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做,不专心的孩子才会听,才会做?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做事专注的人,希望孩子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真实的情况大都是,孩子很容易被一点风吹草动吸引,也容易在看书学习时思绪乱飞,家长的苦口婆心,孩子充耳不闻,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视而不见。

面对这样的“专注力”,家长既焦虑又无助,理想中持久的专注力只能是非分之想,实际上孩子的专注力时长还不如金鱼几秒钟的记忆力。所以,如何提升专注力,怎样提高注意力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家长群最容易引起共情的话题。


什么是专注力?

很多人会认为,能坐得住,能坚持做完一件事,就是专注力好的表现。可真的是这样吗?假如把主角换成我们自己,去坚持做完一件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那是否可以认为自己的专注力就很好呢?在这个期间我们会一直端坐在办公桌前,不会被外界其他事情所影响吗?会不会借口上厕所,喝水等,帮助自己缓解“不想做”的情绪呢?


所以,所谓的专注力,其实是一种情绪力。当我们做一件自己感兴趣又喜欢的事,是可以让自己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专心致志去完成。相反,如果让孩子去做一件她不感兴趣的事,孩子会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专注的去做这件事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兴趣盎然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产生无限的专注力,带动人们更好的去完成某件事。这就是兴趣和爱好带来的专注力,也是很多孩子“专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所在。


孩子为什么没兴趣?

了解了兴趣跟专注力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下孩子为什么会没兴趣。

可能有人会说,兴趣是天生的,孩子没兴趣就是没兴趣,这没什么好探讨的。也许有人会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家长多做示范,孩子自然而然就感兴趣了。

上面的说法其实也对,但可能不够全面。家长看待这个“有兴趣与否”的问题时,更多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的,可能忽略了家长自己对孩子兴趣建立的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有时候,孩子没兴趣做某件事,家长可以先从自身的做法思考,是不是因为自己的一些言论给孩子带来了负担或者压力,从而降低了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影响了专注力。

1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压力



很多人在职场中目的性很明确,甚至会过高要求自己,给自己提更高的目标来鞭策自己,这样的做事风格在职场备受瞩目。但如果家长把这种习惯用在养育的过程中,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将此变成孩子努力的目标,并身体力行的监督孩子去达成家长的期望值。无形中,这样的期望会加大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学习的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建立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厌恶学习带来的体验。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了不符合年龄段的过高要求,那么也请不要责怪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专注力和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2
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定性过于功利



曾看到过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去做清洁工。看似很有道理的教育,其实是家长偷换概念,用明天的结果定性今天的努力,让孩子从小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有偏差。

我们知道,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方法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可如果家长用“今天不好好学习,明天会怎样怎样”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功利性过于强烈,孩子并没有体会到今天好好学习,获取知识的体验,反而会陷入如果不好好学习,未来旁人会如何评价她的恐惧中。这样的教育,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相反会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更加不愿意学习。

孩子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如何跟孩子谈学习的乐趣?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3
家长极少肯定孩子的进步,批评多过鼓励



80后的父母,由于受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时候,喜欢扮演严厉的父母。孩子的进步虽然看在眼里,但却很少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反而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穷追不舍,一定要给予正面且严厉的批评。

虽说孩子出现问题,正面管教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家长既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也要给予积极正面的肯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尽量减少或者杜绝在家以外的地方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熟悉的同学,朋友面前。这样“公开处刑”的教育方式,只会助长孩子的自卑心理,增强对学习的反抗情绪,对自信心的建立毫无帮助。

一旦孩子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努力与否,结果都一样,很有可能会以“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待学习,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专注力也就无从谈起。


怎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1,与孩子共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人人都有,成人偶尔还会八卦,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好奇心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帮助孩子提出质疑,主动思考,探究事情的真相,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那么我们家长要怎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答案就是:与孩子共情。

比如孩子看到公园里的一个建筑物,不明所以,好奇的前去观察。这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咦,这是什么呀?妈妈也觉得很有趣。”随着孩子的回答,家长可以一边回应,一边倾听:“哦?还真是这样呢”,“然后呢?接下来呢?”,“妈妈也是这样想的,你觉得怎么样?”

好奇心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共情可以让孩子的兴趣更加强烈,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很容易获得知识,在家长的正确指引下,能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专注力。

2,让孩子思考,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学习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这件事,通过兴趣的建立,帮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害怕学习,跟家长的引导有关。如果家长在跟孩子沟通学习这件事时,多跟孩子一起思考,用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翻倍提升。

家长可以这么跟孩子沟通:“妈妈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你想不想试试看?”,“妈妈以前做失败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道题为什么做错了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

3,给孩子蜜糖,真心赞美孩子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鼓励,而不喜欢被禁止、抑阻”。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极大可能的按照别人的评价去看认识评估自己。

所以,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与赞美,用家长的赞美来暗示孩子:你很好。赞美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一剂良药,家长经常用赞美的口吻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无论是多么细小的进步,家长都给予正面的赞美和肯定,孩子也会备受鼓励,更加努力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专注力。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看钟表”,“孩子,你真厉害,这么难的计算题,你都做对了”,“女儿,虽然这件事你做的不对,但妈妈还是要表扬你,因为你很诚实,没有撒谎”。家长所有的赞美要明确具体,肯定孩子的进步,表扬孩子做的对的方面,鼓励孩子做的更好。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的动力,可以让孔子废寝忘食,可以让屈原熟读诗经,可以让车胤囊萤夜读,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关键是家长怎么做,才能让不专心的孩子会听,去做。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星城夜谈)——孩子的好奇心(1/2)
孩子“犯错”,这位爸爸这样和她谈话……
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培养孩子学习自律性,家长该怎么做呢
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如何激发他的内在动力?
家长应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