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鞋业列入重点产业集群

  成都报道 本报记者 文静

  未来3年,以“中国女鞋之都”为主的制鞋业,将成为成都市着力打造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这是成都市经委主任戴晓明于日前的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上,首次披露的成都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作为女鞋产量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的成都,未来5-10年,将通过本土产业发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1000亿元的产值,100万人口的就业规模,使该地成为继广东、福建和浙江之后的中国第四大鞋业基地。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认为,成都的“中国女鞋之都”不仅是一个鞋业制造基地,还实现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

  不少内迁鞋企还依赖从国外调运原料时,位于成都的“中国女鞋之都”将拥有自己的原料库。11月16日,西部鞋材采购平台国际鞋材城在崇州园区动工。

  去年,鞋都及周边已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生产企业及涉及鞋类相关产业的企业达4200余家,分别落户崇州和金堂两大园区内。

  根据成都市政府的规划,“两园”外还有“一都”,即在武侯区打造一个成都鞋业产业“脑中心”。

  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西部鞋都”)总经理彭军表示,“脑中心”贸易服务平台占地300余亩,将是西部最大的综合性鞋业服务中心,涵盖产业链的各个下游环节。

  西部鞋都管委会主任李友义认为,服务平台和生产基地好比“店”和“厂”,店指挥厂,厂服务店,彻底改变了中西部只能充当东部鞋业“厂”的定位。鞋企靠制鞋、卖鞋赚钱,管理者靠提供服务来获取利润,“主业+配套服务”成为鞋产业经营的新模式。

  彭军透露,这种主业+服务配套的模式,源于西部鞋都的控股股东置信实业以房地产起家遗留下了大量工业厂房,因通过对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而盘活现有资产,发挥其服务功能,反而延伸了鞋产业链。

  中国女鞋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华坚国际鞋业集团总部在东莞,较早向中西部地区内迁。其董事长兼总裁张华荣以OEM起家、有“中国女鞋之父”之称,已应彭军之邀到成都考察已数次。但直到本报截稿之日,张华荣尚未下定在成都投资的决心。

  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将进一步考察成都鞋业的政策环境,制鞋生产水平、鞋材和销售状况等,“关键是政府态度。”他表示,正在成、渝两地做取舍比较。

  中国鞋业一直主要以OEM模式加入世界分工行列,其后果是,中国鞋企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劳务费。据业内人士介绍,OEM的制鞋部分毛利率不到20%,而有自主品牌的中高档鞋,从制造环节到终端市场,价格可以翻到成本的4-20倍。

  西部鞋都冀望华坚集团进入,可助推该地鞋产业从OEM向自主品牌转型。张华荣认为,OEM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转型:一是形成自我品牌和产品,逐步替代加工贸易为一般贸易;二是保留整个产业链中最核心和价值最大的部分,将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主动转移出去;三是被动式的产业转移,赚取“第一桶金”后,直接转为发展其他新型产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西部鞋业篇
人才助力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举措来了!
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制鞋业竞争力升级研究
福建晋江制鞋基地:小镇如何做大鞋产业--富民时装网-信息中心-服装信息、布料辅料、品牌、时...
“一双鞋”踏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丨河北三台镇:一个“北方鞋都”的死与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