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腾驰//拿什么来感恩?



               拿 什 么 来 感 恩?(散文)

                            ·马腾驰

      出身普通人家,没有背景与依靠,磕磕绊绊、难场愁苦的人生路上,困顿无助的事一个接着一个。每在焦虑彷徨,四顾茫然,不知怎么应对之时,我也羡慕过那些有显赫家庭背景,有人提携,八面来风,春风得意之人。

      现在回头来看,那些磕磕绊绊,难场愁苦的事,并没有绊倒,并没有难住我,这正应了老家大张寨人常说的一句话:瓜人有瓜福。在我最愁肠,最无助之时,总会有生命中的贵人出现,是他们,在风雨之中给我递来了遮风挡雨的大伞。是他们,在我陷入泥淖之时,伸过来有力的大手,拉我出泥淖。

      生活中是这样,我喜爱的文学创作也是这样。一个个的贵人,给了我很多的扶持与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二十多岁时,爱好文学的我,第一本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出版。书出版后,通过我在礼泉一中上学时的历史老师阎振维,转给了在北京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坛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阎纲老师,请他批评赐教。阎纲老师撰写了评论:《礼泉作家又有来者——读<跋涉者的足迹>之后》,这篇文章,在多家报刊发表,后被收入《礼泉县志》。

      阎纲老师以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给我以热情地鼓励,给我鼓劲打气。他在文章中说:“丹凤人贾平凹写不尽的商州世事,写不尽的礼泉人情正塑造着自己的贾平凹。”阎老师的文章,使年轻的我既兴奋又诚惶诚恐。兴奋的是,阎老师能在万忙之中,给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以热情鼓励,对我寄于希望。诚惶诚恐的是,年轻稚嫩,才疏学浅,笔力孱弱的我,又怎么能把“写不尽的礼泉人情”从笔下展示出来。贾平凹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是文学创作上道路上高耸的大山,是我需要仰视才可见了的,任何时候,我都要向他学习!

         阎纲老师(右)给马腾驰赠送其作品集:《阎纲专辑》。

      阎纲老师的这篇文章,对爱好写作的我来说分量有多重?要说分量有多重就有多重。年轻的我朴素地认为了,阎纲老师是文学园地里的园丁,他看到这棵才露头的小芽芽,应该给予水份与阳光,给予呵护,给予扶持。

      接到阎振维老师转来阎纲老师的稿子,好长时间,我都处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激、感动与兴奋之中。可以这样说,阎纲老师这篇文章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我了无穷的力量,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能忘记了两位阎老师的扶持与提携,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要出点成绩才是——不管成绩大小,必须把文学当作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必须千倍万倍地努力啊!

      后来,我还专门请著名秦隶研究专家、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李甫运教授,把阎纲老师那篇文章中的那几句话,用秦隶书法写了出来,装裱后挂在我的工作室,为的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阎老师给我的鼓励与期待,不要忘记自己心里那个小小的文学梦。

      1993年6月,我的散文集《山的呼唤》出版,我把阎纲老师的那篇文章,作为了这本书的序言。

      世上的事谁也难以预料,明日要发生什么,明日又有什么事会不期而遇,谁也不清楚,谁也不知道。也就是在这一年,我的人生来了一个大逆转,我丢弃了原在铜川很好的工作,丢弃了铜川市政协委员、市青联委员等等的身份,丢弃了在铜川的上升空间与长期积累的良好的人脉关系,丢弃了原来所有的所有的一切。我一下子成为一个居无定所,什么也没有了的打工者。

     

        阎纲老师(右)题赠马腾驰:纵横腾驰。

      打工的那些年,我颠沛流离,东奔西跑,先下云南、再去山东、后到湖南,给一家企业搞产品销售,在外一待就是5年多。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背着货,提着自己编印的宣传资料,风餐露宿,马不停蹄,把3个省的地市县跑了个遍。

      在异乡他地的我,奔波、劳累一天,每到夜深人静,悲凉之情常从心头生起,这没有了未来,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呀?望着漆黑的窗外,不由得就长叹短嘘到天明。

      年少时,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而今才懂,才真正懂得了他的那几句名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个中况味,只有“失路之人”才懂。那时,我想得很多很多,也想到了我丢下的笔,丢弃的文学创作,想到了阎纲老师写给我的那篇文章,想到他寄于我的希望,心里就难过,就不是个滋味。我曾在后来的文章《那些年,我抛却了我的爱》与《舌尖上的手术》等文章中写过那段苦痛的历程,写过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为了生活,为了一家人有饭吃,我不得不搁笔24年。漫长的24年中,发生的大事小事,这事那事,一桩桩,一件件,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24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人生折痕,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是2017年下半年,才重新提起笔来写作的。那年11月1日,我的散文《背馍》从网上发出后,很快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这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心,看来,丢下多年的文学创作,我还有能力继续搞。我下了决心,要把一天当两天、当三天用,要以超常地付出,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要写,要不断地写,要不断地出作品。一年多的时间,写出100多篇散文,我从中挑选出86篇,编成散文集《背馍记》,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为该书提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今年元月份,该书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马腾驰与贾平凹老师(右)在一起。

      2019年12月6日,我终于见到了让我敬仰,让我一直心存感激的阎纲老师。局促、惭愧、无颜的我,说起了这段不知怎么样来言说,怎么样来评价的经历。坐在我对面藤椅上的阎老师,半天没有言语,而后说,不要紧,艰难的生活是一个历程,也是一笔财富。作家成名大抵在四、五十岁,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作大器晚成。你的《背馍》影响很大,有《平凡的世界》与《红与黑》的味道。背馍上学,是几代人的经历,我也背过馍,当年,我背馍上的是昭陵中学。平凹给你的新书《背馍记》写的序我看了,写得好。

      平易近人的阎老师对我仍抱有希望,仍给我以长辈对晚辈地关爱,我从他的眼神里,从他的语气里能感觉出来。阎老师听说我要去看他,先一天,给我写了一幅沉雄苍劲的书作:纵横腾驰,并落了长款。他说,“听说你来,昨天下午给你写了字,写了三幅,给你挑了一幅。写字的地方没暖气,把手冻僵了!”当我和阎老师拿着这幅字合影留念时,那一刻,我觉得手中这薄薄的一张纸,似有千斤之重。阎老师已是88岁的老人了,我一个后学晚辈,用什么,用什么才能还这份沉甸甸的情意?阎老师这幅珍贵的题词,我请人精心装裱装框,挂在了我的工作室里。

      拜望阎老师,他说到贾平凹老师给我的新书《背馍记》写序的事儿。也是机缘巧合,当年,他那篇评论文章里就提到贾平凹老师,就提到丹凤,提到礼泉。

      认识贾平凹老师已多年,他给予我写作上很多的指点与帮助。《背馍》从网上发出后,他说:《背馍》能在网上引起那么大的响动,正是腾驰亲身经历过的往事,一篇摇曳多姿而又滋味深长的短文,一下子戳到了几代人的痛处,故而引起强烈反响,使那么多人为之动容,为之倾倒。

      他在《背馍记》一书的序言里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贾平凹老师(右)给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题写书名。

      这些年,贾平凹老师先后给我题写了斋号“驰风轩”,给我题赠了“斯文”二字,我把它们装裱起来,挂在了我的工作室。来我这儿的人多,他们看到后说,还是贾老师爱你,你看看,给你题书名、作序,给你题写了斋号,又题词鼓励你。你得好好写,不能辜负这个情意才对!他们说的这些话,我是懂的!

      2019年年底,我从一年创作的散文中,选出100篇,以《花本无心自在开》为书名准备出版。贾平凹老师又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了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让我感动不已!

      就在我去贾平凹老师处,拿题写好的书名与序言的前几天,准确的时间应该是2020年10月30日,贾平凹老师与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齐雅丽等人,去礼泉永康颐养中心看望阎纲老师。阎纲老师对在场的众人说,礼泉县和平凹很有缘分,他的成名作《满月儿》就是以王保京烽火社女孩子为原型写的。我最早称他是“风格作家”,中国文学史上,“平凹风格”自成一家!

      贾平凹老师说,阎老的家乡礼泉不仅是他成名作《满月儿》创作地,而且阎老对他本人的文学创作给予了重要帮助,也是终生的良师益友。

      其间,阎纲老师说:“我对马腾驰说过,丹凤出了个贾平凹,礼泉为什么不能出个马腾驰?真还巧了,平凹给马腾驰的散文集写序,《背馍记》一书今年出版。”

      两位文坛大家,多年以来,对我这个学习创作的普通作者,一直给予鼓励、扶植与提携,让我没齿难忘!

      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给予我多方面的指点与帮助。他们和阎纲老师、贾平凹老师一样,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任何时候,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任何时候,我是感恩他们的。

      拿什么来感恩?没有,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感恩的!人笨言拙的我,也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听的话来表达我真诚的敬意,我只是默默地告诉了自己:埋下头,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用笔下的文字,用作品来报答他们。在这里,我借用路遥老师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心情:“实事求是地报恩,脚踏实地报恩,把报答别人和促进自己结合起来。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地写东西、出作品、出名声。”

      感谢、感恩阎纲老师和贾平凹老师!感谢、感恩我生命中,我写作道路上的各位贵人!给您鞠躬了!

            2020年12月13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名流■阎纲:九十岁老翁的文学情怀
【文化之窗】贾平凹、齐雅丽赴礼泉,看望著名评论家阎纲先生
文坛趣事:一个“对”字,里边藏着多少智慧
聚焦■《我还活着》没有畅所欲言,不是我的代表作——阎纲答问录
品读《礼泉岁月记忆》更进一步认识马腾驰
阎纲的新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