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咏金山》《蔽月山房》赏析

咏金山 明 · 王守仁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赏析:金山如拳大小,却仿佛打破了扬州江面从水底耸入青天。可以倚靠着妙高台醉酒观月,可以在白龙洞里吹箫安眠。这首诗,气势很大,意境很美,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蔽月山房》明 · 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赏析: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写作背景:十岁时,王阳明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王阳明是天才异志少年,他不仅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视角、气势和思路的不同寻常。这两首诗至今也是传世佳作。至于说王阳明有异志,更是大家的共识。十一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这个回答非同凡响,那个时代即便是学有所成的读书人,立志做圣贤者也是少之又少,须知那圣贤岂是凡人可做的?

阳明先生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明朝那些事儿》评论说:“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碧霞池夜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明朝 王阳明《蔽月山房》
郦波教授《百家讲坛》台词字幕整理丨王阳明
一生伏首拜阳明,领略“心学”精妙,活出圣人境界
王守仁 心学
两则小故事阐释王阳明心学精髓,解读如何才能知行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