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诈骗伎俩 警方更给你支招(组图)
 
 
 

 

 

 



 

网络图文/玉郎整理

 

 


 
最新诈骗伎俩   警方更给你支招

编者按

近期,各类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有所抬头,我市公安机关进行了严厉打击,先后侦破一批诈骗案件。警方深入分析案件,发现电信、网络等类型的诈骗案占多数,诈骗方式最多的有:冒充亲友电信诈骗、包裹投递不成功电信诈骗、捡钱平分诈骗、冒充政法机关电信诈骗、网购陷阱网络诈骗、利用封建迷信诈骗等。市公安部门梳理出当前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法,深入揭露其诈骗伎俩,向广大群众“支招”防骗知识。

1、电话诈骗

 

 

① 利用固定电话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电话及任意显功能,冒充外地电信公司、公安机关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名义打电话给被害人,称受害人的异地电话已大额欠费,后又称被害人身份被犯罪集团利用洗黑钱,谎称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将被冻结,让受害人将银行账号内的钱款汇到安全账号进行诈骗。

身边案例

今年1月17日,事主彭女士家的固定电话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肇庆市中级法院的王静,说彭女士有一张编号0071的法院传票,其于2012年9月8日在肇庆市办理的建设银行信用卡欠款8540元。“王静”给了彭女士一个查询电话号码。过了一会,又一个电话打进来,对方自称肇庆市公安局的值班民警张政,警员编号022875,同样提供一个电话号码,说用彭女士名字开设的银行信用卡涉嫌洗黑钱和贩毒,要她协助配合调查。随后,有一个自称检察官吴春妹的人打电话给彭女士,说需核实她的钱是否参与贩毒洗钱,要她把钱转入一个叫“李保林”的人在邮政局开设的账户,然后让彭女士去邮政银行把自身银行卡的钱汇到以上账号,当彭女士把人民币11万汇到该账号后,才发觉被骗。

警方提示

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要紧张,要多向对方提问了解清楚,并要和家人沟通联系说明情况,或者亲自到银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也随时可以拨打110,警方会提醒你。

② 冒充朋友借钱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撒网捕鱼”方式,随机拨打事主电话,在通话过程中忽悠事主,让事主误以为对方是朋友或者熟人。冒充成功后,再以“出交通事故、打人、嫖娼被抓”需要交钱为由,向事主借钱,叫事主汇钱到其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

身边案例

2013年01月6日,事主李某接到一个自称其女儿老师的电话,称其女儿出事了,在学校二楼跌落在地上,头部受伤现在医院治疗,亟需3万元入院做手术,叫李某立即将钱汇入医院银行账号,事主信以为真,马上到银行按对方提供的账号汇入7400元,紧接着对方又来电要求继续汇钱,事主发觉对方说话有点可疑,就打电话给女儿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结果发现被骗了。

警方提示

一定要让对方先自报姓名,自己千万不能主动乱猜。如果对方称你的家属出现了什么意外事故或困难,需要你汇钱时,一定要多和家人或朋友商量,或拨打110,核实真实情况。


③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假冒电信或邮政人工服务平台,谎称事主有包裹未收,或因该包裹涉毒要事主打电话给“警方”,当事主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打给所谓“警方”时,对方自称民警,称事主身份证或银行卡被盗用参与贩毒洗黑钱等,要将现有银行卡内资金转入他们金融保护中心专门账号保护升级。或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引导受害人在ATM机转账。

身边案例

2012年11月29日,江某接到一个自称北京包裹邮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他有一个包裹涉及违法物品,要赶快报警。随后,江某打电话到该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个自称是某公安局“黄警官”的电话中,并按照“黄警官”的提示在银行分两次将3255元汇到指定的账户里面。

警方提示

目前,市民接到的比较多的诈骗电话就是谎称事主有一包裹涉毒。事主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信以为真,可以说这百分百是骗局,要第一时间打110报警。

④ 以“汽车退税”、“买房退税”为由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税务局人员,通过手机群发短信或拨打一些私家车主手机、固定电话,准确说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车辆信息,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并称其购买的小排量汽车可以享受国家退税政策,但要先向指定账户转入一定数量钱财实施诈骗。

身边案例

2013年1月8日下午4点左右,徐某接到一个号码为18817714692电话,该电话是一个自称是国税局的人打来的,在通话中事主得知其购买的汽车可以得到国家退税,于是事主就拨通对方提供的办理退税电话,之后事主就按对方的要求到农信社操作,操作完后事主发现将14688元转到对方的账户。

警方提示

犯罪嫌疑人利用群众不了解国家税务政策的空子,以退还汽车购置税、买房购置税为幌子诈骗。对这种电话,或有关“退税”短信、邮件等通知,不要信以为真,政府机构不会通过此方法让你办理退税。

2 、丢包诈骗

 

 

施骗人员故意遗失一包物品(用薄丝袜之类的透明物包着冥币或废纸)在受害人附近后离开,另一同伙则一直在附近密切注意,如受害人捡起此包,其同伙则快速上前“协助”事主捡起物品,将事主带至僻静无人处平分。施骗人员一般对事主称其愿意“吃亏”,让事主拿出身上钱物将该包拿走。紧接着“丢包者”来到,并以所丢物品不符为由,要求事主拿出财物赔偿损失或证明清白,乘机掉包,甚至实施抢夺、抢劫等犯罪活动。

身边案例

2013年1月3日12点左右,韦某在路上走着时,一名男子开摩托车经过掉下一包物品,妇女A立即上前捡起,随后妇女B走上来,要妇女A把捡到的东西拿出来与韦某分,后韦某被这两名妇女骗到自己家里,两名妇女以把捡到的“黄金”放在韦某家里为由,骗韦某把内有20000多元的银行卡给了她们,并把密码告诉该两名妇女,后两名妇女借机出去把韦某银行卡里的20000元取走。

警方提示

当有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献上某种“殷勤”或“意外之财”时,要特别留意可能面临的是一场骗局。市民要戒除贪念,千万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惠顾”。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3、“神医”看病等封建迷信诈骗

 

 

该类案件主要发生在乡镇、农村地区或集会贸市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作案对象主要是中老年妇女。“神医”看病常用的手法:施骗人员中的一人先向受害人打听某“神医”所在地,其同伙自称知情,鼓动受害人与其一同前往,在路上以拉家常的方式套取受害人的基本情况,再将基本情况告诉冒充“神医”的同伙。见面后,“神医”利用基本情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说受害人家庭有血光之灾、家人有病痛、能让生男孩等,让受害人拿出大量现金来做法事,并称“不得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然后用废纸、冥币等物将事主的财物掉包换走。

警方提示

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可以消灾”的鬼话,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遇到有人以“看病消灾”搭讪时,应立即与家人联系或报警,不可轻易将财物交给陌生人。


4 、短信诈骗

 

 

① 中奖缴税诈骗

利用短信发布各类虚假的“中奖”信息,等待当事人与其联系,进而以各种名义(个人所得税、缴纳运费、手续费等),要求当事人往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进行诈骗。

身边案例

2013年1月2日,事主姚某手机收到短信,称其被抽中《快乐大本营》十五周年庆典二等奖,将获得奖金7万8千元人民币和一台三星牌笔记本电脑,详情请登录官方网站:www.15hntvcw.com领取,验证码:6233。姚某登录网址并联系对方,对方以保险金和纳税金为由,叫姚某分两次汇款共骗取18800元。

警方提示

市民手机如果收到中奖短信,特别是要求你缴纳所得税、手续费、运费等,切勿相信。

② 银行卡消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群发“在某商场消费XX元”的短信,引诱事主上钩。一旦有人上钩回复电话进行查询,犯罪嫌疑人即按各自分工,冒充“客服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科”人员,告之其身份证信息被泄露,帮其转到所谓的公安机关,以帮助密码升级或者审查资金为由,骗取受害人将钱转移至犯罪分子的账户内。

警方提示

如果收到类似短信,基本上可以置之不理,确实不放心的话,要亲自到银行或打110询问核实情况,切勿按短信提示的方法去做。

③ 低息贷款诈骗

利用手机短信发布低息高额贷款信息,并承诺手续简便(无需担保),要求将利息汇入“专用账户”或以测试还款能力为由骗钱财。

身边案例

2012年12月23日,曹某收到“李经理”发来的短信,内容是可帮助办理小额贷款。2013年1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曹某与“李经理”联系,对方声称要想贷款必需开张银行卡并存入15000元作为担保。曹某就按“李经理”要求开了银行卡,分三次将14850元存入卡。10时30分,曹某在银行查询时,发现14850元已被转走。

警方提示

本身这种贷款方式就违法,所以千万不要因一时的贪念,而让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④ 自报银行账号诈骗

骗子一般采用“撒网捕鱼”的方式群发信息,而事主恰在此时有钱要汇出,以为对方改账号并催得紧,匆忙将钱汇出。除了这种直接提供银行账号外,还有银行卡失磁改账号,并自报账号,一般短信内容:“款还没汇吧,那张卡失磁了,我另发一个农行账号给你,……”

警方提示

诈骗分子是随机发送短信的,如果你恰巧在这个时候等别人的汇款,或者正要汇款给别人,收到此信息时,一定要致电给对方,核实情况。

5 、以出售药品、保健品为名诈骗

该类诈骗者一般都持有伪造的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疗效证明、广告批准文号、许可证等证件。施骗人员将普通中、西成药改换包装冒充特效药品或保健品,现场演示其用法和功效,有时利用“功夫”演示骗取你的信任后出售药品。

警方提示

行骗者利用广告吹嘘,将药效讲得神乎其神,将普通成分价格低廉的药卖到天价,并“指导”购买者要一次投入上千元购买几个疗程。不要轻信药品广告的虚假宣传,也不要通过邮寄和送货上门的方式购买药品,在需用药品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到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店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参考药品说明书理性购买,并索要购药凭证,以便在权益受到伤害时依法维权。

6、 网络诈骗

① 网络购物诈骗

以远低于市场价格兜售商品。为增加可信度,常声称商品来自走私、罚没、赃物等非正常渠道。若信以为真,轻易汇出钱款,则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

身边案例

2013年1月24日,冯某在家里上网,在淘宝商城浏览到一个网站,是卖电视的,之后其在网站购16台康佳电视,在该网站弹出一个链接,其就点击该链接进入该页面转帐了19700元。其后查询其转帐的钱已不在淘宝了,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对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的网络商品,不要轻易相信。如仍想购买,尽量选择收到实物后再付款的网上付款方式(如支付宝等),确保交易安全。

 

 
 
② QQ“中奖”诈骗

QQ中奖网民信以为真与其联系,对方大都会以需要保证金、支付邮寄费用、预缴税款等方式要求“先汇钱、后兑奖”。当你汇去第一笔钱款后,骗子还会以各种名目和托词诱骗你继续不断汇款。

身边案例

2013年1月2日,叶某上网时收到一条信息,信息内容称其中奖了,要其登录http://ho9taobao.com.查看,叶某登陆该网址,发现里面称其中了八万多元和一台电脑,并让其输入一些个人信息。叶某信以为真,按要求填写,并按要求汇运费、保险费用等,按网站提供的账号分三次一共汇了2800元,汇钱后对方又要求汇8800元才可以,叶某这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如果是正规机构、正规网站组织的抽奖活动,绝不会让中奖者“先交钱,后兑奖”。若对方提出兑奖必须先支付手续费、税款时,可询问对方是否能从应得奖金中扣除后直接兑奖,若对方不肯,则一定属于“中奖诈骗”。

7、外币诈骗

该类诈骗对象多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诈骗者常利用作废外币或低值高额外币冒充美元、英镑实施诈骗。施骗人多称急需人民币现金,愿意低价兑换或抵押外币。有时还有同伙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鉴别真伪,介绍外币当前行情,唆使受害人购买。

警方提示

骗子利用面值较小的外币或无使用价值的外币作案,一是骗子以亲戚做手术需要钱为由,拿外币低价换人民币;另一个扮演银行主任,骗取事主的信任,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行骗。二是两名骗子“唱双簧”兑换外币,以叫事主做中间人,给予好处费为名,骗取事主信任后再骗钱。三是骗子与事主兑换外币,趁事主不备进行调包,骗取事主大额钱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骗手册系列之一 临沂在线教您如何防止电信网络诈骗
yml
警惕诈骗新手段 避免上当又被骗
警方提醒
紧急提醒!TA可能让你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防骗有招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