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肢深静脉血栓,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意外和肿瘤,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主要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发生在高位髂静脉、大腿股静脉、腘窝水平腘静脉、小腿胫腓静脉、甚至肌间静脉丛等各级深静脉。此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不少见,特别是在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因何产生?如何发展?有哪些危害?如何有效治疗哪?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何“炼”成的?

血液在静脉血管内不正常凝结,称之为血栓。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原因包括:血流缓慢、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静脉血流速度慢,血液易凝固,形成血栓。

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粘稠,易凝结,形成血栓。

静脉内膜损伤,血液在不光滑腔内界面流动,易凝固,形成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青睐哪些“人群”?

1. 长期卧床:手术卧床病人,下肢骨折行动不便,脑卒中后遗症等。

长期卧床,血流缓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久坐不动: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伏案学习工作、打牌、电脑游戏、上网等。

久坐不动,血流缓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肿瘤病人:肿瘤释放促凝物质入血液,血液高凝状态,部分肿瘤病人首发症状为下肢DVT水肿,中-老年无明显诱因DVT病人要重视肿瘤排查。

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谨防血栓形成

4. 孕产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盆腔压力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受限。

孕产妇,谨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5. 基因突变易栓症:PROC/PROS1基因突变,,蛋白C或蛋白S功能缺陷,是遗传性易栓症的主要原因。15-30岁的年轻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DVT,需要积极进行易栓症排查。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漂移”入肺。

下肢深静脉血栓块脱落破碎,在回心血流带动下,最终进入“肺脏”。形成“肺栓塞”。就像江河的融冰顺流而下,在狭窄之处堵塞河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不同程度肺栓塞比率在40%-50%。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回心血流到肺动脉,发生“肺栓塞”

轻度肺栓塞可无明显症状,或只有咳嗽、胸闷、不适等轻微症状。如果脱落血栓体积较大,或数量很多,出现胸闷、胸痛、咯血、呼吸衰竭等症状。大块血栓突然堵塞肺动脉主干,导致“猝死”。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烂腿”

血栓慢性期并发症,或称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英文简称PTS。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产生两种后果,一、堵塞静脉。二、破坏瓣膜功能。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下肢淤血,静脉压力增高,长期静脉高压出现下肢水肿、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肤脂质化沉积、溃疡形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后2-5年内,尤其是高位髂股静脉血栓,PTS发生率高达40%-50%。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形成

五、“抗凝”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基石”

抗凝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液凝固性,防止静脉血栓蔓延。但是抗凝对血栓没有溶解作用,血栓溶解依赖机体代偿性自溶。抗凝治疗增加出血风险,需要评估个体情况和严密监测。

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及时有效的抗凝治疗,症状常能较快缓解。

出院后仍需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复发,坚持有效的治疗时长特别必要。

1. 有明确的诱因如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因素导致的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

2. 无明确诱因的DVT或PE患者,一般需抗凝3-6个月,3个月复诊,评估延长抗凝的风险收益比,决定是否延长抗凝至6个月,D-二聚体作为重要参考。

3.复发的深静脉血栓,患有肿瘤的DVT,基因突变易栓症病人,适当延长抗凝时间。

六、合理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

肺栓塞是危害性强可能致猝死的疾病,预防肺栓塞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对卧床、抗凝治疗是最基本的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滤器形似筛网,血液可以自由流通,脱落血栓有效拦截,避免血栓继续前行导致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

滤器虽然能够有效拦截血栓,预防肺栓塞,但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是否需要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需要综合考虑较多因素:1)形成时间,急性期<14天,血栓质地软。2)累及范围,髂-股深静脉血栓,血栓数量大,产生肺栓塞危害性比较大。3)发生侧别,右下肢血栓脱落风险大于左下肢。4)是否已经存在肺栓塞?5)其他因素:合并疾病,血栓诱因,抗凝治疗。因此,不是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都需要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尤其植入永久性滤器要慎重。在情况允许条件下,尽量使用回收时间窗较长的可回收型滤器。

七、高位髂股静脉血栓,早期有效清除血栓,真的很重要?

急性或亚急性期髂股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高压发生早,程度重,常发生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有效清除血栓,恢复静脉通畅性,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降低下肢静脉高压,有效降低PTS发生率,改善远期疗效。

微创腔内技术广泛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2)机械性血栓抽吸术。

将带有很多侧孔溶栓导管,经皮穿刺植入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溶栓药物通过侧孔持续注射入血栓内,实现溶解血栓治疗效果。缺点是病人卧床时间长,使用溶栓药物剂量较大,出血风险相应增加。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结合冲击碎栓,药物溶栓,负压吸栓三重功效,工作原理是高速水流将血栓击碎,局部区域溶栓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溶解软化血栓,导管尖端产生-200mmHg压力将溶解或碎化血栓吸出体外。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原理

机械性血栓抽吸降低溶栓药物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具有微创、高效、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微创,不需要开刀,效果确切,有效恢复静脉通畅性的治疗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抽吸术病例对比

不幸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定要尽早及时就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一定要咨询专业的血管外科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一项救命的技术,有时也会造成伤害,做还是不做很有争议
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治疗
脚肿了,竟是深静脉血栓!这可怎么办?
【主治笔记】——肺栓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