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研逻辑 要想考研过 逻辑必须学

论证逻辑是考生备考的难点,入手容易,提分难。很多考生长时间学习却没有效果。究其原 因,是因为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就题论题,没有去挖掘命题本质。其实,大量的题目都是由命题模 型构成的,而每种命题模型,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掌握了这些命题模型和解题套路,论证逻辑 就能轻而易举地学好。论证逻辑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论证逻辑基础:论证、反驳、因果、谬误。

(2) 论证逻辑的7大命题模型(独创知识体系)。

(3) 论证逻辑的7大解题原则(部分独创方法)。

(4)论证逻辑的7大题型(部分独创方法)。

关公号考研逻辑联考获取更多逻辑知识及资料

论证逻辑做题方法:

(1) 解题步骤:先看题目是哪个题型。然后看题干中有无结论提示词,若有,则结论提示词 前的为论据,结论提示词后的为结论。査看题干中有无因果关系、措施目的关系、调查统计关系 等,然后依据老史给的模型解题。

(2) 论证逻辑要提高有三个关键:题干的论证关系,正确选项的正确理由,错误选项的错误 理由。做题不要只满足于找到答案,而是要搞清为什么。

(3)请背熟论证逻辑解题模型。

第四章 削弱写题

关公号考研逻辑联考获取更多逻辑知识及资料

削弱题是论证逻辑中最重要的题型。题干给出一个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选项中找 出最能(或不能)削弱题干的选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不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削弱题的常见提冋方式如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上述结论不成立?”

“以下选项都是对上述论点的质疑,除了哪项?”

对于削弱题.我们常采取以下解题步骤:

(1)读题目要求,判断此题属于削弱题;

(2)读题干,写出题干的逻辑主线,并判断题目属于哪种命题模型;

(3)依据解题模型及常见削弱方法。

关公号考研逻辑联考获取更多逻辑知识及资料

论证逻辑是考生备考的难点,入手容易,提分难。很多考生长时间学习却没有效果。究其原 因,是因为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就题论题,没有去挖掘命题本质。其实,大量的题目都是由命题模 型构成的,而每种命题模型,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掌握了这些命题模型和解题套路,论证逻辑 就能轻而易举地学好。

(1)论证的定义。

所谓论证,就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来判断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论证由论点(也叫论题)、论据、论证方式三个要素组成。论点是论证的对象,是需要 判断真实性的那个命题,即“论证什么”;论据是确定论点真实性的依据,即“用什么论 证”,所有论据都应该是真命题。论证方式是从论据到论点的推演过程,即“怎样论证”。

(2)论证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论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论点要明确并且前后统一,不能转移论点。

②论据必须是已知为真的,否则就犯了 “虚假论据”的错误。

③论据的真实性先于论点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点,否则就犯了 “循环论证”的 错误。

论据必须是充分的,足以推出结论,否则就犯了 “论据不充分”或“推不出”的 错误。

(3)如何削弱一个论证。

反驳对方的论点。

反驳对方的论据。

指出论据不充分。

提岀反面论据。

反驳对方论证成立的隐含假设。

(4)论证与因果的区别。

①定义。

论证是由几个已知为真的论据,去论证论点的真实性的过程。

因果关系,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了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把第一件事情叫作原 因,第二件事情叫作结果。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果因推理(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事件的结果往往是明显的,一般表现为一些现象,但是,造成这些现象 的原因往往很难被发现,需要做分析推理来探求原因,这个推理过程,我们可以称为果因推 理或溯因推理。

关公号考研逻辑联考获取更多逻辑知识及资料

例:汤唯去医院,与医生发生了如下对话:

医生:你怎么啦?

汤唯:拉肚子。

医生:拉了几次?

汤唯:5次。

医生:肚子疼吗?

汤唯:小肚子疼。

医生:你这是肠胃炎,吃点泻立停吧。

关公号考研逻辑联考获取更多逻辑知识及资料

【分析】

医生的论据:①汤唯拉肚子拉了5次;②小肚子疼痛。

医生的结论:汤唯得了肠胃炎。

医生的论据其实是汤唯的症状(现象),医生的结论是导致这个症状的原因。所以,这 其实是个果因推理,即通过观察结果,去探求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

我们可以将这个因果关系表达为:

汤唯得了肠胃炎,导致她拉肚子并且小肚子疼痛。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用这样的表达:

a. 因为汤唯拉肚子而且小肚子疼,所以她得了肠胃炎。

b. 汤唯拉肚子而且小肚子疼,因此,她得了肠胃炎。

这样的表达在汉语中并没有语病,但实际上,这样的表达混淆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后面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这样的表达在真题中,表现为题干的论据是结果,题干的结论是原因。如母题13. 2中, “施政纲领正确”(原因),导致了 “失业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开这些死疙瘩,国考逻辑判断10分钟可做对8道
建立论证思维体系与“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五)
逻辑清晰,使说服更有力量,让人信服
(21)论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论逻辑论证——研读形式逻辑学笔记(13)
行测指导:六类可能性推理题型解题的思路指导-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名师 -李永新—公务员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