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以变化气质
通过学习改变气质之性中恶的成份,使之恢复先天的本然的善性,即天地之性。北宋张载人性论的重要命题。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层。天地之性是禀赋太虚之气而成,太虚之气的本性即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在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之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正蒙·诚明》)。气质之性对外物有所追求,张载又称为攻取之性:“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同上)所谓攻取之性是指人的嗜欲和饮食男女等物质的和生理的欲望,对于人的这种欲望,张载认为是不可以消灭的:“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正蒙·乾称》)但必须加以限制,不能一味追求,他说:“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气质之性是不可以认做性的,如果把气质之性也当做性加以追求,那就是以嗜欲累其心,而成为性累,蔽塞了天地之性,是为恶。张载认为,气质之性虽然有恶,但经过学习和道德的修养,可以使气质之性发生变化,因此提出了学以变化气质的学说。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张载集·语录中》)“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为不知学。”(《张载集·气质》)通过学习可以使性不美转化为美,使恶转化为善,以克服气质之性的蔽塞,恢复先天的本然的善性,这称做“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张载变化气质是以礼作为标准的,“但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张载集·气质》)。“成性须是知礼”(《张载集·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变化气质的学说,强调后天的学习、环境的作用,强调“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张载集·气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张载的人性论
【关学文研】张载在宜川创立人性二元论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二:张载
《西铭》的现代价值意蕴
《正蒙》
王阳明:贯穿世间一切事理的根本是什么?了悟心性,人生不再迷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