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雪塘|这条仅有19人走过的新虐线,到底有多难?

这一年,成都的细雨却像北方的汉子,时常从天空倾泻而下。每每雨后天晴,我总是扶窗向西,遥望雪山,那一片连绵不断的雪山,位于最中间的西岭雪山最高峰便是大雪塘。

翻滚云海中的大雪塘主峰

回忆把我拉回十个月前的2016国庆。

那是一次八天七夜的苦行,空谷幽深的邛崃山脉,四个精诚合作的队友在深山里摸爬滚打。全程翻越8个垭口,翻越大雪塘东垭口有人戏言堪比solo无雪时的四姑娘三峰。横贯大雪塘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虐线?

四个人,八天七夜

12000米垂直海拔

相当于1.5个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升降

枕丘壑而饮山泉

风雨、雪雾、阳光、冰雹

随遇而安 ,亡命之徒

烈日中湿透又风干的衣衫

雨雾中步履蹒跚的趔趄

被牦牛撵赶的心悸

空山新雨后的翠鸟啼啼

登山鞋踢打在无尽的滚石坡

淤血而肉甲分离的脚趾

无力无助时同伴递来的一杯热水、一颗糖

历历在目

……

大雪塘之于蜀山位置图,摄影:丘寒,长图中央群峰耸立的山群就是大雪塘山群

大雪塘位于横断山脉的东北部邛崃山系南端,是西岭雪山的最高峰,也是成都市第一高峰。距离成都市直线距离130公里,西南遥望蜀山之王贡嘎,西北则是蜀山之后四姑娘山,因此也被称作为“蜀山王子”。

杜甫当年便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遥望大雪塘,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阳光下的云海草甸

大雪塘主峰下营地

大雪塘穿越介绍

该路线跨越雅安宝兴县、雅安芦山县、成都大邑县、阿坝汶川县。全程翻越垭口8个,累计爬升6100米,下降5800米,日均爬升在1000米以上。

海拔最低点2500米,垭口海拔4800米,海拔落差大,植被垂直分层明显,从高原牧场、高山海子、杜鹃花海、飞瀑冰河到雪山冰川,每天所遇自然景观迥然不同。

徒步前段,绕大雪塘主峰而行,可远看贡嘎峰;后期朝向巴朗山,可遥望幺妹峰。一路放牧马道、碎石险坡、隐蔽步道、杜鹃密林、雪坡冰河交替出现,地形丰富多样,体验绝无仅有。

1.气候路况

大雪塘地区海拔高,各段路程气候受峡谷地形影响差别较大。

①在大卡子垭口前,低海拔为以云杉为主的树林,高海拔为草甸为主的稀疏草场;谷底河水湍急、支流分散、青苔散布;整体路况为放牧马道,地面大块碎石很多,类似狼塔的云杉草场。

②长河坝前后,草肥水美,早晨后经常大雾笼罩,降雨频繁,类似龙眼的大雾弥漫。

③大雪塘垭口前后为陡峭的碎石坡,海拔越高石块越大,坡面分布着若干陡峭的峭壁,类似四姑娘山三峰。

④野牛沟植被茂盛,分布着很多茂密的杜鹃林,沟里的两个瀑布有如卧龙吐水之势,景象壮阔,类似热带雨林。

2.穿越历史

首次穿越:2015年由四川户外开拓群老土带领完成首次穿越。

已知穿越:2016年半木队伍、2017年的自游队伍以及2017年的笨鸟队伍。

攻略来源:半木。2016年半木带队在老土的基础上,对路线进行了修正。

线路难点

横贯大雪塘路线属于新路线,路线不甚清晰。绝大部分为碎石路段,消耗体力较多。合适的营地不多,优质的水源不多。日平均爬升、路线平均海拔超过了大部分强线,如狼塔、龙眼等。长河坝附近大雾多雨,能见度较低,附近悬崖又比较多。所以,这是一条难度很大的高海拔路线,一般需要用时6—8天。

从长河坝拔升到垭口的典型地形

垭口附近进入雪线以上

垭口南侧塔峰矗立

翻越野牛沟垭口需要下2个瀑布

撤退路线

大卡子垭口之前,只能原路返回;大卡子垭口之后,可以从九里岗下撤,大约需要1—2天撤退到机耕路(无信号,水电站有固话),可以联系车辆返回到芦山县大川镇。而大卡子垭口之后,沿既定路线只要3-4天就可以出山。

整体来说,撤退路线可选性很小,基本只能往前或者返回。

线路交通

1.去往起点

大雪塘起点位于宝兴县碛硗湖东侧拐角处,从明显的机耕路进入。可以选择包车或班车前往。

包车:从成都市包车前往起点,行程约280公里,越野车约1000元,车程约4小时。越野车可以送到机耕路尽头,快到一碗水的地方,节约半天的行程。

班车:坐成都—宝兴,宝兴—神木垒的班车,在碛硗湖下车,步行前往起点,也可以包越野车前往机耕路尽头,约300元。

2.返回城市

徒步终点位于巴郎山前的邓生保护站,出口有小贩和越野车,车费约800元,车程约3小时,也可以坐四姑娘山到成都的班车。

3.手机信号

第一天垭口前手机都有信号,距离终点出口10公里,电信可打电话,移动、联通没信号;其余路段无信号。

野外行程

路线卫星图

2017年五一路过巴郎山所拍,山峰银装素裹,大雪塘山群几座峰依次排开,如图标注为5354米大雪塘三峰

大雪塘一字排开四座山峰,在巴郎山上观看大雪塘山群,景色十分震撼,是否会成为媲美四姑娘山的另一个四峰相连的景观呢?但是对于孰是主峰孰是次峰,现在仍有争议,有说第一高第二高峰海拔相差10米,又说后来证实次峰其实比原来的主峰还高。

根据作者咨问成都领攀,曾攀登过大雪塘三峰的阿左,指明主次峰位置如上图左右两个黄色图钉分别为主峰次峰(三峰)。主峰5364米,次峰5354米。

大雪塘主次峰位置

每日行程

D1:碛硗湖(2200m)—一碗水—3950垭口(3950m)—牛棚(3595m)→18km ↑1500m ↓40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硗碛湖,毗邻景区神木垒,湖水瓦蓝瓦蓝

从碛硗湖东侧的机耕路开始往上走,3公里路过一养殖场的门口,继续往上走穿过云杉林。继续前行2公里,翻到山脊上,这时候可以看到远处山下的碛硗湖。沿着机耕路在云杉林,之字行缓慢往上爬,往前4公里到达一碗水(N30° 44.262' E102° 47.692')。这里是机耕路的尽头,往后是碎石路面的羊肠马道。

2公里后,在碎石中有一条小溪,这是今天唯一的一处水源(一碗水真的是碗口那么大的水源,十分隐蔽)。缓慢横切后,经过150米的紧急爬升,上到3950垭口,这是宝兴和庐山的县界。

在垭口上,还可以看到碛硗湖,手机也有信号。

从硗碛湖沿着机耕路一路往上走

翻过垭口后,在碎石中急速下降350米海拔。到达谷底后,有一条3米宽的河流。岸上是平坦的草甸,还有一处废弃的牛棚,这就是今天的营地了。翻过垭口后,就没有手机信号了。因为碛硗湖西侧是神木垒景区,三家运营商都有基站,所以垭口前信号都很好。

营地位于上面的河谷平地

D2:牛棚(3595m)—独木桥—小卡子垭口(4200m)—营地(3540m)→14km ↑1250m ↓98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拔营后沿着河流往下,进入遮天蔽日的密林里,河流在林中分散成很多小支流。沿着不明显的马道继续往前,第2次过独木桥(N30°44.646' E102°50.455')后,需要上切到山坡的马道上。通过卫星图,可以看到山坡上树林中有一条白色的马道转向山上,往上朝白线斜切即可。

沿着马道一路缓上坡,很快就离开树林,重新回到稀疏草甸上。中间会经过2个牛栏,2处小溪流,注意补水。

过独木桥后开始上切

大约4公里后,转过一处山脊后,看到道路下到谷底后,重新斜往上回到相同的高度处。需要下降150米后再次上升150米,整个路线一个大V字形。紧接着又是一个,下降100米上升100米的V字形。这个谷底又一条大河,河水充沛。

转过山脊后,开始350米的紧急爬升。紧接着,在乱石路上,一路往前横切,1.7公里后到达小卡子垭口。沿着马道,下降3公里后,到达谷底的河流边,这就是今天的营地。

翻过小卡子垭口,大雪塘主峰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十分震撼,只是还需要2天的路程。

小卡子,图片来自2015年穿越队老土(我们队伍是晚上路过小卡子)

小卡子垭口往下到谷底营地更好

D3:营地(3540m)—牛棚子—海子沟—大卡子垭口(4470m)—长河坝(3740m)→15km ↑1150m ↓127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拔营后,继续开始V字形的绕山脊路线,1.5公里绕过山脊,往下穿过密林到达一个牛棚子,从房子后面绕过去。过河后,还是一个3公里的缓上坡—绕山脊—缓下坡,下降到海子沟。海子沟是季节性河流,河道已经干涸。2公里转过山脊后,再次来到一个河谷,这里有小河流。

此时,可以看到左侧有从大雪塘雪盆池流下的三条瀑布。

从牛棚子后面绕过去

从箭头往后面绕,继续前行到达大卡子垭口

过河后,道路开始在密林中陡升,爬升180m后上升至草甸地形。缓慢爬升,1.3km后可看到一个大水坑(N30° 45.056' E102° 59.278'),动物粪便很多,无法饮用。不过,这一段路程,草甸旁边有不少的小溪流。继续爬升2km后,上到大卡子垭口。

沿着山脊继续往前1km,到达另一个垭口,一侧是九里岗,另一侧是长河坝。往左侧下降,开始在碎石坡上急降。3公里下降600米后,到达长河坝谷底。在草甸上往前不到1公里,可以看到一个拦住去路的石牛栏。今天可以在是牛栏扎营,旁边的就是玉溪河。

今天也可以在九里岗后的另一个垭口扎营,往长河坝下一个小坡,地面有小溪流。

一大早长河坝就云雾弥漫,刚开始爬升就暴雨倾盆

三龙吐水,大雪塘瀑布上面,我们得从右边绕上1整天才能上去

全家福,唯一一张合照,手机定时拍摄

左上角为大雪塘主峰大雪峰,左起:零度、半木、狐狸、队长。右上角的几头牦牛抢镜了。用零度的话来说四个人三个队长,一个女队长,一个带领导航、一个ID叫队长,真是无敌了。

今天是几日来唯一一次遇到外人也就是采药人,跟他们二人指手画脚了一通后,告知可以直接从D1的3950垭口反倒邓生沟,还有就是我们指方向的垭口特别险,他们也没走过,不过是可以过去的。

光束从背后的云层散射下来,映射在厚厚云海之上,我深知这是平日难以窥见之奇观而于此却是常景。

我登上垭口,触摸匍匐的雪山,石头泥尘你摸爬滚打,蓬头垢面下依旧藏有明眸,走过的,无痕亦有痕,唯独留下那日日袅娜的云烟和日渐消瘦的苍郁。

D4:长河坝(3740m)—大雪塘垭口(4880m)—雪盆池(4670m)→8.5km ↑1500m ↓50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拔营后,一开始就是一段近乎垂直的200米爬升。到顶后,路是通往红蛛池的,往垭口方向没有明显的路痕。沿着轨迹,在草甸上一路爬升,中间需要绕过一个个石塔林。海拔4000米后,地形成了完全的碎石坡。

这一段需要避开大瀑布,沿着轨迹斜切上去最好。切得太低,可能碰见悬崖;切得太高,路有点儿不好找。这一段,部分碎石坡上有人踩过的痕迹。

雾里沿着碎石坡一路向上

一片一片的碎石坡

海拔4150米后,已经上到瀑布顶端,沿着一个又一个的碎石坡继续往上爬。到达海拔4660米后,翻上至垭口下的大平台。大雪塘主峰就在平台一侧,前方是一块盆地,有冰雪融化汇成的冰斗。除此之外,这一路没有任何水源。

垭口下十分陡峭,达到攀岩5.8难度,从左侧石柱背后爬升30米后,上到垭口。

垭口下的平台已经在雾雨层之上,蓝天白云

垭口后面,是一个陡峭的碎石坡,可能是一个120米的大雪坡,建议穿上简易冰爪。下到雪坡底下后,翻过一道石墙,沿着巨大的石块,一路往下走。500米后,到达雪盆池。岸边十分平坦宽阔,凹陷的池塘中都是泥巴,池中巨石下有一股清澈的溪流。

这里也是以前登山队攀登大雪塘的营地,地面散落了丢弃的很多装备。

雪盆池旁边的泥巴池塘

长河坝附近气候诡异,经常起雾下雨。垭口平台下,需要仔细寻找石头缝渗出的水流;垭口下,冰斗里一般有雪融水。如果到达雪盆池时间还早,建议继续降低海拔,到达米汤海扎营。

帐篷外面时而狂风大作,时而暴雨肆虐,时而冰雹伺候,里面的人也不急不躁,一切得看老天爷脸色。基本窝在帐篷不出门,谁知道天一不开心就变天,基本不吃食物,以存储能量。

老天爷的膀胱似乎坏了,风雨我也是有经历的,如果冒雨行走,结果很可能就是面临失温的危险。在帐篷里听了两天两夜的雨,但是最后还是听到作呕,那两天虽然没有运动,但身心俱疲,在帐篷躺尸,百般无聊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

10月5号开始感冒,心想老天爷你要下就下够,完了我们再走!后来得知自己的朋友着急得不行,觉得我们遇险了,期间我只通过一次卫星电话,觉得卫星电话真神奇,山里当了几天野人,没有通信没有网络,唯独可以使用卫星电话。

此时已到达主峰前面的雪盆池,走出云雨层,背后的路则是上来的路,终于站在云层上看到久违的阳光。在垭口下平台,身边的山脉正如海市蜃楼,阳光隐约伸出一只臂膀怀抱我们。到达4700海拔,困扰两日的云雾现在变幻成舒缓的云海被我们踩在脚下。

与主峰合影。当体力超好的狐狸老大在上面惊吼的时候以为看到了什么怪诞之物,原来这才是真正苍莽之境,看见她的一刻内心欢呼雀跃,几天来的生无可恋此时也化为动力,也只有在垭口才能如此面对面近距离的亲近她,山顶与雪裙都近在眼前,经脉石壑棱角分明,只是云雾闪现不见全貌。

有人喜欢远远观望雪山的感觉,而有的人喜爱雪山近距离的震撼。

如图,现在在雪盆的右边,要继续翻越行程中最艰苦的东垭口。

已经翻上东垭口的狐狸,散落在背包上的30米绳索刚用来为我打了保护,背了好几天的2公斤绳子最后派上用场。上这个垭口费尽力气,赤手空拳在尖锐的岩壁攀爬,一方面需要他们先上来打保护,一方面上下接应我,作为胆小又爱哭的伪队长,这次是真正在这个位置哭的稀里哗啦,被冷哭,被吓哭,被队友暖到哭。

再往上十米就是垭口的另一面,北面常年积雪,先上去的零度貌似很沮丧,说垭口下不去,我心里鼓捣着,会是怎样的场景让强大的零度觉得沮丧。而当我真正站在半米宽的垭口时,对面是望不见底的雪坡,陡,空,深。

在这个地方是彻底绝望了,难道今晚要在4800垭口处露营?况且没有地方可扎营,海拔甚高,风雪之大,温度之低,且天色立马暗了下来,该何去何从,是否继续四人团抱取暖捱过这一夜原路返回,可是上山如此艰辛,下滚石坡风险又该如何评估?

需要翻过这个高大的垭口

垭口北面,120米高度的雪坡,相当于35层楼高。猜测这个垭口也是是登山队登顶三峰的下撤路线。

突破云雾,当翻上东垭口看到不见底的雪坡时彻底绝望了,深不见底白茫茫一个雪坡。这个位置也用到了绳子,背了六天的两公斤重的绳子,队长和零度打保护,狐狸往下翻过阴面雪坡,当他腰上系着绳子往下走,我内心感觉像是战士上了战场,恐惧不安无助的情愫无法控制,再次涕泗横流。

天色渐晚,天上又稀疏露出几颗明星,海拔4700的垭口终于不再被雨雾困扰,在他们的保护绳下,我站着切下了雪坡,零度单手提着我的包,我内心也是惴惴不安,自己的无能让同伴承受更多。

当晚八点在雪盆露营,露营位置4700海拔,感冒继续泛滥。第二天起来照样起雾,下雪。

D5:雪盆池(4670m)—米汤海(4121m)—野牛沟垭口(4630m)—采药人营地(3980m)→9km ↑700m ↓140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拔营后,继续在巨大的乱石中往下。2公里后,下降500米,达到米汤海。这是一个不小的海子。海子旁边是大瀑布,很是壮观。沿着米汤海山脚下的小路,一路往野牛沟垭口前去,在山谷中一路缓上4公里,爬升500米高度。爬上一个30米的陡碎石坡,翻到野牛沟垭口上。

沿着峡谷下到底,就是米汤海

野牛沟垭口往下的碎石坡

往后就是一路下坡,沿着碎石坡一路往左侧下降,这一段没有路痕,朝基准点(瀑布)方向前进。1.3km后到达瀑布,瀑布东侧碎石坡上有小路,有一段路被冲毁,强行通过可能掉下瀑布。但是,左侧绕过山脊,可以从杜鹃林下到瀑布下面。

往后就是在河谷中沿着成熟的小路快速往下。往前300m远,有一处平坦的平地,旁边石壁上有一道溪水,有采药人在此搭建简易营地。今天,我们可以再次扎营。

最好从左侧杜鹃林绕行下去

翻越野牛沟大垭口,除了垭口有一方蓝天,下垭口就如进入一个雾气旋涡,被迷雾吸了进去一般。昨天垭口也是这样情况,不明所以。风化石严重,碎石与块石并存,乱石之间有大体量的孤石矗立。

下垭口就是梭梭板,走这种路太伤脚和鞋子。无尽的上坡下坡下坡下坡坡,早就开始脱水,开始前几日左脚大脚趾甲已经受伤,一千多米的海拔下降,脚趾与乱石的触碰踢打,导致脚趾甲淤血,回到成都已经肉甲分离。

下至米汤海附近杜鹃林,高山杜鹃,再往下就是茂密森林地带。本来在天黑前可以有块“狗屎”平坦营地扎营,结果判断失误,以为接下来五公里路都是好路,结果冒着雨在夜里穿梭,越往下树林越密集,杜鹃林越茂密,同时伴有碎石坡、瀑布。

走到夜里约摸九点,雨势变大,接着我的头灯出问题不亮,在比人高的杜娟林几番挣扎之后,心里防线再次被打破,嚎啕大哭,无力无助,幸在队友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是我庆幸和内疚的地方。

队长和零度往河流方向探路,未果,天色很晚,决定在杜鹃林扎营。杜鹃林树根盘龙卧虬哪儿来的平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最多搭建一个栖身避雨之处以防失温。最后被迫在35°乱石不平的杜鹃林搭帐篷,无法躺下,难受地熬过一夜,熬到次日的到来,虽然无法安躺,而我却酣睡着且做了美梦,无解。

D6:采药人营地(3980m)—步道—邓生沟口(2820m)→9km ↑700m ↓1400m

当天路线卫星图

拔营后,地面的小路十分成熟,偶尔可以看到地面的垃圾,这里已经很靠近有人的地方了。往下500米后,又遇见一个瀑布,同样从左侧山脊往下绕,不过这里遍布杜鹃林,应及早穿过杜鹃林,下降到河谷,回来原来的小路上,可以快速行进。

继续沿路往前4公里后,来到邓生沟的废弃步道。步道全长6公里,中间有3座亭子。距离沟口1km的位置,有一座铁塔,上面是太阳能供电的监控器(N30° 50.995' E102° 57.881'),此处不宜逗留。离开邓生沟后,记得关上铁栅栏,旁边的白房子就是保护站。非常不适宜在此逗留,速速离去为妙。

至此,整个穿越行程结束。

最后一天,心情比较愉悦,貌似上天以雪的方式奖励我们,大地银装素裹,今年的第一场雪,原来又到了赏雪的季节。我想把雪带回人间,无奈她是冰冷的精灵受不了凡间的火热……

山清水秀与银装素裹,只差一夜,雪的杰作

上面是雪,下面是青青森林,上面是冬,却不冷;下面是秋,却不够凉爽,我在他们之间,左右徘徊,爱冬也爱秋的人。

最后是6公里的邓生沟步道,森林中修筑石板步道,原生态,加之秋高气爽的气候,空山新雨后的步道,清幽、恬静、斑驳阳光透过林隙投下明晃晃的光阴……步行在这样的步道犹如童话里的情节,眼之所及宛如将某一个梦境收入眼眸。很是庆幸没有打造成景区,隧道开通,周末若能于这般清幽之处闲庭信步也叫人不苟活。

邓生沟大门,穿越结束

穿越总结

大雪塘路线具有龙眼的迷雾气候,狼塔的云杉操场,鳌太的巨石密布,雪山的巍峨震撼。当然,与之风景相当,难度更大的路线也有很多,不过都位于西藏、新疆偏远地区,交通实在不便。

而鳌太能声名鹊起,自然与之便捷的交通密不可分。大雪塘路线距离成都市车程仅3-6小时,交通便捷。位于夹金山与巴郎山之间,集川西小环线风景之精要。

相比于国内有名的虐线如龙眼、狼塔C+V,大雪塘穿越最大难点在于路线不成熟,无路标,无向导;需要全程重装并自行导航,需携带卫星电话。山友慎入!一旦导航失灵,几乎无法出山。

在这条路线上,路绳、冰爪是翻越大雪塘垭口的必备工具,如果因为大雨浓雾耽误行程,最好备一个海事卫星电话,有事没事报个平安,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其他的准备,与传统强线基本无异。

文、图/半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横贯大雪塘
雪山盛宴,强驴的念青东“萨普线”重装探秘
川藏线上哪段是属于你的绝望坡
喜马拉雅疯狂植物园
梅里北坡探路终章:​在梅里北坡遇见你!
徒步穿越迭山措美无人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