上端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的石雕牌匾,门景造型端庄厚重,气壮山河。

跨过门牌楼,便到了成吉思汗铜像广场。铜像广场直径有六十六米,而成吉思汗的铜像基座有六点六米,寓意着成吉思汗的寿年~六十六岁。广场正中处矗立着成吉思汗的出征铜像,他昂首挺胸地骑在烈马背上,孔武有力的双手紧握着马缰,炯炯有神地凝视着远方,威武雄壮的气势震撼山河。

成吉思汗陵园大道气势壮观。被砌成棕咖色的路面两旁种植着郁郁葱葱的行道绿树和红褐色的灌木丛,更衬托出大道的颖长和开阔。从陵园的门牌楼到供奉祭祀的总神袛(八白宫)的圣道长达四公里,可步行也可乘坐小火车式的交通巴士。

圣道两旁成排的行树蔚为壮观。行道树分列为二排,后排参天屹立的是苍翠的胡杨树林,高大挺拔,象一道屏障般地护卫着圣道的宁静和肃穆;前面的一排是棕褐色的略微低矮些的胡杨林和灌木丛,五彩缤纷,渲染出圣道的高洁和耿介。

我十分喜欢路旁的胡杨树。金色胡杨的沧桑美和笔直宽创的圣道相得益彰,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胡杨树映衬出了成吉思汗一生的丰功伟绩,让后人们崇敬和膜拜;独立一隅的小株胡杨也非常地夺人眼球,我忽然想到了这也是映衬出了成吉思汗的另一番情怀,对于后世某些人的各种诟病,我大汗自兀然挺立,岂管你说三道四、蚍蜉撼树。

阿拉坦甘德尔敖包是古人为纪念成吉思汗在征途中不慎掉落马鞭而设立的一个纪念地。当年成吉思汗驰骋疆场时偶经鄂尔多斯草原,眼看着面前一片肥沃丰美的水草地,凝望欣赏得出了神,竟失手将马鞭掉落了。我想,蒙古人为此而设立这一处祭祀地,应该是想向世人展示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悍将,也同时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凡人。

苏勒德祭坛是供奉成吉思汗战神的地方。以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的四斿苏勒德是成吉思汗所向无敌的战神,也是成吉思汗平安吉祥的保护神。高阔挺拔的祭坛由汉白玉堆砌而成。

成吉思汗陵的总神袛是八座白色的毡帐,俗称八白宫。八白宫建筑成为蒙古民族代表性的建筑,由正殿、后殿、东西殿、东西过厅等建筑组成,陵宫建筑面积达二千平方米,正殿高二十四米多,东西偏殿高十八米,组成了一座对称式的宏伟祭祀陵殿。

八白宫以及其他的奉祀之神,大多以宫帐形式建立。宫帐,在蒙古语中称作“朝木楚格鄂尔多”,这是对毡帐的尊称。宫帐,分单帐和双帐两种,双帐以相互连接的两顶宫帐所组成,而这里的主陵宫则是三帐相连,足以显示出其尊荣高贵的地位。

成吉思汗陵主体八白宫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呈一字型排开构成的。我们参观的那天,艳阳高照,金黄色的琉璃瓦顶盖和宝蓝色的八角复檐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细看,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纹,那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八白宫的正殿高达二十六米,若从高处俯瞰,顶盖呈八角形,形成的重檐呈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东西两殿为不等边的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但同样覆以黄色琉璃瓦,高度略低约为二十三米。整个主陵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彰显了蒙古民族的独特个性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为什么分内蒙外蒙,成吉思汗属于哪个蒙古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版图如此巨大,为何败落如此之快
每日名胜|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震惊!看世界5500年版图演变史才知道成吉思汗有多厉害!
成吉思汗大蒙古帝国的诞生与结束,版图变化图,真实还原!
熊鹏举编《美丽中国》(内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