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腾驰//拉魂面
userphoto

2023.01.29 陕西

关注
        

                        拉魂面(散文)

                            ·马腾驰

      大年初七早上,在老家大张寨,各家各户都要吃拉魂面。吃拉魂面,那是从老先人那里传承下来,不知延续了多少年的雷打不动的老规矩。

      愈是久远相传下来的规矩与习俗,在老家愈是被人们-尊崇,愈是被人们信奉。他们都会把那些规矩与习俗虔诚地,一丝不苟地做好。

       记得小时每年大年初七,一大早,天还黑着,母亲主厨,父亲帮厨,他们已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拉魂面了。

       父亲先用柴草烧开大铁锅里的水,下挂面,把煮熟的挂面搭出来,放入凉水盆里浸过,再一筷头一筷头捞到篦子上,空干水份备用。母亲摊着鸡蛋饼,很快,一张张金黄金黄、薄如蝉翼的鸡蛋饼摊了出来,母亲再把鸡蛋饼细心地切成小小的旗花形,放入碗内备用,这是吃拉魂面要用的鸡蛋饼臊子。除过鸡蛋饼臊子,母亲又拿来蒜苗,剥净洗过后,用刀顺长划开几道子后,横着切碎。蒜苗,也是吃拉魂面必不可少的一种臊子。那时日子艰难,买不起多余的肉,年前买的几斤猪肉炒成的臊子,一定要留一些,等初七吃拉魂面时再用。

       拉魂面与臊子准备好了,母亲在锅里熬好调和汤,把鸡蛋饼与蒜苗撒入汤锅里,从肉臊子碗里挖了两筷子肉,放入锅内,搅了搅。调料热汤与三种臊子在大铁锅内咕咚咕咚翻滚着,调和汤那种特有的爨香,蒜苗的清香,出头的幽幽的醋香,还有黑猪肉的肉香,从锅里一齐冒了出来,撩人味蕾的多种香味弥漫开来,现在想起那种特有的香味,都让人不断地咽口水。好了,开始浇面,母亲把篦子上的面,用筷子夹入一个个碗内,天冷,每一碗面用锅里的调料热汤冒过两次,浇上汤。浇好汤的拉魂面碗里,飘着金黄金黄的鸡蛋饼与白绿相间的蒜苗,还有不多但很是诱人的肉臊子,看着就香,看着就馋人。

       第一碗拉魂面是要敬灶神的。母亲给灶神夹面浇汤时,我看到,她特意从锅里多飘了臊子,浇好汤的拉魂面,母亲端到灶神像前的案子上,在碗上平放了两炷香,这两炷香,是灶神享用的筷子。母亲又按家里的七口人,点燃了七炷香,寓意家里的每个人都上了香。献拉魂面、看香时,母亲说着灶爷灶婆,把我们一家人的魂关照得长长的,关照得全全的,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话语。母亲当时那个庄重真诚的神态,直至今日我都不曾忘记。

       给灶神献完拉魂面,父母亲给祖父、祖母端上拉魂面后,我们弟兄三个才和父母亲一起开始吃。

       吃着拉魂面的祖父说,面好,臊子做得好,汤香!他吃完面,喝了一口汤,放下碗,自问自答地说,为啥大年初七吃拉魂面?老人们说,人身上有魂灵,年三十那一天,人的魂灵就出去游荡了,初七这天晚上才会回到屋里来,晚上,一家人都得在屋里,不得外出,也不能弄出大的响动,更不能放炮。大的响动,放炮,会惊跑了回来的游魂,人就没有了魂灵。

       停顿了一下的祖父,继续着他的话题,说是这么说呢,其实,过年,从三十开始,人啥活都不干了,就是个吃喝,你来我往走亲戚,想睡就睡,想逛就逛,散漫得把啥都忘了,初七吃拉魂面,就是要拉魂收心,让人赶紧忙正事哩!年,不可能天天过,享受的日子不会天天有!人,啥对候都要给前奔,都要把手上的事做好!不下苦、不受罪,哪里会有个好年景?哪里会有个好年过?!

        父亲接了祖父的话,说,爸,你说的有道理,确实是这样的!他转过头来对我们弟兄三个说,你爷讲的这些话你们都记下,年好过,日子难过,人不下苦,不受罪,不创造,弄啥都是空的,啥事都成不了!

       父亲接着说,正月初七吃拉魂面,还有一种说法,这一天是传统的“人日”节——人的生日节。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时,从初一到初六,把鸡、犬、豕、羊、牛、马六畜创造出来了,到了初七才创造出人。后来的人们,把大年初七这一天定为人日节,也有叫人七节、人胜节、人庆节的。人日节,过人的生日,不光是过节吃拉魂面,世人还要学会注视自己,要自省,要想,咋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不管在啥时候,不管在啥地方都要懂礼义,有担当,知荣辱,有上进心,要对得住这个“人”字。有的人,生来是人,他的品行、作为与德性就不够个人!人,不能生而为人枉为人!

       许多的历史典故与人文故事,我都是在饭桌上听祖父和父亲讲的。祖父虽为一农人,种地一辈子,但他读书多,知识面广,记忆力超人,被村人称为“活字典”、“问不倒”。父亲是“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一生教书育人,当过英语、语文与政治等多门课程的任课老师。祖父与父亲“饭桌上的课堂”,给了我很多的教益,使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祖父和父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每年正月初七吃拉魂面时,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想起那一年正月初七的那顿拉魂面。想起祖父与父亲关于拉魂面、关于人日节那一番让我永远难以忘却的话。

       拉魂面,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它是有讲究,有仪式感,有深长滋味的一碗面啊!

                       2023年1月28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背馍记》《花本无心自在开》。作品也获得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母亲的臊子面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爱家乡臊子面
扶风臊子面是陕西关中西府臊子面的“原生态”
(转载)岐山臊子面
五颜六色营养美味的陕西名吃臊子面
刘金明 | 那碗臊子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