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螺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三)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

田螺养殖池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的地方建池。养殖池一般宽 3米左右,长度 l0l5 ,池四周作埂,埂高出水面 20厘米左右,池子一端边角设进水口,另一端对角设出水口,四周设防逃网,水深3040厘米,池底有适当的腐殖质土。为了增加田螺爬行面积,同时也创造良好的遮荫条件,可在池塘边种植空心菜;面积较大的池塘,可在池塘的中间或一边种(养)植浮萍、红萍、莲、茭白、慈姑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与遮荫避暑和栖息。

2.水体环境

田螺要求水质溶解氧不低于3.5 毫克/升,pH 67.5,生活最适水温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停止摄食和钻入泥土。当水温超过40℃,田螺将会烫死。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田螺水温过高,可通过向池塘加入凉水降低池塘温度。养殖场地必须充足的水源,水质不受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污染。

螺池水位一般保持在 30厘米~40厘米,冬季稍加深水位,以利保持水温恒定,早春初秋可稍降低水位,以利水温升高

3.池塘清塘消毒

种螺放养前15天,要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的量的6070公斤/亩,带水清塘(1米水深)按135165公斤/亩,化浆后全池泼洒。

4.种螺选择与放养

种螺规格60/公斤左右为好。种螺放养时间应控制在当年第一次产仔前,种螺放养的密度以130150公斤/亩为宜;如果选择养殖1龄成年田螺,放养密度可提高到160200公斤/亩。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以田螺养殖池中混养少量鲢、鳙和泥鳅。

5.饵料投喂

仔螺产出两个星期后即可投饵,可投喂新鲜的青菜、豆饼、米糠、蚯蚓、其他动物内脏、下脚料等。也可自制饲料,配方为玉米20%,鱼粉20%,米糠60%。种螺入池后,每1015天添加畜禽粪便1次,投放地点不仅是池塘的周围,还应包括池塘中间位置,每次增加50100公斤/亩农家肥,以确保饲料的质量。仔螺产出后,每23天喂养1次人工饲料,每次投放的量为种螺总重量的23%

6.日常管理

在高温季节要严防池塘水温过高,加深池塘水温,要根据需要对池塘加水来降低池塘水温。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如水质偏瘦要提高肥料,如水质偏肥要及时进行换水。每隔一个星期泼洒生石灰(水深1 1020公斤/亩的量)进行水体消毒,调节水的pH值,增加水体的钙含量。

每天巡塘检查田螺的生长状况,饲料生物多少和水质的肥瘦等等。在养殖过程中,如贝壳中发现田螺厣吸入螺壳内较深,说明缺乏饲料营养,应增加投喂量,如发现螺厣四周有螺肉挤出,表明蜗牛有缺钙,应增加水和饲料中的含钙量。田螺产仔阶段,要经常翻动池边的动物饲料,防止仔螺钻入憋死。田螺养殖池内要禁止鸭鹅家禽进入。

7.捕捞

田螺精心饲养一年,放养的仔螺规格可达1020克,当年孵化的幼田螺也到5克以上规格。收获田螺时要采取捕大留小批量市场的方法,有选择性的选取成年田螺上市,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实现自然补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荟萃】高产田螺养殖技术及食用方法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祁昌岱的“田螺养殖经”
池塘主养田螺技术
【泥鳅养殖】泥鳅养殖规模不同、模式不同之比较
小龙虾养殖池水质的管理技术
微流水池塘养殖东北蝲蛄效益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