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热利的代表方
userphoto

2024.04.21 内蒙古

关注

胡希恕经方医学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证是太阳病的方证,虽然条文冠以太阳与阳明合病,但实际上,即使存在太阳阳明合病,其主要矛盾在于表证不解,阳明里热下利的症状不重,所以用葛根汤解表,表解则下利自止

太阳阳明合病的下利,如果阳明里热比较明显,下利症状急迫的时候,就不能只用葛根汤来解表,就需要表里双解,解表的同时合入清热止利,就是葛根芩连汤的思路,或者葛根汤加黄芩黄连。

如果表证已解,只是阳明病里热下利,轻者用葛根汤去葛根,即单用黄芩、黄连,重则用白头翁汤。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第371条的热利下重,热性的下利,属于阳明病。下重即里急后重,里急即形容腹部不适、有急迫排便的感觉,后重指大便有重滞难出的感觉,有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也是湿热痢疾、湿热下利的常见表现。

湿性黏滞、阻滞气机、腑气不畅,虽然下利,但排便不痛快、甚至伴有腹部胀满疼痛等症状表现。

第373条下利欲饮水,欲饮水就是口渴,是热证、阳证的下利,即阳明下利。热证的时候容易伤津液,多见口渴喜饮。因此口渴是辨寒热、辨阴阳的一个要点。

第367条下利、脉数而渴,下利是里证,脉数、口渴是热证、阳证,即阳明下利。里热不解,损伤肠络出血,可导致便脓血。

上述三条,都是一个病机,下利是里证,通过下重、欲饮水、脉数而渴、清脓血,来说明这是一个热证的下利,病机是“以有热故也”,属于阳明病

因此三条条文可以归纳总结为:下利、热利,或下重,或欲饮水者,或脉数而渴,以有热故也,(甚者)必清脓血,白头翁汤主之。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下利属于里证,若口不渴,说明没有热,属于寒证、阴证,就是里阴证的太阴病,病机是“以其脏有寒故也”,治法是当温之,用方为四逆辈。

临床上辨寒热的一个关键就是问其是否口渴、是否欲饮、喜热饮还是喜冷饮、饮后是否舒服。可以认为第277条是张仲景的一个简单的临床医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症状(自利不渴)、有诊断(属太阴)、有病机(以其脏有寒故也)、有治法(当温之)、有方药(宜服四逆辈)。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那么自利而渴者呢?其实就是白头翁汤方证。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完全可以仿照第277条的思路,将第373条修改为: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阳明,以其脏有热故也,当清之,白头翁汤主之。

《神农本草经》认为白头翁是味苦温,但后世本草大多认为白头翁是苦寒的。白头翁汤中四味药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都是苦寒清热、燥湿坚阴止利。其中黄连、黄柏是本方的核心药物《伤寒论》涉及热性下利的方证,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包括厥阴病寒热错杂久利的乌梅丸,多以黄芩、黄连、黄柏为主药。


白头翁汤证属于阳明病,里热重,因此条文更强调脉数、渴、欲饮水的症状。下利,也离不开湿邪的因素,白头翁汤常见于湿热痢疾或湿热下利,湿热阻滞气机、腑气不畅,所以有下重(里急后重)感,甚至痢疾便血(必清脓血)等。

白头翁汤方证常见症状为:阳明下利,往往伴有里急后重、大便臭秽、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体质健壮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中的下利治法
白头翁汤方证
白头翁汤
热毒痢疾,出现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用白头
方剂歌诀详解——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