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教学:引其趣、探其法、品其理、赏其美       ---记2019长沙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专题竞赛


    11月的长沙,初冬的明媚延续秋日的绚烂。21-22日,小雪节气翩然而至,2019年长沙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专题教学竞赛在雨花区砂子塘天华学校如期举行。

    数的运算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既是工具性的基础,又是思维的基础。代表长沙各县区的参赛选手从计算教学需要关注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方面充分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11节比赛课展示了计算教学的成功经验,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开拓大家视野,带给大家全新思考。

    一、情境设计简洁高效,引计算之趣

    创设情境来引入或展开教学,是大家熟知的活动方式。11节课创设情境尽情发挥了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的作用,注重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计算的特点。如长沙市实验小学田顺洋老师以气势恢宏的建国70周年阅兵式开场,由问题“徒步方阵共有多少人?”导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岳麓区博才小学李妍希老师用一首朗朗上口的老陕味秦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板凳低板凳都是木头”与学生互动,提问“你能把这一句话拆成两句话吗?”铺垫即将出现的《乘法分配律》;在高新区老师《宝盒里的秘密》的课上“月黑风高夜,宝盒开启时”,绘声绘色地悬念演绎,激发学生探索口算乘法,特别有趣!从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计算情境,更能让学生带着盛典记忆、生活经验与知识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数学。计算生活与数学计算融为一体,让学生对计算活动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热爱计算。

    二、教学活动丰富智慧,探计算之法

    计算教学需要重视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构建关注在运算中发展数学思维。芙蓉区大同小学的李英老师的《除法有分配律吗?》一课上,通过呈现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单的计算结果,提出“乘法有分配律,那除法有没有分配律?”这一疑问,再让学生用画图或举生活实例的方式进行验证,最后根据除法的意义,阐释得出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或不同,分情况讨论而获得结论。又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的张浩老师带来的《分数除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对已学过的分数除法“颠倒相乘”进行复习后,进而提出分数除法能不能“对应相除”,在多种方式验证的背景中,引导学生经历,按照分数的性质,通过同分使分母相同再计算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最后怎样演变为“颠倒相乘”,并思考为什么也可以用“对应相除”。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展开数学思考,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生成别样灵动,品计算之理

    计算教学需要关注算理与算法的融合。法理交融,使之平衡,才能实现算法的优化。运算能力的形成与思维的发展紧密联系,而在计算课中,最难的莫过于练习课和复习课这两类课型。如何上好“两课”,浏阳的谢英老师给出很好的示范。她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一节课旨在解决6道计算题,揭示计算三宝(口算、估算、笔算)各自适合的情况。让学生先观察再思考,尤其以798×62巧妙的设置,在估作800×60后,针对一个估大了2,一个估小了2,这样的情况精确分析,巩固算法的同时强调算理。优化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改变练习课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充分进行思维碰撞,在不断明晰算理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算法,获得对运算的深度理解,有意识的沟通联系,让学生弄懂,感悟计算之理。

    又如雨花区的曹海老师在《玩转乘法分配律》一课面对六年级学生,先系统性回顾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梳理六年教材所出现过的关于计算的例题,再呈现所有计算题的大集合,没有特殊音效,没有华丽的课件,但画面很震撼,并提示“如果拥有数学的眼睛,那么就只有两道题!”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逐步在具体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基础上形成猜想,进而举例验证,最后联系实例加以理解,学生逐渐确信猜想的合理性。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敢问善问,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风姿多次感染了全场听课老师,情不自禁地为学生精彩的发言,出色的表现热烈鼓掌、赞叹不已!这掌声这赞叹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激发了教学的热情。

    四、文化历史渗透提升,赏计算之美

    计算历史源远流长,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本次专题竞赛课也渗透了计算的历史和文化。长沙县梁爽老师的《算24点》将扑克牌的历史和印有足球明星的扑克牌结合,寓教于乐同时还传播文化。望城区魏雨晨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通过送给学生出自孔子论语的“温故而知新”的释义导入,把中华传统文化带入数学课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李睿老师执教的《竖式迷题》更是引入“在古代,由于缺少必要的防霉和防蛀措施,书被虫蛀空要补数的虫蚀填数”,而在日本叫“虫食算”的全新演绎古代迷题!宁乡谢计隆老师在《多位数乘法》一课中给学生们带来500年前在意大利和中国明朝都有记载的“铺地锦”——格子乘法。这都体现着文明交流互鉴,各其各美,美美与共的丰盛场景!

    循着计算的脉络,寻找智慧的索引,跟上思想的节奏。在数学领域里,计算是进行一切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技能。不论是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现象的探究,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它能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大家在感受计算课堂精彩与活力的同时,对常态计算课有些启发和一点思考。学生独立练习的机会很少,在计算教学中,多练是必要的保障,一人代表全体同学发言的现象还很普遍。如何全员有效参与计算,如何发现诊断同学们是否弄懂算理,能否实践算法,需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多研究,实现算理和算法和谐统一,让计算课从不好上,变得上得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学生学会看数学书
自主探究 学会创新——谈谈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数学教学网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错误往往是创造的开始
​ 小数的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