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体关系心理学对一例PATM个案的成功干预

来源:第一届自体关系心理学大会报告

作者:马侗领

有位女孩声称自己得了一种奇怪的症状,这种症状在中国可能很难帮助到她,根据网上的说法只有传说中的西欧才能够帮她治愈。

这位女孩16岁,我称她为w同学,高高个子,长的很清秀,一说话就笑,是一位很开朗的女孩,第一次来咨询室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咨询师的学历是什么,咨询师感到很好奇。来到咨询后,告诉咨询师她的症状,她认为自己有口臭,并且口臭影响了别人,比如她的同桌会朝她吹气,还有旁边另外两个人也朝她吹气,她感到自己的头发都飘了起来,她认为这些人肯定觉得她的口臭影响了他们,因此他们才吹气。她还觉得自己一咽唾沫,周围就有同学一致性的翻书或者咳嗽。她觉得这些都和她有关。但在教室外面反而没有口臭,到班里就有,在班级外面,她问了很多人,包括父母,朋友,都说她没有口臭,她也比较相信。但在班级里,她打嗝,咽唾沫时,别人的咳嗽,翻书随之出现,并且如此的一致,她觉得这难以理解,除非自己有口臭影响了他们。这个情况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她每天为这件事烦心,根本学不下去,心烦意乱。她带录音给咨询师,咨询师只是听到偶然有咳嗽声,咨询师也没用闻到她有任何味道。

她到底得了什么病,没有人能说出来,后来她在网上查到一种病,这个病叫PATM。然后她觉得有种归属感,终于找到一帮患难的朋友,相互安慰了。

有关PATM的资料:(摘录网络)

PATM症,全称是people allergy to me(人们对我过敏)。这是我们病友间的称呼,因为在医生那里,我们基本上是被当作精神病人处理。患病人数在中国可能有超过1万人,患病年龄从15-60不等,患病时间有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不断有新的病友加入,其中大部分是高中生,都是一个个破碎的梦。可是这个病却鲜有报道,因为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病的存在。

其实我或许可以回答拥有超能力是一种什么体验不过很显然,这不是一项好的超能力。因为我的所到之处,几乎全是咳嗽声,清嗓子的声音。每堂课,只要教室里面有我,就会有人疯狂咳嗽,清嗓子。这不是偶尔,也不是经常,而是一定。这不是间歇,不是时常,而是不停歇。

而患病者最大的痛苦就在社交,一方面是因为疾病而被人疏远,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疾病而不愿影响朋友。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彻底成了社会的弃婴。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看病的时候却毫无疑问的被当成精神疾病。很多病友确实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依赖精神类药物。可是,本身我们本来却并不是精神病......emmm

我们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病理性反应,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一直在高度紧张状态。只要你周围有人,就会有强烈的呼吸道反应的声音,包括咳嗽,清嗓子,吐痰等等。这样的结果就是,只要我们见到人,就会极度紧张。即便是不见到人,也还是会。因为距离有点超乎想象,进了大学,自己几乎都没进过几次图书馆,害怕打扰了那里安静的环境。自己试过了,保守估计,十几米,几十米还是有吧。结果就是,无时无刻,自己都无法感受自己的存在,而注意力一直在环境上面。

以前不觉得活着有多痛苦,现在就是对人生感到失望透顶。意识到自己什么都没法去做,你所有的梦想,所有的能力都消失了,而仅仅是只能活着这样。经常还被人提及有异味,可自己却什么也闻不到,病友之间也闻不到,关键医生也闻不到,可是经常就是会被人说。(被说过烟味,油漆味,屁味,铁锈味......千奇百怪)。当真正体会到奇怪的时候,才明白无法被印证的奇怪是这么的痛苦。

这就是我们这个奇怪的病,在日本,在欧美都有相关的案例,但都没有具体的医学名称,我们自称是“PATM”.

有个病友讲,关于PATM人群,日本有过关于这方面的专门论文,但国内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我问了几个美方的专家,也都束手无策。”

咨询师的思考:

PATM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我根据W的症状来看,我觉得她的症状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状,她的症状似乎有种牵连观念,第二种,可能这是属于强迫谱系的一种强迫思维。我给这种症状起个中文名叫气味综合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评估,她的内心深处可能有部分自己不喜欢自己,或者觉得自己不好等,如果往深处思考,估计她的内心深处可能有创伤,也就是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她有某些语言或者行为上的伤害,并且这部分已经内化她的内心,但她不知道。也就是说,她觉得别人都讨厌她,可能是她讨厌自己,攻击自己的一种投射,因此可能是一种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咨询思路恰当,她的症状可能会很快得到处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需要医院治疗。

询问她的治疗史,她曾经到南京某综合医院精神科,看病被诊断为强迫症吃药,吃了两个星期后,感到只有困,无效,自己停药将近一个月。后经亲戚介绍来尝试心理咨询,看看是否有一线希望。

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印象:给咨询师打电话时,问师什么学历,和母亲一起过来,有个姐姐大她十岁,父母做小生意

在高二时刚进这个班,同桌有口臭,下课后,她装作困,经常站在后面,后来换一个位,感到内疚,担心前同桌会嘲笑她,因此一直咽唾沫,后来打嗝,觉得自己打嗝气上来,会让周围的人咳嗽,吸鼻涕,翻书,这些都是她影响的,同桌可以因为这朝她吹气,但她到了教室外就没有,一到教室内就出现口臭。

问咨询师怎么办

咨询师觉得,有一种可能,她说的都是真的,也有一种可能想象链接,也许她没有口臭,这些咳嗽,吸鼻涕,翻书的现象也许本来就存在,是她和自己咽唾沫,打嗝联系起来。

她反复问,她是否有口臭,

咨询师却觉得没有闻到什么口臭,咨询师并没有咳嗽之类的,她觉得咨询师可能是人品好,不愿伤害她,咨询师讲,人品再好也抗不过生理反应,如果屋里有烟雾,我们两个人品再好,我们都会跑出咨询室。

咨询师说,咨询师相信她的感觉,因为从她的感觉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希望她相信一点咨询师,这样或许她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第二次咨询

首先问咨询师,她可能不是心理问题,因为虽然咨询过一次,但觉得班里依然都是咳嗽声,她觉得一咽唾沫就会有人翻书和咳嗽一致发生,并且带录音来,录音里面只是听到偶尔有咳嗽的声音。

咨询师问那也有翻书和咳嗽不一致的,怎么讲呢,

她说,也是,可能这些人人品好。但她也做验证了,她想让人飞,怎么没有人飞。

咨询师讲,让人飞起来,是人做不到的,但咳嗽,翻书的这种事件,只要班里有人就有可能会发生,咨询师认为她是不是由于前同桌的问题导致内疚心理,开始自我攻击,讨厌自己,然后觉得其他同学也讨厌她,这个可能来自她的内部。咨询师问她是否有类似经历

她讲:在初中,她不喜欢一个同学,结果和这个同学玩的同学都孤立她。咨询师觉得是否和这个阴影也有一定关系。

咨询师后来告诉她,觉得她能够联想到过去的经历,非常聪明,并且相信她周围一定有很多人喜欢她,她讲父母还有一些其他人都挺喜欢她的,中考时父亲送她,一路绿灯,咨询师也觉得非常欣赏她,让她体验一下如果觉得咨询师挺欣赏她,她会什么感觉,

她觉得如果这样,她可能就不会想那么多,会专心学习了

第三次咨询

印象:进入咨询室非常开心,她觉得好一些了,晚自习时,前面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教室非常安静,连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但她担心会不会很快就会有声音,果然不出其料,班里很快有声音开始出现,咳嗽,翻书声恢复了以前。

咨询师:说明上次的咨询方案是有效的,建议这几次咨询调整为每天一次。等好一些后,再调整为两天一次,三天一次,一周一次等,她同意这个咨询方案。

咨询师这次重点强调,如果她觉得周围的人喜欢她,她可能就会安心学习,不会那么关注外面的声音,如果她担心别人讨厌她,她就会关注外面的声音,这样草木皆兵,并且咨询师问她这一年了,是同学们成绩下降,还是她成绩下降,她讲好像别人没有成绩下降,都是自己成绩下降,

咨询师讲那你就不要操别人的心了

她讲我本来认为会有同学来找我的事,结果一年了也没有。

咨询师最后还是强调,你看咨询师就非常欣赏你,你家人也很疼你,我相信你身还有许多同学也是喜欢你的,你这样告诉自己,这样也许你明天会有更好的体验。

思考:她是如何开始好起来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咨询师的思考:

1、她给咨询师的时间估计是三次咨询,如果没有改观,她可能很快会因为没有效果失望而结束咨询。

2、对于这个案例,快速产生效果,非常重要,如果按照以往的精神分析理论,可能需要帮助对这个女孩对自己进行理解,或者谈谈她的成长经历,思考她的问题起源。是和性发育有关,还是母婴关系出现了问题,还是父母回应不当导致,但这个来访者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探索,她需要迅速有新的体验,重新恢复自信,否则她可能很快结束咨询,并且对心理咨询进一步的失望,从此更加相信自己的口臭影响了别人,固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很难走出。如何让她迅速恢复好的体验呢,我觉得从自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迅速增强她 的心理功能,恢复良好的感觉是当务之急。

3、如何产生效果,必须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恢复来访者的心理功能上。

4、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她之所以出现这个症状和她的心理功能不良有关,也就是和她的自体关系有关。咨询师假设,她觉得别人都讨厌她,可能是她对自己讨厌的一种投射,而口臭是为了合理化这种投射进行的一种外化物。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口臭,她认为别人讨厌她就成立了。但她很难知道讨厌她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因此咨询师在咨询室内,必须让她体验到咨询师是欣赏她的,并且让她关注到父母及很多人是喜欢她的。当她体验到这一点,她的自体关系从自我讨厌自己转化成为自己喜欢自己。当这种自体关系转换完成,她就会从不安全的关注环境转向关注自己,就开始不再关注外面的声音,那么外面的声音自然就像平常人一样被过滤掉。

她之所以觉得所有的人都很不喜欢她,这个可能是自我攻击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恰恰是脆弱期的功能没有建构完成的表现,也就是说在6个月到3岁的期间,她的父母对她的情绪情感回应就开始有些问题。因此影响她脆弱期的功能建构,导致她的内心依然有脆弱部分的存在。所以她会自我攻击,如果很好的完成脆弱期这个阶段,她的功能可能不会让她那么内疚,她甚至会认为前同桌不注意卫生,有味道就是不太尊重别人表现,自己无需内疚,自己调座位是应该的,可以的,并且会为自己远离前同桌而兴庆。

 

        第四次咨询

她觉得这次自习课,只有最后一个小时有声音,其他时间都非常安静。不知道为什么。她问咨询师,我真没有口臭吗,咨询师问你认为呢,她讲来咨询室的路上问出租车司机,司机讲没有闻到什么,咨询师讲,现在看来和口臭没有关系,和想象链接有很大关系,也许她觉得自己有口臭,并且会影响别人,以致于别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和这个预设的想法链接起来。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假装有口臭,觉得她的每个动作都是咨询师的口臭引起。她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也许真是自己的联想太丰富了,导致的。她打算回班后,继续观察一下,看看什么情况。咨询最后一点时间,咨询师告诉她,很好,你会越来越好的。

第五次咨询:

觉得这一天都很好,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班里很安静。她到储藏室拿东西,她发现一个很远的同学咳嗽一下,她开始觉得可能和自己没有关系,旁边的人没有咳嗽,很远的人咳嗽,也许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和自己无关。咨询师回应到,她很聪明,有心理学头脑。她希望今后也学习心理学,咨询师说可以呀,你好好研究这个病,然后帮助这群病友。

第六次咨询:

报告这一天都很开心,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考试,同学们都被排开坐了,她发现班里咳嗽的还是那几个人,她觉得可能恰好她坐在几个人好咳嗽的人中间。(她开始相信自己了)

第七次咨询:

觉得班里声音没有了,小动作也没有了,她学习效率高了,周围经常吐气的也不吐气了,她觉得好像环境没有变,是她变了。她打算和别人说话,看看别人是否故意躲闪,如果别人不躲闪,说明她真的没有口臭。咨询师讲也许她本来没有口臭,而是她觉得自己不好,然后在自己身上找到的一个不好的点,是一种外化。咨询师希望她进一步验证。

第八次咨询:

觉得自己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觉得自己好了很多了,她也找同学聊天,发现同学并没有躲闪她,并且和她聊天聊的挺开心,她也问了同桌为什么朝她吹气,同桌说,并没有朝她吹气,是自己经常掉头皮屑,他把头皮屑吹走,并且演示他如何抓头皮屑,怎么吹指甲缝里面的头皮屑,桌子上的头皮屑。她觉得同桌可能并不是在吹她,

第九次咨询:

开始探讨她的成长经历,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当时爸妈想要个男孩。她觉得母亲早年非常爱她,但又经常打她。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会经常批评她,生气了就会打她,如果她惹母亲生气了,母亲必须打她一顿,即使躲到别人家一上午,回来后也得挨打,否则就是过不去。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到她上中学。

咨询过程小结:

第一、PATM(气味综合症的症状来说,首先要恢复来访者的功能,让他们有能力回到好的状态中来,而心理功能来自自体关系,因此迅速调整她的自体关系,改善她的心理功能非常重要,对于这个来访者来说,这个理论假设是成立的,通过改善她的自体关系,成功的改善她的功能,让她有新的体验。

第二、当她有新的体验后,她开始朝向积极的,相信自己没有口臭的方向思考和验证,然后逐渐探索她的成长经历,找出她的症状起源,帮助她进一步的理解自己,这样让她更好的巩固效果。从这个来访者的症状的好转可以看到自体关系心理学的意义。

愿望: 

      希望自体关系心理学对PATM人群有所帮助,帮助PATM人群摆脱痛苦,迈向美好的新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识别、命名和区分情感!
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之十二——再谈夸大性自体
心理学:活出幸福感最重要
【森·文字稿】徐钧:深入分析科胡特三大经典案例,为你打开自体心理学之门
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移情怎么办?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