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内经》.下

        第22章 疏五过论篇

   本篇导读

  “疏”即陈述、列举的意思;“五过”指诊治疾病时的五种过失。篇中逐条阐述了五种过失的原委,示人以警戒,故以此名篇。

  首先,本篇提出了诊治疾病时的五种过失,这五种过失除了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外,大多与社会地位、精神情绪、心理气质、经济生活等有关。其次,分析了五种过失的原因是“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即理论不扎实技术不熟练,而且不明社会人际之人情事理,这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性因素在发病和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在《素问·着至教论》也曾告诫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1,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2,论裁志意3,必有法则,循经守数4,按循医事,为万民副5。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6,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注释

  1 闵闵:形容医道深奥无穷。

  2 圣人之术,为万民式:圣人的医术,是众人的典范。

  3 论裁:讨论决定。

  4 循经守数:遵守常规和法则。

  5 为万民副:为众人谋福利。

  6 蒙愚以惑:愚笨而又不明事理。

  译文

  黄帝道:哎呀,真是太深远了!深远得好像注视深渊,又好像面对空中浮云。深渊还可以测量,而浮云就很难知道它的尽头了。圣人的医术,是众人的典范,他讨论决定医学上的认识,必然有一定的法则。遵守常规和法则,依循医学的原则治疗疾病,才能给众人谋福利。所以在医事上面有五过和四德的说法,你知道吗?

  雷公离开座位两次拜谢说:我年岁幼小,愚笨而又糊涂,不曾听到五过和四德的说法,只能在疾病的表象和名称上进行比类,空洞地引用经文,而心里却无法对答。

  帝曰: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1。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2,病有所并。医生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3。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4。

  注释

  1 脱营:与下文的“失精”,皆病证名。皆为情志郁结所致。

  2 五气:即五脏之气,实指五脏所生之情志而言。

  3 洒洒(xiǎn)然:恶寒貌。

  4 “此亦”句:这是诊治上第一种过失。

  译文

  黄帝道:凡是在诊病的时候,必须询问病人是否以前高贵而后来卑贱,那么虽然不中外邪,疾病也会从内而生,这种病叫脱营。如果是以前富裕而后来贫困而发病,这种病叫失精。这两种病都是由于情志不舒,五脏气血郁结,渐渐积累而成的。医生诊察时,疾病的部位不在脏腑,身躯也没有变化,所以诊断上发生疑惑,不知道是什么病。但病人身体却一天天消瘦,气虚精耗,等到病势加深,就会毫无气力,时时怕冷,时时惊恐。这种病会日渐加深,就是因为情志抑郁,在外耗损了卫气,在内劫夺了营血的缘故。医生的失误,是不懂得病情,随便处理。这是诊治上第一种过失。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1。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2。愚医治之,不知补写,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3。此治之二过也。

  注释

  1 毁沮:毁坏。

  2 满脉:脉气壅满。去形:形体羸瘦。

  3 邪气乃并:邪气愈加盛实。

  译文

  凡是诊察病人,一定得问饮食起居的情况。精神上有没有突然的欢乐,突然的痛苦,原来生活安逸后来生活艰难,这些都能伤害精气。精气衰竭,形体毁坏。暴怒会损伤阴气,暴喜会损伤阳气。阴阳受伤,厥逆之气就会上行而脉气壅满,形体羸瘦。愚笨的医生诊治时,不知道该补还是该泻,也不了解病情,以致病人脏腑精华一天天损耗,而邪气愈加盛实。这是诊治上的第二种过失。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1。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注释

  1 比类:取类相比。奇恒:了解异常。从容:细心观察。

  译文

  善于诊脉的医生,必然能够别异比类,分析奇恒,从容细致地掌握疾病的脉象变化规律。作为医生而不懂诊脉,那他的诊治就没有什么值得称许的了。这是诊治上的第三种过失。

  诊有三常1,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2。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3,病不能移4,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注释

  1 三常:这里指贵贱、贫富、苦乐三种情况。

  2 躄(bì):足痿弱不能行走。

  3 乱至失常:诊治上失去常法。

  4 病不能移:病患不能除去。

  译文

  诊病时,对于病人的贵贱、贫富、苦乐三种情况,必须先问清楚。比如原来的封君公侯,丧失原来的封土,以及想封侯称王而未成功。过去高贵后来失势,虽然不中外邪,而精神上先已受伤,身体一定要败坏,甚至死亡。如先是富有的人,一旦贫穷,虽没有外邪的伤害,也会发生皮毛枯焦,筋脉拘挛,成为痿躄的病。这种病人,医生如不能认真对待,去转变患者的精神状态,而仅是顺从病人之意,敷衍诊治,以致在治疗上丢掉法度,那么病患就不能去除,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疗效了。这是诊治上的第四种过失。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1。切脉问名2,当合男女,离绝菀结3,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4,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5,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注释

  1 余绪:末端。既察其本,又知其末。

  2 问名:问症状。

  3 离绝:指生离死别。菀结:情志郁结。

  4 令泽不息:使津液不能滋生。

  5 不问所发:不问发病的原因。

  译文

  凡是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的全部过程,同时还要察本而能知末。在切脉问证的时候,应注意到男女性别的不同,以及生离死别,情怀郁结,忧愁恐惧喜怒等因素。这些都能使五脏空虚,血气难以持守。如果医生不知道这些,还谈什么治疗技术。比如有人曾经富有,一旦失去财势,身心备受打击,以致筋脉的营养断绝,虽然身体还能行动,但津液不能滋生,过去形体的旧伤疼被引发,血气内结,迫于阳分,日久成脓,发生寒热。粗率的医生治疗时,多次刺其阴阳经脉,使病人的身体日见消瘦,难于行动,四肢拘挛转筋,死期已经不远了。而医生不能明辨,不问发病原因,只能说出哪一天会死,这也是粗率的医生。这是诊治上的第五种过失。以上所说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所学医术不精深,又不懂得贵贱、贫富、苦乐人事的缘故啊!

  赏析与点评

  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虽有“五过”,但最根本原因还是“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即理论不扎实技术不熟练,而且不明人情事理,这里的“人事”就是社会人际之事,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风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别、年龄、体质、性格、心理等。这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性因素在发病和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而且在《素问·着至教论》也曾告诫我们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的生命和健康不仅与天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紧密相关,本篇尤其强调了社会的急剧动荡和变革给人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心理上带来的损伤,这种损伤既和人的形体脏腑有关,又和人的心理气质有关,这实际上是现代医学的自然-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雏形。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1,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2,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注释

  1 雌雄表里:此指经脉而言。如六阴为雌,六阳为雄,阳脉行表,阴脉行里。

  2 贵贱贫富,各异品理:指由于贵贱贫富的不同,其体质亦异。

  译文

  所以说,高明的医生治病,必须知道天地阴阳,四时经络,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经脉的阴阳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治疗的主要病证。认真地联系人事的变迁,掌握诊治的常规。贵贱贫富及各自所形成的不同体质,询问年龄的少长,分析个性的勇怯,再审查疾病的所属部分,就可以知道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后参考八正的时节,九候的脉象,那么诊治就一定精确了。

  赏析与点评

  本段在前述“五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诊断疾病的几个要点:

  一、“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天地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地理环境的高下缺失,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作为医生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二、“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作为医生还必须掌握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生理病理基础,以及针灸、中药等治病的技术和方法。

  三、“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另外,医生还应当了解社会人情事理,即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个体性格心理的差异、年龄老少、喜怒哀乐、体质强弱等,这也是诊断的常规。

  四、“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最后还要掌握各种诊断技术,使诊断与病症相一致。无论是把握面部色泽分部变化的望诊、三部九候脉象变化的脉法,还是全面了解病证始末的问诊,作为医生都必须了然于心,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1,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藏菀热2,痈发六府。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3,决以明堂4,审于终始5,可以横行6。

  注释

  1 气内为宝:指观察病人元气的强弱是治病的关键。

  2 菀热:郁热。

  3 五中:即五脏,因脏腑在体内故也称五中。这里指五脏的气色。

  4 明堂:明堂为古时朝廷议政的大堂,一般位居皇宫中央。因鼻位居面部中央,故以明堂喻鼻。这里泛指面部颜色。

  5 终始:始为初病,终是现病。

  6 横行:遍行,自由行走。

  译文

  治病的关键,在于深察病人元气的强弱,来寻求邪正变化的机理。假如不能切中,那么过失就在于对表里关系的认识了。治疗时,应该守数据治,不要搞错取穴的理法。能这样进行治疗,可以一生不发生医疗过错。若不知取穴的理法,妄施刺灸,就会使五脏郁热,六腑发生痈疡。诊病不能审慎,就会失去常规。谨守常规来治疗,自然就与经旨相合了。气的流通,病理的变化,都是研究揆度阴阳奇恒之道的。五脏之病,表现于气色,取决于颜色,能从望诊上了解病的终始,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赏析与点评

  治疗疾病有两个原则:

  一、“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治疗必须以保护内在元气为宗旨。或寻求疾病过程中正邪的盛衰变化机理而扶正祛邪,或审查外在邪气的表里部位出入变化而治之。

  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遵守脏象气血,阴阳五行,表里经络的医学道理而治疗,恪守针灸、腧穴主治取穴用针施灸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诊误治,取得良好疗效。

第23章 九针十二原篇

  本篇导读

  本篇是灵枢经的开篇,学习本篇方可知针灸之大法,即“必明为之法”。全篇介绍古代九种针具的名称、形状、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作用;并叙述了分布在肘、膝、胸、脐等处的十二个原穴及脏腑疾病分别取用十二原穴的道理。故以此名篇。

  首先,本篇介绍了古代所用的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其次,论述了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十二原穴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并指出疾病是可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1,养百姓2,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3。余欲勿使被毒药4,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5。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注释

  1 子万民:爱万民。

  2 百姓:百官。

  3 属(zhǔ):连续。

  4 被:受。毒药:治病药物。古人以药能治病,谓之毒药。

  5 经纪:条理。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养万民、养百官,而征收他们的租税。很怜悯他们不能终尽天年,还接连不断地生病。我想叫他们不服药,也不用砭石,只用细针,刺入肌肤,就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在经脉中逆来顺往出入会合。使这种疗法,可以传到后世,就必须明确地制定出针经大法。为使针法永远不会磨灭,历久相传而不断绝,在学习中,容易运用,难以忘记,这又必须制定出微针使用的准则。另外,更要辨章析句,辨别表里,讲明用针的终始之道,把九针的形状写清楚,首先编成一部《针经》。我希望听到实际内容。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1,易陈而难入2。粗守形,上守神3。神乎神,客在门4。未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5。机之动,不离其空6。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7。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8;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9,明知逆顺,正行无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注释

  1 小针:也叫微针,即今之毫针。

  2 易陈而难入:简单的容易操作,精微的难以掌握。

  3 粗守形,上守神:技术低下的医生拘泥于有形的刺法,而高明的医生却能够把握气血变化和精神而施针。

  4 神乎神,客在门:人身气血精神的运行通道,也是客邪侵入人体的门户。

  5 粗守关,上守机:粗率的医生仅知道守着四肢关节附近的穴位施针,高明的医生等待经气的到来而施以补泻手法。

  6 不离其空:经气的往来离不开腧穴。

  7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当邪气正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当邪气衰,正气未复时,不可用泻法。

  8 不可挂以发:诸家解释都认为是指标刺技术精深之义。但对其本意未有确解。

  9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往,指经气去;来,指经气至。去者为逆,来者为顺。

  译文

  岐伯答道:我愿意把所知道的按着次序来谈,这样才有条理,从一到九,终始不乱。先谈谈针刺治疗的一般道理。小针的关键所在,说起来容易,可是达到精微的境界却很难啊!粗率的医生拘守形体,仅知在病位上针刺,高明的医生却懂得根据病人的神气变化针治疾病。神啊!神啊!气血循行经脉,出入有一定的门户,病邪可从门户侵入体内,医生看不出是什么病,哪能了解病变的原因呢?针刺的巧妙,在于如何运用疾徐手法。粗率的医生拘守四肢关节局部的穴位治疗,高明的医生却能整体观察经气的运行情况。经气的循行,离不开腧穴。邪气随着经气而流动,腧穴所体现的经气虚实变化是清静微妙的,必须仔细体验。当邪气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在邪气衰而正气未至时,不可追而泻之。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像箭紧扣在弦上而难以射出一样。所以针刺必须掌握气的往来顺逆盛衰之机,才能确有疗效。粗率的医生对此昏昧无知,这种妙处,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有。什么是逆顺呢?正气去叫作'逆’,正气来复叫作'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放胆直刺,无须四顾询问了。那正气已虚,反而用泻法,怎么不会更虚呢?邪气正盛,反而用补法,怎么不会更实呢?必须迎其邪而泻,随其去而补,对于补泻手法,能用心体察,那么针刺之道,也就尽在其中了。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1,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2,疾而徐则虚3。言实与虚,若有若无4。察后与先5,若存若亡6。为虚与实,若得若失7。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写之时,以针为之。写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8,排阳得针9,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10,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11,若行若按12,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13,其气故止,外门以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14,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15,及与两卫16,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17,切之独坚。

  注释

  1 宛(yù)陈则除之:血气淤滞日久,当排除之。

  2 徐而疾则实:进针慢,出针快,出针后急按针孔的刺法,属补法。

  3 疾而徐则虚:进针快,出针慢,出针后不闭针孔的刺法,属泻法。

  4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针下有气为实,无气为虚。有气指针刺后在刺穴周围产生的酸麻胀痛之感,甚至沿经脉传导,在医生手下有紧滞感。无气则为针刺后没有感觉,医生下针如刺豆腐。气本无形,故云若有若无。

  5 察后与先:审察疾病的标本缓急,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再决定治疗的次序。

  6 若存若亡: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及留针的久暂。

  7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形容针刺补泻手法的作用。实证,泻而取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

  8 放而出之:摇大针孔,使邪气得出。

  9 排阳得针:有三说。一、阳指皮肤浅表部位,排开浅表部位,使邪气随针外泄。二、阳指表阳,排开表阳,以去邪气。三、排阳,推扬,转针。

  10 内温:气血内蕴。

  11 意若妄之:随意而为,好像漫不经心。

  12 行:行针导气。按:按压孔穴以下针。

  13 令左属右:右手出针,令左手急按针孔。

  14 坚者为宝:针刺时要紧固有力。

  15 悬阳:凡刺时必举阳气为主,故曰悬阳。

  16 两卫:卫气在阳,肌表之卫。脾气在阴,脏腑之卫。二者皆神气所居,不可伤犯。凡用针首宜顾此。

  17 视之独澄:看得很清楚。

  译文

  凡是针刺时,正气虚用补法,邪气实用泻法,有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气胜的用攻邪法。《大要》说:慢进针而快出针,急按针孔的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不按针孔的为泻法。说到针下有气感为实,针下无气感为虚,因为气本无形,所以似有似无。根据疾病的标本缓急及气的虚实来决定补泻的次序,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及留针的久暂。总的说来,如掌握得法,就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补虚泻实的要点,在于巧妙地使用九针。或补或泻,用针刺手法来解决。泻法的要领是:持针纳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这可使邪气随针外泄。假如出针随即按闭针孔,会使邪气蕴郁于内,淤血不散,邪气不得外泄。补法的要领是:顺随经脉循行的方向进针,好像漫不经心地轻轻刺入。在行针引气,按穴下针时,像蚊虫叮咬一样似留似去的感觉,得气以后,急速出针像箭离弓弦一样快。右手出针,左手急闭针孔,经气因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就会充实了。如有皮下出血,应该速予除去。持针的准则,以手下坚牢有力最可贵。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不偏左不偏右,行针者的精神要集中在针端,注意观察病人,仔细看其血脉,进针时避开它,这样,就不会发生危险了。要进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卫气、脾气的状况,而针者也须聚精会神,毫不疏忽,从而测知病气的存亡。血脉之所在,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显得很清楚,用手去摸按也会感到坚实。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1,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2,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3,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写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写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牦4,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挺5,其锋微员,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注释

  1 镵针:因其针形尖锐,故名镵针。

  2 针:因其针形似箭而得名。

  3 铍针:因其针锋如剑而得名。两刃小刀。

  4 牦(máo):牦牛尾,也指马尾。

  5 尖如挺:大针尖如折竹之锐。

  译文

  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异。第一种叫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作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作针,长三寸五分;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作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作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于浅刺以泻皮肤之热;员针,针形如卵,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既不会损伤肌肉,又能够疏泄分肉的邪气;针,针尖像小米粒般微圆,用于按摩经脉,流通气血,但不能深陷肌肉之内,否则反伤正气;锋针,三面有刃,用以治疗积久难治之病;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锐利,用以刺痈排脓;员利针,大小像马尾,圆而锐利,针身稍粗,用于治疗急证;毫针,针尖像蚊虻的嘴,轻缓地刺入皮内,留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长针,针锋锐利,针身薄而锋利,可以治疗久痹证;大针,针尖如折竹一样锐利,其锋稍圆,可用以泻去关节积水。所有九针的情况,大致如此而已。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1,浊气在中2,清气在下3,故针陷脉则邪气出4,针中脉则浊气出5,针大深则邪气反沉6,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7,取三脉者恇8。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注释

  1 邪气在上:风热阳邪侵犯人体上部。

  2 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浊气留于肠胃。浊气,饮食积滞之气。

  3 清气在下:清冷寒湿之邪,侵入人体必从足部开始。

  4 针陷脉则邪气出:各经腧穴多在人体凹陷部位,驱寒邪,需刺各经陷脉,经气行,则邪气出,所以取阳邪在上部。

  5 针中脉则浊气出:针足三里可排除肠胃浊气。中脉,中部阳明之合穴,即足三里穴。

  6 “针太深”句:应浅刺之病,深刺反会引邪深入。

  7 五脉:五脏腧穴。

  8 取三脉者恇(kuānɡ):泻手足三阳经穴,致形气虚弱。

  译文

  邪气在人体经脉之内,风热之气常在上部;饮食积滞之气常停中部,寒湿之气常留下部,因而针刺部位也就不同了,刺上部各经腧穴可使风热之气外出;刺阳明之脉,可以排除胃肠积滞;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了,能够引邪入里,加重病势。因此说:皮肉筋脉各有它的部位,病证各有它的适应孔穴,情况不同,就应该随着病情慎重施针。不能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这就是损不足而益有余,会加重病情。精气虚的病人,误泻五脏腧穴,会致人于死;阳气不足的病人,误泻三阳经的腧穴,可以致正气怯弱,神志错乱。总之,误泻阴经,耗伤了脏气,会致死;误泻阳经,损伤了阳气,会发狂证。用针不当的害处大致如此。针刺时,需要候气,如刺后尚未得气,不应拘泥手法次数的多少,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果针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再刺了。九针各有不同适用证,针形也不一样,在使用时,要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总之,针刺的关键,是要得气,针下得气,必有疗效,疗效显著的,就像风吹云散,可以看到明朗的天空那样。这些都是针刺的道理。

  赏析与点评

  本节提出“气至而有效”的针效标准。气至,现今称“得气”,是针刺中腧穴,引动经气,经气来至的反应,因而是针刺治疗取效的前提和基础。气至与未至,一是施术者针下如有所见,如微感沉涩而紧等;二是患者有针下麻、胀、酸等感觉,即沿着经脉循行部位出现针感;三是与患者的虚实状态有关,从脉象盛衰变化上体现出来,即实证脉象由盛实变为虚弱,虚证脉象由虚弱变盛大时,即为有效。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1。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2;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3。经脉十二,络脉十五4。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5,所溜为荥6,所注为输7,所行为经8,所入为合9。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10。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注释

  1 五藏六府所出之处:脏腑各自连属的经脉脉气所出之处。

  2 二十五腧:每脏有井、荥、输、经、合之五腧穴,五脏共二十五穴。

  3 三十六腧:每腑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腧,六腑共三十六腧穴。

  4 络脉十五:十二经各有一络脉,加任、督及脾之大络,共十五络。

  5 所出为井:古代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为井。

  6 所溜为荥(xínɡ):形容脉气流过的地方,像刚从泉源流出的小水流。

  7 所注为输:形容脉气流注到此后又灌注到彼,其气渐盛。

  8 所行为经:脉气由此通过。

  9 所入为合:形容脉气汇合处。

  10 “节之交”两句:节之交,人体关节等部交接处的间隙。这些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为经脉中气血渗灌各部的汇合点。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脏腑脉气所出之处的情况。

  岐伯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五五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腧穴,人体有十二经脉,每经各有一络,加上任督之脉各一络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循行周身。脉气所出之处叫井,脉气流过之处叫荥,脉气灌注运输之处叫输,脉气通过之处叫经,脉气汇聚之处叫合。这二十七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它的脉气由始微而趋向正盛,最后入合于内。这二十七气流注运行都在这五腧之中,昼夜不息。人体关节等相交部位的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知道这些微妙所在,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否则就散无边际了。这里所说的节,都是血气游行出入和络脉渗灌诸节的地方,不是指皮肉筋骨说的。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1,左持而御之2,气至而去之3。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注释

  1 右主推之:指右手进针。

  2 左持而御之:指用左手护持针身。

  3 气至而去之:得气之后即起针。

  译文

  在针刺时,注意察看患者的面色和眼神,可以了解血气的耗散与还复;从病人形态动静、声音变化,可以了解邪正虚实。然后右手推而进针,左手护持针身,等到针下得气,就可出针了。凡用针的时候,必先诊察脉象以了解脏气的和与不和,然后治疗。如五脏之气已绝于内,属阴虚,而用针反补在外的阳经,会使阳愈盛而阴愈虚,这叫重竭。重竭必死,死时安静。这是因为医生每违反经气补泻原则,误取腋和胸的腧穴,使脏气虚竭所致。五脏之气已虚于外,属阳虚,而用针反补在内之阴经,阴愈盛而阳愈虚,引起四肢厥冷,这叫逆厥。逆厥必死,死时烦躁。这是误取四肢末端穴位,使阳气愈竭而致。针刺的要害,刺已中病而不出针就会耗伤精气;不中病而出针,会使邪气留滞不散。伤经气会加重病情而使人虚弱,气滞很容易发生痈疡。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1,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注释

  1 四关:即两肘两膝之四个关节。

  译文

  五脏联系在外的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联属,十二原穴出于四肢关节,四关原穴主治五脏病变。所以五脏有病,就应该取十二原穴。因为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因此五脏有了病变,就反映到十二原,而十二原也各有所属之内脏,了解原穴的性质,观察它的反应,就可知五脏的病情。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译文

  现在五脏有病,好比肌肉扎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河水淤塞一样。但是,扎了刺虽然日子长,还可以拔掉;污染日子虽久,还可以洗净;结拴了好久,还可以解开;河道淤塞时间虽然长些,还可以疏通。有人认为久病就不能治愈,这样说不对。善于用针的医生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污、解扣、疏淤一样。疾病的时间虽然很长,还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说久病不能治,是因为未掌握针刺技术。



第24章 邪气藏府病形篇

  本篇导读

  本篇重点论述了邪气侵犯人体的不同原因和部位,以及五脏六腑发病后的症状即病形和治法,故以此名篇。

  本篇首先根据病因分类及邪气所伤部位的差异,将致病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一是外感受于风雨寒暑之类邪气,称为外因;二是内伤于饮食、情志、房事、起居之失调,称为内因。之后详尽阐述了察色、按脉、问病、诊尺肤等诊法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五脏病变的缓、急、大、小、滑、涩六脉及其症状和针刺治疗原则、六腑病变的症状及取穴法与针刺法。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怎样呢?

  岐伯回答说:邪气伤人会在人体的上下部。

  黄帝又问说:部位的上下,有一定的常规吗?

  岐伯说:上半身发病的,是受了风寒外邪所致;下半身发病的,是受了湿邪所致。因此说,外邪侵犯人体,没有固定部位。外邪侵犯阴经,会流传到六腑,外邪侵犯阳经,也可能流传在本经的循行部位而发病。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1,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注释

  1 异名同类:人体三阴三阳之脉名虽然不同,但都由气血流行所贯通。

  译文

  黄帝说:经脉的阴和阳,名称虽然不同,其实同属于经络系统,上下互相会合,经络之间彼此连贯,如圆环没有开端。外邪伤人,有的侵入阴经,有的侵入阳经,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部位,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手足三阳经,都聚合到头面部。邪气伤人,往往都是趁着体虚之时,以及刚劳累用力后,或热饮热食出了汗,腠理开泄,而被邪气侵袭。邪气侵入面部,就会下行至足阳明胃经;邪气侵入项部,就会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邪气侵入颊部,就会下行至足少阳胆经;如果邪气侵入胸膺、脊背、两胁,也会分别下行它所属的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

  赏析与点评

  头为诸阳之会,即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之汇聚之处,足阳明胃经布于面部;足太阳膀胱经行于项背部;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颊部。所以外邪侵犯人体,多循经脉,上下传变,出现不同部位的症状。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1。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2,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注释

  1 胻(hénɡ):足胫。

  2 淖(nào)泽:在此作“柔软”解。

  译文

  黄帝问道:邪气侵入阴经,会怎么样呢?

  岐伯回答说:邪气侵入阴经,往往是从手臂或足胫开始的。因为手臂和足胫内侧的皮肤较薄,肌肉柔润,虽身体各部都可以感受风邪,但这些部位最易受伤。

  黄帝曰:此故伤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译文

  黄帝又问道:这邪气也会伤及五脏吗?

  岐伯回答说:人身感受风邪,不一定会伤及五脏。假若外邪侵入了阴经,而脏气充实,即使邪气入里也不能留住,必还归六腑。因此阳经受了邪,就流注于本经而发病;阴经受了邪,就会流注于六腑而发病。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1。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注释

  1 形寒寒饮则伤肺:喻昌说:“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形寒则外寒,从皮毛而入;饮冷则水冷从肺上溢,遏抑肺气,不令外扬下达,其治节不行,周身之气,无所禀仰而肺病矣。”

  译文

  黄帝问:邪气伤及五脏是怎样的?

  岐伯说:愁忧恐惧会使心脏受伤。形体受寒,又喝了冷水,就会使肺脏受伤。因为两种寒邪交感,内外受伤,就会发生肺气上逆的病变。如从高处跌坠,淤血留滞体内,又因大怒刺激,气上冲而不下,郁结胁下,就会伤肝。被人打击跌倒,或醉后行房,出汗冒风,就会伤脾。如用力举重,或房事过度,或出汗以后,浴于水中,就会伤肾。黄帝又问:五脏为风邪所伤,为什么呢?

  岐伯说:一定是内脏先伤再感受外邪,内外之邪结合,风邪才能侵入内脏。

  黄帝说:说得好!

  赏析与点评

  《黄帝内经》依据受邪发病的部位,将致病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一是外感受于风雨寒暑之类邪气,称为外因;二是内伤于饮食、情志、房事、起居之失调,称为内因。由此形成在病因、发病特点、传变途径与规律、转归预后以及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均有很大不同的内伤与外感两大类疾病。

  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热甚寒,不能胜之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的头面和全身形体,都是由筋骨来支撑联系,由气血来滋养的。当天寒地裂,滴水成冰的时候,如突然感受寒气,手足就会瑟缩不伸,麻木不灵,可是面部却不用衣物御寒,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周身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所有血气都上行达到头面部,分别流入各个孔窍,那精阳之气上注于目,使眼睛能看;那旁行的经气上达于耳,使耳能听;那宗气上出于鼻,使鼻能嗅;那由胃生出来的谷气,上走唇舌,使唇舌有味觉。所有这些气和津液,都上行熏蒸于面部,面部的皮又厚,肌肉坚实,因此面上的阳热充盛,就是天气极寒冷也能适应。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担负着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沟通表里内外等重要功能。以经脉为中心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络理论,可以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指导针灸治疗,故经文反复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1,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2,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曰:善哉。

  注释

  1 虚邪:四时反常的邪风,即虚邪贼风。

  2 正邪:四时正常的风气,也能乘人之虚,侵袭人体而引起疾病。

  译文

  黄帝说:外邪侵犯人体,发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虚邪伤了人,病人会战栗恶寒;正邪伤人发病比较轻微,先看到气色方面有点变异,身上没有什么感觉,像有病又像没有病,似有症状又似没有症状,不容易发现它的病情。

  黄帝说:讲得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1,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注释

  1 桴(fú)鼓:比喻事物相应,就像用鼓槌击鼓而有声一样。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医生看病人气色,就知道病情的叫明;按病人脉象,就知道病情的叫神;通过询问,就知道病情的叫工。我希望听一下,闻声、望色就能知道病情,切脉就能得到病况,问病就可彻底了解病苦的所在,怎么做才能达到如此水平呢?

  岐伯回答说:病人的气色、脉象、尺肤都与疾病有相应关系,就像如响随鼓、如影随形一样,不会有差错。这也像树木的根本和枝末一样,其根衰败,其枝叶必然枯萎。人的面色,脉象与皮肉外形的表现与内在脏腑的功能相一致的。所以,知其一为工,知其二为神,知其三就是神医了。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1;赤者,其脉钩也2;黄者,其脉代也3;白者,其脉毛4;黑者,其脉石5。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6;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7。

  注释

  1 弦: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为肝脉。

  2 钩:钩脉来盛去衰,为心脉。

  3 代:此处为脾之平脉,有更代的意思。

  4 毛:毛脉轻虚而浮,为肺脉。

  5 石:石脉沉濡而滑,为肾脉。

  6 相胜之脉:相胜就是相克,如肝病见肺之毛脉,是金克木,这就是相胜之脉。

  7 相生之脉:如肝病见肾之石脉,是水生木,即为相生之脉。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你详尽解释。

  岐伯回答说:面色青的,脉象应弦;面色红的,脉象应钩;面色黄的,脉象应代;面色白的,脉象应毛;面色黑的,脉象应石。如果看到面色与脉象不合,反而诊得相克脉象,就病情危重;若能诊得相生脉象,疾病就会痊愈。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五脏所生疾病的变化和表现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必先确定五色和五脉的相应关系,疾病就可以区别。

  黄帝说:气色和脉象已经确定了,怎么区别病情呢?

  岐伯说:只要诊察出脉的缓急、小大、滑涩,病变就确定了。

  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译文

  黄帝说:诊察的方法如何呢?

  岐伯回答说:脉急促的,尺部的皮肤也紧急;脉弛缓的,尺部的皮肤也弛缓;脉象小的,尺部的皮肤也瘦小;脉象大的,尺部的皮肤也大而突起;脉象滑的,尺部的皮肤也滑润;脉象涩的,尺部的皮肤也涩滞。以上六种变化,有轻有重,所以善于诊察尺脉的,不必等诊寸脉;善于诊察脉象的,不必等望色。能够察色、辨脉、观察尺肤三者配合起来而进行诊断的,称为上工,上工治愈十分之九;能够运用两种方法诊察的,称为中工,中工治愈十分之七;仅能运用一种方法进行诊察的,称为下工,下工治愈十分之六。

  黄帝曰:肤之六变,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1,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2;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3,以去其热;刺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4,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注释

  1 急:紧脉。

  2 深内:深刺针。

  3 浅内:浅刺针。

  4 痏(wěi):泛指针孔。

  译文

  黄帝问道:尺肤出现六种脉象变化,怎样针刺呢?

  岐伯回答说:凡是脉象紧的多属寒,脉象缓的多属热,脉象大的多属气有余而血不足,脉象小的多属气血都不足,脉象滑的属阳气盛而微有热,脉象涩的血少气少而微有寒。因此,在针刺急脉的病变,进针要深,留针时间要长;针刺缓脉的病变,进针应该浅,出针要快,以散其热;针刺大脉的病变,略微泻其气,不能出血;针刺滑脉的病变,应快出针,浅刺,以泻阳气,排除热邪;针刺涩脉的病变,必须刺中经脉,随着气行的逆顺方向行针,留针时间要长,还要先按摩经脉,使脉气舒缓,出针以后,赶快按住针孔,不使出血,以调和经脉;凡是脉象小的,阴阳形气都虚弱,不宜用针刺,而用缓和之药调治。

  黄帝曰:余闻五藏六府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译文

  黄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都出于井穴,从荥、输而进入合穴。这是从哪条经脉进入合穴的?进入后又和哪些脏腑经脉有联系呢?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岐伯回答说:这就是手足阳经,由别络进入内部而又属于六腑的。

  黄帝说:荥、输与合穴,在治疗上各有不同的作用吗?

  岐伯说:荥、输的脉气浮浅,可以治外经的病,合的脉气深入,可以治疗内腑的病。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译文

  黄帝说:治疗体内的腑病,怎样取穴呢?

  岐伯说:应取合穴。

  黄帝说:合穴各有名称吗?

  岐伯回答说:胃的合穴在三里,大肠的合穴在巨虚上廉,小肠的合穴在巨虚下廉,三焦的合穴在委阳,膀胱的合穴在委中,胆的合穴在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1,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腧申而从之。

  注释

  1 正竖膝,予之齐:即正身蹲坐,竖起膝部,使两膝齐平。

  译文

  黄帝说:怎样取合穴呢?

  岐伯回答说:取三里穴,应足背低平;取巨虚穴,应举足;委阳穴,应先屈后伸下肢取穴;委中穴,应屈膝取穴;阳陵泉穴,应正立竖膝使两膝齐平,至委中的外侧取穴;凡取治在外经脉的病变,应该用或摇或伸的方式取穴。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1,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注释

  1 鱼络血者:是说手鱼际的部位血脉郁滞或有淤斑。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一下六腑的病变。

  岐伯回答说:面部发热是足阳明的病变;手鱼际部出现郁滞的血斑是手阳明的病变;足背的冲阳脉出现坚实而极隐伏的现象,也是足阳明的病变。这是胃的经脉。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1,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注释

  1 濯濯(zhuó):肠鸣的声音。

  译文

  大肠病,肠中痛如刀割,阵阵肠鸣,冬天再感受寒邪,就会泄泻,当脐部疼痛,痛时不能久立。肠与胃有密切联系,可取胃经的上巨虚穴治疗。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译文

  胃病,会出现腹胀满,胃脘当心部位疼痛,支撑两胁,胸膈和咽喉间不通,饮食不下,可取足三里穴治疗。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1,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注释

  1 时窘之后:痛甚窘急,而欲大便。

  译文

  小肠病,小腹作痛,腰背牵引睾丸疼痛,大便窘急,觉得耳前发热或发冷,或只是肩上很热,以及手小指与无名指间发热,若络脉虚陷不起,这就是手太阳小肠经病变的症候。手太阳小肠病变,可取下巨虚穴治疗。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译文

  三焦病,腹部胀满,小腹胀满尤甚,小便不通,感到窘迫难受,水溢于皮下成为水肿,留在腹部为胀病。三焦病候也会呈现在足太阳外侧的大络上,这络脉在太阳经和少阳经之间,三焦有病,此处脉现异常,取委阳穴治疗。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1,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注释

  1 小腹偏肿:是说小腹部肿。中医以脐下三寸以下为小腹。

  译文

  膀胱病,小腹部偏肿而痛,用手按揉痛处,就要小便,又尿不出来,肩部发热,或脉陷不起,以及足小指外侧,胫骨和足踝后都显有热象。若络脉虚陷不起,可取委中穴治疗。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1,嗌中吤吤然2,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注释

  1 澹澹(dàn):水波动貌。这里指心慌心跳。

  2 嗌中吤吤(jiè)然:咽喉中如有物作梗,咯吐不舒。

  译文

  胆病,经常叹气,口苦,呕出苦水,心跳不安,好像怕人逮捕他一样,咽喉里如物梗塞,频频咳嗽、吐唾沫。在足少阳经起点至终点的循行通路上,也会出现络脉陷下的情况,可以用灸法治疗;如胆病而有寒热现象的,可取足少阳经的合穴阳陵泉刺治。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1,无中肉节2。中气穴则针游于巷3,中肉节即皮肤痛。补写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注释

  1 气穴:即腧穴。腧穴和经气相通,故称气穴。

  2 肉节:肌肉之间的节界。

  3 针游于巷:即刺中穴位后,即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出现针感。

  译文

  黄帝说:针刺有一定的规律吗?

  岐伯回答说:针刺这些穴位,一定要刺中气穴,不可刺中肉或刺中节。因为刺中气穴,则经气运行于脉道之内,经脉就通了;如果误中肉节,只能损伤好肉,使皮肤疼痛。如果补泻手法用反了,就会加重病情;如果误刺中筋,筋就会弛缓,邪气也出不去,与真气相争,由于邪气扰乱不去,反回到内里为病。这都是用针不审慎,反顺为逆的恶果。



第25章 寿夭刚柔篇

  本篇导读

  本篇主要论述人的体质有刚柔不同,而刚和柔可以从形体的缓急、正气的盛衰、骨骼的大小、肌肉的坚脆、皮肤的厚薄等方面进行分辨。体质刚柔不但与发病和治疗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的寿命长短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观察形气的是否相称,可以预测寿命的长短。由于文中内容以“寿夭刚柔”为主,故以此名篇。

  本篇首论人体素质不同与寿命寿夭的关系,以阴阳学说来分析人体内外和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并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及其侵袭人体部位的区别,提出了相应的治法。

  黄帝问于少师曰1: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2,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3,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4,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5,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6,刺络脉。故曰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7。

  注释

  1 少师:相传为黄帝之臣。

  2 谨度(duó)病端:意谓慎重地推测疾病发生的原因。

  3 病在阴之阴者:指病变部位在脏。内为阴,五脏为阴中之阴。

  4 病在阳之阳者:病变部位在皮肤。外为阳,皮肤为外之阳,故云阳之阳。

  5 病在阳之阴者:病变部位在筋骨。外为阳,筋骨为外之阴。

  6 病在阴之阳者:病变部位在腑。内为阴,六腑为阴中之阳。

  7 其形不久:即预后不良。

  译文

  黄帝问少师说:我听说人的先天禀赋,有刚柔、强弱、长短、阴阳的区别,希望听一下其中的道理。

  少师回答说:就人体阴阳来说,阴当中还有阴,阳当中还有阳,只有了解阴阳的规律,才能很好地运用针刺方法,了解疾病发生的情况,才能在针刺时作出适当的手法,同时要认真地揣度发病的经过与四时变化的相应关系。人体的阴阳,在内合于五脏六腑,在外合于筋骨皮肤,所以人体内有阴阳,体外也有阴阳。在体内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体外的,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因此,病在阴中之阴的,当刺阴经的荥输;病在阳中之阳的,当刺阳经的合穴;病在阳中之阴的,当刺阴经的经穴;病在阴中之阳的,当刺阳经的络穴。这是根据阴阳内外与疾病的关系,而选取针刺穴位的基本法则。阴阳也可以作为疾病的分类准则,病在阳经的叫风,病在阴经的叫痹,阴阳两经都有病的叫风痹。病有形态变化而不疼痛的,属于阳经一类;病无形态变化而疼痛的,属于阴经一类。没有形态变化而感到疼痛的,是阳经未受侵害,只是阴经有病,赶快在阴经取穴治疗,不要攻治阳经;有形态变化而不感觉疼痛的,是阴经未受侵害,只是阳经有病,赶快在阳经取穴治疗,不要攻治阴经。阴阳表里都有病,忽然有形态变化,忽然又没了,更加上心烦,叫阴病重于阳,这是所谓的不表不里,预后不能良。

  黄帝问于伯高曰1: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注释

  1 伯高:相传为黄帝之臣。

  译文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形气与发病有先后内外的相应关系,是什么道理?

  伯高回答说:风寒外袭,先伤形体,忧恐忿怒的精神刺激,先伤内气。气逆伤了五脏之和,就会使五脏有病。寒邪侵袭形体,就会使肌表皮肤发病。风邪伤了筋脉,就会使筋脉发病。这就是形气与疾病外内相应的关系。

  黄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1。久痹不去身者2,视其血络,尽出其血。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注释

  1 以此衰之:意谓按比数递减。

  2 久痹不去身:病邪内闭,经久不愈。

  译文

  黄帝说:怎样针刺治疗呢?

  伯高回答说:病九天的,刺三次可以好;病一个月的,刺十次可以好。病程时日的多少远近,都可以根据三日一刺的标准来计算。经久不愈的痹证,根据血络变化,尽力去掉淤血。

  黄帝又说:人体在内在外的疾病,针刺难易的情况怎样呢?

  伯高回答说:形体先有病还未传入内脏的,针刺的次数,可以根据已病的日数减半计算;内脏先有病而形体也有反应的,针刺的日数就要加倍。这就是疾病有内外、针治有难易的对应关系。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1,不胜形则夭。

  注释

  1 胜形:血气经络不但与外形相称,而且要更为强盛才能长寿。

  译文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人的外形有缓有急,正气有盛有衰,骨骼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从这些怎样来确定人的寿夭呢?

  伯高回答说:外形与正气相称的多长寿,不相称的多夭亡;皮肤与肌肉结合紧密的多长寿,不紧密的多夭亡;血气经络充盛胜过外形的多长寿,血气经络衰弱不能胜过外形的多夭亡。

  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则夭矣。形充而大肉?坚而有分者肉坚1,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注释

  1?(jùn):肌肉突起处。

  译文

  黄帝说:什么叫作形体的缓急?

  伯高回答说:形体充实而皮肤柔软的人,多长寿;形体充实而皮肤坚紧的人,多短命。形体充实而脉气坚大的为顺;形体充实而脉气弱小的属于气衰,气衰是危险的。如果形体充实而面部颧骨不突起的人,骨骼必小,骨骼小的多短命。形体充实而臂腿臀部肌肉突起坚实而有肤纹的,称为肉坚,肉坚的人多长寿。形体充实而臂腿臀部肌肉没有肤纹的,称为肉脆,肉脆的人多短寿。这是自然界赋予人生命所形成的形体与生气的自然状态,可据此来判断人的寿命长短。医者,必须了解形体与生气的状态,然后可以临床治病,判断死生。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1,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注释

  1 “墙基卑”两句:这是以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面部形态。墙基,在此指耳边下部。地,指耳前肌肉。大意是说面部肌肉陷下,四周骨骼显露。

  译文

  黄帝说:我听说人有寿夭,但无法推测。

  伯高回答说:衡量人的寿夭,凡是面部肌肉陷下,而四周的骨骼显露,不满三十岁就会死的;再加上疾病影响,不到二十岁,就可能死亡。

  黄帝说:从形与气的相胜,怎样用它去确定寿命长短呢?

  伯高回答说:健康人,正气胜过形体的可以长寿;有病的人,形体肌肉很消瘦,即使其气胜过形体,也是要死的;即使形体尚可,但元气已衰,也很危险。



第26章 本神篇

  本篇导读

  “本”即本原、根本,这里有溯本求源的意思,可引申为推求。“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本篇通过对神与五脏的关系,以及神失常病变等内容的论述,阐明神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神在辨治疾病中的意义,故以此名篇。

  本篇叙述了精、神、魂、魄、意、志、思、智、虑的概念及神与治疗、养生的关系,提出了“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观点;之后讨论了七情变化对五脏功能的影响与危害,指出了情志过激的致病特点;最后讨论了五脏藏五神及五脏虚实的病理表现,并强调治疗时“必审五藏虚实”。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藏则精失2,魂魄飞扬3,志意恍乱4,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5?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6。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7,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8,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注释

  1 神:指广义的神,概括了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下文所讲“血、脉、营、气、精、神”等生理活动的内容。

  2 淫泆(yì):指七情过度,任性恣纵。

  3 魂魄:魂,是精神活动之一。魄,是先天的本能,如感觉、运动等。

  4 志意恍乱:思想混乱,茫然无主。

  5 德、气:古代哲人认为万物由天之气、地之形和合化生。有时天气也称为“天德”,包括上文所提到的精、神、魂、魄等。人死后,精神魂魄又回到了天上,所以古人祭祀祖先,是相信祖先的灵魂在天上存在。

  6 德流气薄:在天之气下流与在地之气结合。

  7 两精相搏:即男女交媾,两精结合。

  8 任:负担,主持。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针刺的法则,必须先研究病人的精神状态。因为血、脉、营、气、精、神,这都是五脏所藏的。至其失了正常,离开所藏之脏,五脏精气走失,魂魄也飞扬了,意志也烦乱了,智慧和思考能力都离开了自身。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上天的惩罚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什么叫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希望听到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天赋予我们人类的是德,地赋予我们人类的是气,由于天德下流与地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成形,人才能生存。所以,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叫精;阴阳两精相结合产生的生命活动,叫神;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知觉机能,叫魂;跟精气一起出入而产生的运动机能,叫魄;可以支配外来事物的,叫心;心里有所忆念而留下的印象,叫意;意念所在,形成了认识,叫志;根据认识而反复研究事物的变化,叫思;因思考而有远的推想,叫虑;因思虑而能定出相应的处理事物方法,叫智。

  一、关于“神”的含义:

  神的概念十分广泛而丰富,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神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均可以用“神”来概括。其二,神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现象的高度概括。其三,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也就是狭义上的神。

  二、“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诊治原则: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集中体现,针刺及其他治法的使用,都必须在充分调动和发挥神气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本文虽言针刺,但实则包含药物、推拿等治法在内。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

  注释

  1 长生久视:是寿命延长,不易衰老之意。

  译文

  因此,智者养生必定顺着四时来适应寒暑的气候,调和喜怒而安定起居,节制房事,调和刚柔。这样,虚邪贼风就不能侵袭人体,自然可以延寿,不易衰老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1,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2。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注释

  1 怵(chù)惕:恐惧的样子。

  2 神惮(dàn)散而不藏:意谓神气耗散而不能归藏于心。

  译文

  所以过分的恐惧忧思,就会损伤心神,损伤心神就恐惧,使阴精流失不止。悲哀过度伤了内脏,会使气机竭绝,丧失生命。喜乐过度,会致喜极气散不能收藏。愁忧过度,就会使气机闭塞,不能流畅。大怒,就会使神志昏迷,失去常态。恐惧过度,就会由于精神动荡而精气不能收敛。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译文

  心过度恐惧忧思,就会伤神,神伤,就会时时恐惧不能自控,时间久了,肌肉消瘦,毛发憔悴,面色异常,死在冬季。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1,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注释

  1 悗(mán):闷也。胸膈苦闷。乱:烦乱。

  译文

  脾过度忧愁不能解除,就会伤意。意伤,就会苦闷烦乱,手足乏力,不能抬起来,进而毛发憔悴,面色异常,死在春季。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译文

  肝过度悲哀影响内脏,就会伤魂,魂伤,会出现精神紊乱症状,导致肝脏失去藏血作用,使人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不能舒张,进而毛发憔悴,面色异常,死在秋季。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译文

  肺过度喜乐,就会伤魄,魄伤,会形成狂病,狂者思维混乱,不识旧人,皮肤枯槁,进而毛发憔悴,面色异常,死在夏季。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译文

  肾大怒不能遏止,就会伤志,志伤,就容易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腰脊不能随意俯仰,进而毛发憔悴,面色异常,死在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译文

  过度恐惧而解除不了,就会伤精,精伤,就会发生骨节酸痛和痿厥,并常有遗精。所以五脏是主藏精气的,不可被损伤;伤了,就会使精气失守,形成阴虚,阴虚则阳气的化源断绝,离死就不远了。所以运用针刺的人,必定要观察病人的形态,以了解他的精、神、魂、魄等精神活动的旺盛或衰亡,如果五脏精气已经损伤,就不能用针刺治疗了。

  肝藏血,血舍魂1。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2。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注释

  1 血舍魂:意即魂的功能凭依于血。

  2 经溲不利:大小便不利。

  译文

  肝贮藏血,魂依附血液。肝气虚,会恐惧;肝气盛,容易发怒。脾贮藏营气,意念依附营气。脾气虚,会使四肢运用不灵,五脏不能调和;脾气壅实,会使腹部胀满,大小便不利。心藏神,神寄附在血脉中。心气虚,会悲伤;心气太盛,会笑而不止。肺藏气,魄依附在肺气中。肺气虚,会感到鼻塞,呼吸不便,气短;肺气壅实,会大喘,胸满,甚至仰面而喘。肾藏精,意志依附精气。肾气虚,会手足厥冷,肾有实邪,会腹胀,并连及五脏不能安和。因此说:治病必须审察五脏病的症状,以了解元气虚实,从而谨慎地加以调治。

  赏析与点评

  一、七情虽产生于五脏,但七情太过或持续不解又会导致五脏功能失调、气机紊乱,产生不同的情志症状和形体症状。其致病特点与规律有以下三点:其一,五志首先伤心,表现出心功能失调的病证;其二,五志自伤本脏: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其三,五志互伤它脏:多为本脏不虚而它脏先虚所致。

  二、五脏与精气神的藏、舍关系:

  神是在脏腑精气的基础上产生的,精气充养脏腑、组织、器官等形体便产生了神的活动。因此,精、气、神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精气化生于脏腑,藏于五脏,所以神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分属于五脏,故五脏又有“五神脏”之称。神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即本篇所言:“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种理论反映了《黄帝内经》整体观思想,它与“心主神”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脏腑与神志关系的主要理论。



第27章 经脉篇

  本篇导读

  “经”即径也,犹言路径;“脉”是流通气血之道路。经脉,是人体中重要的组织系统。经脉系统,包括了经脉和络脉两个内容,经和络是相对而言的,经为主干,而络是经的分枝。本篇虽然讨论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但仍以“经脉”名篇。正如《灵枢注证发微·卷二》云:“此篇言十二经之脉,故以经脉名篇……凡《黄帝内经》全书之经络,皆自此而推之耳。”

  本篇以讨论经络的循行部位为主,同时也论及了经络的生理、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等问题,是《黄帝内经》论述经络最完整、系统的一篇。经脉内属脏腑,所以在病理情况下,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经脉的分布走向和所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相一致。所以它可以分析疾病的浅深,在何经、何脏、何腑,从而为确定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译文

  雷公问黄帝说:《禁脉》篇说过,针刺的道理,从研究经脉开始。揣度它的运行,知道它的长短,向内联系五脏,在外联系六腑。希望详细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黄帝说:人最初生成,首先形成精,由精发育而生脑髓;此后就逐渐形成人体。以骨为支柱,以经脉作为营运气血的通道,以坚劲的筋来约束骨骼,肌肉像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人形即成。出生以后,水谷入胃,化生精微,脉道内外贯通,血气即可在脉中运行不止。

  雷公说:我希望听到经脉最初发生的情况。

  黄帝说:经脉的作用,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察明虚实,作为医生,不可不明白。

  赏析与点评

  本节提出了重要的中医理论:

  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担负着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沟通表里内外等重要功能。以经脉为中心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络理论,可以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指导针灸治疗,故经文反复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2,还循胃口3,上膈属肺4。从肺系横出腋下5,下循臑内6,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7,入寸口,上鱼8,循鱼际9,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

  1 中焦:指中脘部位。

  2 络:联络。凡萦绕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均称络。

  3 还:指经脉循行去而复回。胃口:指胃上口贲门与下口幽门。

  4 属:隶属。凡经脉连于其本经的脏腑均称属。

  5 肺系:指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6 臑(nào):上臂。

  7 廉:边缘。

  8 鱼:手大指本节后掌侧肌肉隆起处,形状如鱼,故名。

  9 鱼际:“鱼”的边缘为鱼际。

  译文

  肺手太阴的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上膈膜,属于肺。再从气管横走而出腋下,沿着上臂内侧,行在手少阴与手厥阴两经的前面,下至肘内,沿着臂的内侧和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沿着鱼际,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1,上入两筋之中2,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3,上出于柱骨之会上4,下入缺盆络肺5,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注释

  1 两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之间,俗名虎口,又名合谷。

  2 两筋之中:指手腕背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两筋间陷中,有穴名叫阳溪。

  3 髃(yú)骨:为肩胛骨与锁骨相连接的地方,即肩髃穴处。

  4 柱骨之会上:肩胛骨上,颈骨隆起处,即大椎穴处。因诸阳脉会于大椎,故称会上。

  5 缺盆:即锁骨窝。

  译文

  大肠手阳明的经脉,起始于食指尖端,沿食指上侧,出合谷穴拇指、食指歧骨之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端的前缘,上出于肩胛上,与诸阳经会合于大椎,向下入缺盆络肺,下贯膈膜,会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下入齿缝中,回转过来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1,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2,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3;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4;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注释

  1頞(è):鼻梁。

  2 颐:在口角的外下方,腮的前下方。

  3 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4 气街:又叫“气冲”。在少腹下方,毛际两旁。

  译文

  胃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孔两旁的迎香穴,旁入足太阳的经脉,下沿鼻外侧,入上齿缝中,回来环绕口唇,下交于承浆穴处,再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它的支脉,从大迎穴的前面,向下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贯膈膜,会于胃腑,与脾脏联系;它另有一支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脐,入毛际两旁气街部;另一支脉,起胃下口,下循腹里,至气街前与直行的经脉相合,循髀关穴,至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下至足背,入中指内侧;另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别行,下至足中指外侧;它另一支脉,从足背面,进入足大指,直出大指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前廉,上踹内3,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4,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注释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是手足两侧阴阳界面的分界处。阳面赤色,阴面白色。

  2 核骨:是足大趾本节后内侧凸出的圆骨。形如果核,故名。

  3 踹(chuǎn):小腿肚。

  4 舌本:舌根。

  译文

  脾足太阴的经脉,起于足大指尖端,沿着大指内侧白肉处,经过核骨,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肚,沿胫骨后方,与厥阴肝经交叉出于其前,上行膝股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并散布于舌下;它的支脉,又从胃腑分出,别出上走膈,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2;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3,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注释

  1 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

  2 目系: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3 锐骨: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

  译文

  心手少阴的经脉,起于心脏里,出属于心的脉络,下贯膈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系的脉络上行,挟于咽喉,关联到目珠连于脑的脉络;它另有直行的经脉,又从心脏的脉络上行于肺部,向下横出腋下,再向下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到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入掌内后侧,沿着小指的内侧至指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1,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2,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3,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4,至目内眦5,斜络于颧。

  注释

  1 踝:此处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

  2 肩解:即肩后骨缝。

  3 目锐眦(zì):眼外角。

  4 ?(zhuō):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5 目内眦:眼内角。

  译文

  小肠手太阳的经脉,起于手小指尖端,循行手外侧,上入腕部,出小指侧的高骨,直上沿前臂骨的下缘,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再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部,交于肩上,入缺盆,联络心脏。再沿咽部下穿横膈膜,至胃,再向下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头颈上抵颊部,至眼外角,回入耳中;另有支脉,从颊部上眼眶下,至鼻,再至眼内角。斜行络于颧骨部,与足太阳经相接。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2;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3,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4,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5,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6,至小指外侧。

  注释

  1 巅:指头顶正中最高点,当百会穴处。

  2 耳上角:即耳廓的上部。

  3 肩髆:即肩胛骨。

  4 膂(lǚ):挟脊两旁的肌肉。

  5 髀(bì)枢:指股骨上端的关节,即环跳穴处。为髀骨所嵌入的地方,有转枢作用,故称髀枢。

  6 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又穴名。

  译文

  膀胱足太阳的经脉,起于眼内角,向上过额部,会于头顶之上;它的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入络于脑,还出,另下行过项,沿肩胛骨内侧,夹脊椎两旁,直至腰部,沿脊肉深入,联系肾脏,会于膀胱;它另有支脉,从腰中,会于后阴,通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它又有直脉,从左右肩胛骨内侧,另向下行,贯穿肩胛,挟行脊内,过髀枢部,沿大腿外侧后缘,向下行合于膝弯内,又向下通过小腿肚,出外踝骨的后边,沿着京骨,至小指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译文

  肾足少阴的经脉,起于足小指之下,斜向足掌心,出于然谷穴之下,沿着内踝骨的后方,另入足跟,上小腿肚内侧,出腘内侧,上行股部内侧后缘,穿过肾脏,与膀胱联系;其直行的经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和横膈膜,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归结于舌根;它的支脉,从肺联系心脏,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2,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肘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注释

  1 历络三焦: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 臑(nào):上臂。

  译文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的经脉,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下穿膈膜,依次地联系胸腹的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循行胸中横出胁下,当腋缝下三寸处,又向上行至腋部,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肺经与手少阴心经的中间,入肘中,下循臂,行掌后两筋之间,进入掌中,循中指,至指端;它另有支脉,从掌内分出,沿无名指直达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1,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注释

  1 手表腕:指手与腕的背面。

  译文

  三焦手少阳的经脉,起于无名指尖端,上出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前臂外侧两骨的中间,向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而交出于足少阳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布于心包,下过膈膜,依次会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颈项,夹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由此屈而下行额部,至眼眶下;它另有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再出走耳前,通过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支脉会于颊部,而至眼外角,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1,横入髀厌中2;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3,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4,直下抵绝骨之端5,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6。

  注释

  1 毛际:耻骨部生阴毛之处。

  2 髀(bì)厌:髀枢。

  3 髀阳:大腿的外侧。

  4 外辅骨:即腓骨。小腿骨有胫骨、腓骨两支,胫骨为主,腓骨为辅,且在外侧,故称外辅骨。

  5 绝骨:在外踝直上三寸许腓骨的凹陷处。腓骨至此似乎绝断,故称绝骨。

  6 三毛:足大趾爪甲后生毛处。

  译文

  胆足少阳的经脉,起于眼外角,上至额角,向下绕至耳后,沿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而进入缺盆;它的支脉,另从眼外角,下行至大迎穴附近,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至眼眶下,向颊车,下颈,与前入缺盆的支脉相合,然后下行胸中,贯膈,络肝,属胆,沿着胁内,出少腹两侧的气街,绕过阴毛际,横入环跳部;它的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走腋,沿胸部过季胁,与前支脉合于环跳部,再下沿髀部外侧,出阳陵泉,下行于腓骨之前,直下抵阳辅穴,下出外踝之前,沿着足背,出足小指与第四指之间;它的另一支脉,由足背走向足大指间,沿着大指的骨缝,到它的尖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三毛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1,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注释

  1 丛毛:即上文“三毛”。

  译文

  肝足厥阴的经脉,起于足大指丛毛上的大敦穴,沿着足背上侧,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至踝骨上八寸处,交叉于足太阴脾经的后方,上腘内缘,沿阴股,入阴毛中,环绕阴器一周,至小腹,夹行于胃的两旁,属肝,络胆,上通膈膜,散布于胁腹部,沿喉咙的后侧,入喉咙的上孔,联系眼球深处的脉络,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的百会,它的支脉,从眼球深处脉络,向下行于颊部内侧,环绕口唇之内;它另有一支脉,又从肝脏通过膈膜,上注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译文

  十二经脉,隐伏在体内而行于分肉之间,其深不能看到;经常可以见到的,只是手太阴肺经在经过手外踝之上气口部分,这是由于该处骨露皮浅无所隐蔽的缘故。其他各脉在浅表而经常可见到的,都是络脉。在手足六经络脉中,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大络,分别起于手五指之间,上合于肘中。饮酒的人,它的酒气随着卫气行于皮肤,充溢络脉,首先使络脉满盛。就会使卫气均平,营气满盛,那经脉也就很充盛了。人的经脉突然充盛,这都是邪气侵袭于内,留在脏腑经脉里,聚而不动,可以化热。如浮络不现坚实,就是病邪深入,经气虚空,不与一般相同,所以知道哪条经脉发病了。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1,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2。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写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注释

  1 绝道:指经脉不到的间道(偏僻的小路)。

  2 结上:络脉有血液淤结之处。

  译文

  雷公说:怎样能够知道经脉和络脉的不同呢?

  黄帝说:经脉在平常是看不到的,它的虚实从气口切脉可知。显露在外的脉,都是络脉。

  雷公说:我不明白这种区别。

  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关节之间,而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出入流注,再结合皮肤中的浮络,共同会合而显现在外面。所以针刺所有络脉的病变,必须刺其聚结之处。若血聚过多,虽然没有显现淤结之络,也应该急刺,泻去病邪,放出淤血。如果淤血留内,会发为痹证。凡是察看络脉:脉现青色,是寒邪凝滞并有疼痛;脉现赤色,是有热。胃里有寒,手鱼部的络脉多现青色;胃里有热,鱼际的络脉会出现赤色。鱼际络脉出现黑色的,是日久不愈的痹病。如兼有赤、黑、青三色出现的,是寒热错杂的病变。如青色而短,属于气弱。凡是针刺胃里或寒或热的病证,都是多刺血络。必须间日一刺,把淤血泻完为止。然后察明病证的虚实,如脉现青色而短,是气衰的病人,过用泻法,就会使病人感到心里烦乱,烦乱极了,就会跌倒,不能说话。对于这种烦乱的病人,赶快扶他坐下,施行急救。



第28章 营卫生会篇

  本篇导读

  “营卫”指营气和卫气;“生会”即生成与会合。本篇主要是通过对营卫二气的生成、运行与会合的论述,阐明营气和卫气的生理作用、相互关系及其失常所出现的某些病证,故以此名篇。

  首先,本篇论述营卫的生成及其性质,提出营卫皆化生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理论。其次,阐述营卫运行规律,营卫昼夜各运行周身五十度,夜半而大会;营卫运行直接影响着人之睡眠;营卫与血汗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三焦的划分、功能及其与营卫气血的生成、敷布、转化关系。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1,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注释

  1 陇:隆盛的意思。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的精气来自哪里?阴和阳在哪里会合?什么叫作营气?什么叫作卫气?营卫之气是从哪里产生的?卫营之气在哪里会合?老年人和壮年人气的盛衰不同,昼夜气行的位置各异,我希望听听会合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人的精气,来源于饮食。当饮食入胃,它的精微就传给了肺脏,五脏六腑都因此接受了营养。其中清的称为营气,浊的称为卫气。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在周身运行不休,营卫各运行五十周次又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循环一样没有开头。卫气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又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昼夜各半。所以卫气的循行,从属阳的头部起始,到手足阴经为止。所以说:卫气行于阳经,中午阳气最盛,称为重阳;夜半行于阴经,阴气最盛,称为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是以昼夜来划分的。半夜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夜半以后阴气渐衰,黎明阴气衰退而阳气继起。中午阳气最盛,日落而阳气衰退。当日入黄昏,阳气已尽而阴气继起。到夜半,营卫之气始相会合,这时人们都入睡,这叫合阴。到黎明阴气衰尽,而阳气又继起了。如此循行不止,和自然界日月运行的道理一致。

  赏析与点评

  《黄帝内经》关于卫气运行的记载,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并行。二是本篇所述,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三是卫行脉外,散行于肌肉、皮肤、胸腹、脏腑。卫气的三种运行途径中,第一是基本方式,第二、第三种是调节方式。体现了它分布广泛,运行迅速,应激能力强的特点,是完成温煦、卫外等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1。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2,故昼不精,夜不瞑。

  注释

  1 精:此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2 伐:衰败。

  译文

  黄帝说:老人往往夜里入睡困难,是什么气使他这样呢?青壮人白天往往不睡觉,是什么气使他这样呢?

  岐伯回答说:壮年人的气血充盛,肌肉滑润,气道通畅,营气卫气的运行不失常规,所以白天神气清爽,夜里睡得香。老人的气血衰退,肌肉消瘦,气道涩滞,五脏之气损耗,营气衰少,卫气内乏,所以白天神不清爽,夜里也不易入睡。

  赏析与点评

  “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人体正常睡眠的条件是气血盛,营卫强,气血运行之道通畅,营卫能够正常运行而阴阳相交。老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其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而少壮之人昼精而夜瞑,则是因为其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这就是营卫与寤寐的关系。

  若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与营气相交,导致阳分之气盛而阴分之气虚,这是造成失眠的重要机理。由此推之,凡外感、内伤等因素,一旦扰乱了营卫的正常运行,均有可能导致失眠或嗜睡等证。临床上,对于睡眠失常的病证,辨证运用调和营卫之法。如《黄帝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治失眠,《金匮要略》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失眠,皆与调和营卫之法有关。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营、卫二气的运行,都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岐伯回答说:营气发于中焦,卫气发于上焦。

  黄帝说:希望听一下发于上焦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上焦之气从胃上口发出,并食道上行,穿过膈膜,散布胸中,横走腋下,沿手太阴肺经范围下行,返回到手阳明大肠经,上行至舌,又下流注于足阳明胃经,卫气与营气一样都是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这就是昼夜一周的大循环。所以卫气五十周次行遍全身,再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肺经。

  黄帝说:人在有热时,就会饮食刚入胃,其精微之气还未化成,汗就先出来了。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半身,并不沿着卫气运行的道路而出,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为风邪所伤,以致腠理舒张,皮毛为风热所蒸,腠理开泄,卫气行至肌表疏松的地方,就不沿着它的流行道路走了。卫气的性质慓悍滑利,见到开泄的地方就走,所以不能从它正常运行之道而出,这叫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1。

  注释

  1 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人体夺血会致死亡,夺汗也会致死亡,所以说“有两死”。血与汗两者缺一则不能生,所以说“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到中焦的出处。

  岐伯回答说:中焦的部位与胃并列,在上焦之后。这里主化生水谷之味,泌去糟粕,蒸腾津液,化生精微,向上传注于肺脉,再化生而为血液。用它奉养周身,没有比它更宝贵的了。所以独能行于经脉之内,叫作营。

  黄帝说:血和气,名称虽不一样,而其实却是同类,这是为什么?

  岐伯回答说:营和卫都是水谷精气化成;血是精气化生的最宝贵物质,称为神气。因此血和气,名虽不同,却属于同类。凡失血过多的人,临证不可发其汗;出汗过多的人,其血亦少,临证不可刺络放血。所以说人体既夺血又夺汗者预后不良,血与汗缺一则不能生存。

  赏析与点评

  “血汗同源”,血足则津充而汗源充足,血虚则津少而汗源不充,为了避免“虚虚”之诫,所以原文强调“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其意是说大失血者,其津液已伤,不宜再发其汗;大汗伤津液者,其血液已伤,不宜再伤其血。临床上,对于大失血之人,不可再夺其汗,如《伤寒论》有“衄家不可汗”、“亡血家不可汗”之告诫。对于大出汗之人,则应避免再伤其血,如妄用活血化瘀、刺络出血等法。因特殊情况而非用不可者,则当辅以补血或益津之法。如对大失血而兼外感者,治宜养血益津,兼以发汗;对大出汗而兼血瘀者,治宜补血益津,兼以化瘀。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下焦的出处。

  岐伯回答说:下焦可另将糟粕输送到回肠,又将水液渗透注入膀胱。所以水谷一类,常并存在胃中,经过消化,形成了糟粕,向下输送到大肠,成为下焦的主要功能。至于水液,也都是向下渗灌,排去其水,保留清液,其中浊秽部分,就沿着下焦而渗入膀胱。

  黄帝说:人喝酒,酒入胃中,谷物还未腐熟,而酒液先从小便排泄,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回答说:酒是谷类发酵而酿成的液体,其气慓悍清纯,所以比食物后入,反比食物先从小便排出。

  黄帝说:很对。我听说,三焦的功能,上焦像雾一样,中焦像沤物池一样,下焦像水沟一样。



第29章 海论篇

  本篇导读

  “海”是百川汇聚之所,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水分之源。本篇以自然界之东西南北四海为比喻,说明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是水谷、血、气、髓汇聚之处,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分述其生理、病理、症状及治疗原则,所以篇名为“海论”。

  本篇先论人有四海,以应自然界之四海,喻示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后论四海输穴的部位及名称、四海逆顺、有余不足的病变及治疗原则。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1。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注释

  1 四海:古人认为海为江河之水汇聚之处,海有四。人身髓、气、血以及饮食物也有其所汇聚之处,故比称为“四海”。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夫子您讲过刺法,您所讲的离不开营卫气血。十二经脉,在内连属于五脏六腑,在外网络于四肢关节,怎么把它和四海相配合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也有四海、十二经水。十二经水的流行,都从四方汇合注入大海,海有东西南北,所以叫四海。

  黄帝说:人体怎样和四海相应呢?

  岐伯说:人体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以上四者,和四海相应。

  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1,四海定矣。

  注释

  1 荥输:在此作流转、输注解。

  译文

  黄帝说:讲得真深远啊!先生把人体和天地四海配合起来了。希望再听听它们是怎样相应的?

  岐伯说:必先明确知道经脉的阴阳表里荥输的部位,就可以确定髓、血、气、水谷这四海了。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1,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2,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3,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4,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5,下在风府。

  注释

  1 “胃者”两句:胃能容纳饮食物,故称“水谷之海”。水谷为五脏六腑所需营养物质的根本来源,因此又称胃(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

  2 “冲脉”两句:即上文所说的“血海”。

  3 膻中:此指胸中部位。

  4 柱骨之上下:指项后的哑门与大椎二穴。柱骨:亦称“天柱骨”,指全部颈椎。

  5 盖:指脑盖骨。

  译文

  黄帝说:究竟是怎样确定呢?

  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它的输注要穴,上在气冲,下在三里穴;冲脉是十二经之海,也就是血海,它的输注要穴,上在大杼,下在上巨虚和下巨虚穴;膻中是气海,它的输注要穴,在柱骨上的痖门、柱骨下的大椎,前在人迎穴;脑是髓海,它的输注要穴,上在百会,下在风府穴。

  赏析与点评

  “胃为水谷之海”:其意是强调胃有受纳水谷,化生精微,滋养人体五脏六腑之功,说明人之精气血津液等均由胃之水谷而化,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冲脉为血之海”:冲脉为奇经之一,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冲脉在循行过程中与诸经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交会,并蓄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之经气,而肾与胃,是精血所生、所藏之脏,故冲脉不仅藏血最盛,也可以将所藏之血渗灌脏腑诸经,故称之为血海、十二经之海。

  “膻中为气之海”:这里的膻中指胸中,与肺关系密切。《灵枢·五味》说:“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于胸中而成,它上走息道以司呼吸,下贯血脉以行气血,正是由于宗气对人体生命十分重要而积于胸中,故称膻中为气之海。

  “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主藏精,精化髓,髓充于骨腔之中,通过脊髓,向上汇聚于脑。脑髓来源于先天,补充于后天,脑髓的盈亏可以影响人体的肢体活动、耳目的聪明、精神、思维、意识的活动,正如本篇所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在人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器官,与生命活动有重要关系,故本篇把它作为四海之一。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译文

  黄帝说:关于人身的四海,怎样会有益?怎样会有害?怎样会生机旺盛?怎样会衰退?

  岐伯说:人身的四海顺乎生理规律的就生机旺盛,反之就会衰退;懂得调养四海的就有益于身体,否则就有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1?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2;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3。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4;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注释

  1 逆顺:保持正常,或虽有病而趋向好转者为顺;发生病变,甚至逐渐恶化的为逆。

  2 怫(fú)然:形容病势进展缓慢,自己不觉得有病。

  3 狭然:狭小的样子。

  4 自过其度:超过常人一般的水平。四海之有余不足共八条,唯有“髓海有余”而见“轻劲有力,自过其度”一条,诸家都认为是无病之象。

  译文

  黄帝说:四海的逆顺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气海有余,是邪气盛,就会气满胸中,呼吸急促,面赤;气海不足,就会气短,说话无力。血海有余,因为血多脉盛,就会想象身体似大起来,虽然心情怫郁,而说不出病来;血海不足,就会经常感觉身体轻小,虽然心情不舒,也说不出病来。水谷之海有余,就会腹部胀满;水谷之海不足,就会觉得饥饿而不想吃东西。髓海有余,就会使身体轻劲多力,耐劳超过常度;髓海不足,就会脑似旋转,耳鸣,小腿发酸,眩晕,眼睛看不见东西,懈怠,嗜睡。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1,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注释

  1 审守其输:审察和掌握四海所流注部位的输穴。

  译文

  黄帝说:我已听到逆顺的情况,怎样调治呢?

  岐伯说:精确掌握那些与四海相通的上下输穴,来调治,依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法则,不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能这样做,病人就会安康;否则,病人就会衰败。

  黄帝说:说得好。



第30章 逆顺肥瘦篇

  本篇导读

  “逆顺”指经脉循行走向及气血上下运行;“肥瘦”言形体之肥壮与瘦小。明逆顺,则可掌握病人的血脉情况而知其内;明肥瘦,则可了解病人的形体强弱而知其外,内外互察,方能根据病人的体质与病情而正确施治。由于本篇重点讨论了经脉走向规律、气血滑涩以及形体的肥瘦壮幼,并以此作为施治的依据,故以此名篇。

  本篇举人之肥瘦壮幼以及性情为例,阐明根据气血强弱和清浊滑涩等不同生理特点而施治之理。十二经脉循行的走向规律。冲脉的循行及其生理特点。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听夫子讲针道,知道很多了。根据夫子的理论针刺,常常手到病除,从没有坚不可除的病证。先生是向前辈的先生询问继承的呢,还是从审察事物中而发明的呢?

  岐伯说:人所作针刺的道理,对上合于天文,对下合于地理,对中合于社会人事。一定有明确的法则,以立尺度长短,模式规矩,然后才可传于后世。所以匠人不能丢掉尺寸而妄揣短长,放弃绳墨而求平直;工人不能丢开规而去画圆,去了矩而去画方。知道运用这一法则的,是顺应了自然的物理,是便于应用的教法,也就是衡量逆顺的常规。

  赏析与点评

  本段先以圣人为道有明法的道理,论治病讲究规矩方圆,合于自然物理。次论治病之道法于自然,认为万物之生化,不能以人力代替,四时之规律,亦不能随意违背,从而提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治疗思想。此语虽是针对“病去而瘠”的康复治法而言,但它的精神具有普遍意义。提示人们,各种治疗方法,其作用主要是协助人体自身生化机能,从失调无序的病态转向有序和谐的健康状态,作用要点在于调节。这种治疗思想为提高中医治疗水平、端正中医科研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帝曰:闻自然奈何?岐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决冲1,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注释

  1 循掘决冲:沿着窟处来开要塞之意。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自然之道是怎样的?

  岐伯说:到深河那里放水,不用多大功力,就可以把水放完;从洞穴里开地道,则直行的大道很容易通开。这是说人身的气有滑有涩,血有清有浊,气血的远行有逆有顺。治疗时应该顺应其自然。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1,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注释

  1 唇临临然:形容口唇肥厚下垂。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人的白黑肥瘦少长,在针刺时,是否有不同呢?

  岐伯说:壮年而体质强壮的人,血气充足旺盛,皮肤坚密,在感受病邪时,针刺这种人,应该深刺、留针,这是刺肥壮人的标准。另有一种人,肩腋很开阔,颈项肉薄、皮厚、色黑,唇厚,血色黑浊,气行涩迟。这种人,贪图便宜,追求利益。针刺是应该深刺,留针,多增加针刺的次数。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1,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注释

  1 廉廉然:形容肌肉瘦薄。

  译文

  黄帝说:针刺瘦人用什么针法呢?

  岐伯说:瘦人皮薄颜色淡,肌肉消瘦,唇薄,语声低。他的血清稀而气滑利,像这样,气、血都容易虚脱、损耗。针刺时应该浅刺、急速出针。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译文

  黄帝说:针刺普通人用什么针法呢?

  岐伯说:观察他的肤色白黑,分别配合针刺深浅的标准。属于端正纯厚的人,它的血气和调,针刺时依据正常的针法标准。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壮士真骨1,坚肉缓节监监然2。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注释

  1 真骨:坚固的骨骼。

  2 坚肉:结实的肌肉。缓节:筋骨坚强,关节舒缓。

  译文

  黄帝说:针刺壮士用什么针法呢?

  岐伯说:壮士骨骼坚固,肌肉丰厚,关节坚大。这样的人,性情稳重的,气涩血浊,针刺就当深刺、留针,并且增加针刺次数。而性情好动的,气滑血清,针刺就当浅刺而急速出针。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译文

  黄帝说:针刺婴儿用什么针法呢?

  岐伯说:婴儿肉软、血少、气弱,针刺时用毫针,浅刺进针要快,一天针刺两次就够了。

  黄帝曰:临深决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气浊,疾写之,则气竭焉。黄帝曰:循掘决冲,奈何?岐伯曰:血浊气涩,疾写之,则经可通也。

  译文

  黄帝说:临深决水,运用于针刺上是怎样的?

  岐伯说:血清气浊的人,用疾泻的针法,就会使真气衰竭。

  黄帝说:循掘决冲,运用于针刺上是怎样的?

  岐伯答说:血浊气涩的人,用疾泻的针法,会使真气通畅。

t下!书!网下*书+网

第31章 天年篇

  本篇导读

  “天年”即天赋之年,自然应有的寿命。因本篇论述了从出生到百岁这一段生命过程中生理上、体态上、性格上的变化,从而说明保养先天后天之精是延缓衰老以及摄生防病的重要环节。故以此名篇。

  本篇阐述了人的胚胎生成、发育的过程及其机理,并以十年为阶段,论述人出生到百岁的生命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再论长寿的先天禀赋条件与特征,提出了早衰的先后天因素及重视先后天互补的养生秘诀。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1。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2,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注释

  1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shǔn):人体胚胎的形成,全赖父精母血的结合而成。

  2 神气舍心:即神气舍藏于心。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人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作为外卫?失去什么就会死亡?得到什么才会生存呢?

  岐伯说:以母血为基础,以父精为外卫。没了神气就会死亡,有了神气才能生存。

  黄帝说:什么叫神呢?

  岐伯说:血气已经和调,荣卫已经通畅,五脏已经形成,神气潜藏于心,魂魄具备了,就成为人。

  赏析与点评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体胚胎的发生,是以母之阴血为基础,以父精所化阳气为护卫,阴阳交感,精气相结合而成,这是中医关于胚胎发生的理论。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在胚胎发生和发育中生成,即所谓先天之精化气、气生神,反过来又是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生命活动的主宰,神的得失关乎生命存亡,而神的存在和盛衰,体现在包括精神、意识和思维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精神状态、面部气色、眼睛活动与视觉、脉象之中,故临床可以通过各种诊察方法判断神的盛衰存亡。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1,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2,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注释

  1 肌肉解利:形容肌肉之间,气行滑顺通利而没有涩滞的现象。

  2 呼吸微徐:指气息调匀,不粗不疾。

  译文

  黄帝说:人的寿命长短各不相同,有的命短,有的寿长,有的突然死亡,有的患病日久,希望听到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五脏形质坚固,血脉和顺协调。肌肉滑润,皮肤细密。营卫之气的运行,不背离常规。呼吸徐缓,经气循度而行。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布散周身。以上各方面,都能正常活动,寿命就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1,基墙高以方2。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3。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注释

  1 使道隧以长:人中沟深而且长的意思。

  2 基墙高以方:有三说。一说指明堂。基墙高大方正,为长寿的表现。二说指面之地部为基,墙指蕃蔽而言。高以方,是指高厚方正的意思。三说指面部而言,骨骼为基,蕃蔽为墙。

  3 三部三里起:一说指面部的上、中、下三停。二说指身之上、中、下三部,三里指手足阳明之脉,皆起发而平等。

  译文

  黄帝说:人怎样才能活到百岁才死呢?

  岐伯说:长寿者的鼻孔深而长,鼻的部位,高大方正。营卫循行畅通无阻,面部的三停高起而不平陷,骨骼高起,肌肉丰满,这种健壮的形体,是能活到百岁的象征。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论述长寿的先天禀赋条件与特征:

  先天禀赋强壮,是人长寿的基本条件之一,可以通过多方面观察。一是脏腑发育良好、功能健全。五脏发育良好,则气血得以化生,精神魂魄旺盛;六腑发育良好,则水谷化为精微,津液润养全身;呼吸微徐,是脏气安定而神气内守不外泄之征,乃肺主治节良好的表现。二是经脉发育良好,荣卫气血运行通利和调,循常不乱,则脏腑肢节得养。三是腠理致密,抗邪能力强,可外避虚邪。

  长寿的先天禀赋特征,则主要是观察头面发育状态。头面部骨肉血脉及五官状态,是禀赋强弱、厚薄,先天发育是否良好的标志。如:头面部骨肉丰满,人中深邃而长,说明禀赋强壮、先天发育良好,则生命活动有丰厚基础,则得以长寿。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译文

  黄帝说:人的体气盛衰,从幼年直到死亡,可以听听吗?

  岐伯说:人生到十岁,五脏才开始健全,血气已经通畅,这时他的经气还在下肢,所以喜跑。到了二十岁,血气开始旺盛,肌肉正在发育,所以喜快走。到了三十岁,五脏完全健全,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所以喜欢缓行。到了四十岁,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已发育很好,并且稳定。腠理开始稀疏,面部华色开始衰落,发鬓斑白,经气平定盛满至极,精力已不十分充足,所以喜欢坐。到了五十,肝气开始衰退,肝叶薄弱,胆汁逐渐减少,眼睛开始有不明的感觉。到了六十岁,心气开始衰退,经常有忧虑悲伤之苦,血气运行缓慢,所以喜欢躺卧。到了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到了八十岁,肺气衰退,魂魄离散,所以言语常常错误。到了九十岁,肾气焦竭,肝、心、脾、肺四脏和经脉都空虚了。到了百岁,五脏就都亡衰竭,神气也都无以依附内舍,这时,就仅留下形体空壳而死亡了。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译文

  黄帝说:有人不能享尽天年就死了,是为什么?

  岐伯说:那是五脏都不坚实,人中不深长。鼻孔向外张开,呼吸急速。鼻梁骨低,脉小血少,肌肉不坚实。屡受风寒,血气虚弱,经脉不通。正邪相攻,体内血气失常,引邪深入。所以中年就会死。

  赏析与点评

  不能终寿而死的先天因素:

  一是禀赋薄弱,先天发育不良。主要是五脏发育不育,功能不健全,精气神弱,特别是肺脏先天发育不良,失于治节,表现为呼吸急促,代谢过速,自耗精气,促其消亡。二是气血虚弱,不能营养脏腑组织,抗邪能力薄弱,邪气易伤,耗损精气,也是早夭的原因之一。其形貌特征主要表现在头面部:一是面部瘦薄,骨肉塌陷,鼻孔外翻,鼻道短浅;二是面部枯萎无神。

  不能终寿而死的后天因素:

  后天调养是人寿夭得以实现的条件,若恃强妄为,逆于生乐,则竭精耗真,虽先天禀赋充足,仅能取中下寿。先天禀赋薄弱者,若能后天调养得当,亦可中寿;但若不能调养,甚或放纵嗜欲,反复伤邪,无异对薄弱生命雪上加霜,必致短命夭折。因正难御邪,正邪交争,气血紊乱,必致邪盛正衰而死。



第32章 通天篇

  本篇导读

  本篇根据禀赋不同、阴阳属性差异,将人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五种不同类型,并分别描述了他们在意识、性格上的特征,提出了因人施治的法则。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他们的形态有不同,筋骨有强弱、气血有盛衰,皆出于天然禀赋,故此篇以“通天”为名。

  首先,本篇提出人的体质性格可以划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并分别说明五种类型人的性情的特点。其次,说明这五种类型人由于体质性格上的差异,其发病上有所不同,治疗上应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最后,又分别说明阴阳五态之人在体态与行动表现上的特征。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徧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译文

  黄帝问少师说:我曾经听说人有阴与阳的不同,什么是属阴的人?什么是属阳的人?

  少师说: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都离不开五行,人也和五行相应,并不是仅有相对的一阴一阳而已。这只是大概一说,至于其复杂情形,用语言难以说清。

  黄帝说:希望听到大概的情况,有贤人圣人,他们是否能够达到阴阳平衡呢?

  少师说:人大致可以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人,他们的形态不同,筋骨强弱,气血盛衰,也各不相同。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1,好内而恶出2,心和而不发3,不务于时,动而后之4,此太阴之人也。

  注释

  1 下齐:是形容谦虚下气,待人周到,假装正经。

  2 好内而恶出:就是好得恶失,喜进不喜出。

  3 心和而不发:指心情和顺,而不外露,即“喜怒不形于色”。

  4 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即不识时务,而只知利己,看风使舵,行动后发制人。

  译文

  黄帝说:那不同情况,可以让我听听吗?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性情贪婪不仁厚,表面谦虚,假装正经,内心却深藏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见风使舵,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1,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2。此少阴之人也。

  注释

  1 亡:泛指损失、不幸之事。

  2 心疾而无恩:对人心怀妒忌之心而忘恩负义。

  译文

  属于少阴的人,贪图小利,而有害人之心,看到别人有了损失,就像拣到便宜一样高兴,好伤人,好害人,看到别人光荣,就恼怒,心怀嫉妒,没有同情心。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少阴之人。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1,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2,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3,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注释

  1 于于:自满自足之貌。

  2 志发于四野:形容好高骛远。

  3 为事如常自用:指常常意气用事,而自以为是。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平时自鸣得意,好讲大事,无能却空说大话,言过其实,好高骛远。行动不顾是非,做事经常自以为是,做事虽然失败,却没有后悔之心。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1,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注释

  1諟(shì)谛(dì):审慎,即反复考查研究,做事仔细。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做事审慎,好抬高自己,有了小小的官职,就自以为了不起,向外宣扬,好交际,而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有这些特征的就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1,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2,是谓至治3。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写之,虚者补之。

  注释

  1 婉然从物:善于顺从和适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2 谭而不治:用说服的方法以德感人,而不是用强力的方法统治人。

  3 至治:即最好的治理方法。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生活安静,心安无所畏惧,不追求过分喜乐,顺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遇事不与人争,善于适应形势的变化,地位虽高却很谦虚,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压服的手段来治人,具有极好的治理才能。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阴阳和平之人。古代善用针灸疗法的医生,观察五类人的形态,分别给以治疗。气盛的用泻法,气虚的用补法。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写,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1,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注释

  1 小胃而大肠:即胃小肠大。肠是指小肠而言。

  译文

  黄帝说:针治五种形态的人,是怎样的?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阴偏多,却无阳。他们的阴血重浊,卫气涩滞。阴阳不调和,形体表现为筋缓皮厚的特征。像这样的人,不用急泻针法,就不能去除他的病。属于少阴的人,阴多阳少,他们的胃小而肠大,六腑的功能不协调。因为他的足阳明经脉气偏小,而手太阳经脉气偏大,一定要审慎调治。因为他的血容易耗损,他的气也容易败伤。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写其阳。阳重脱者易狂1,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2。

  注释

  1 阳重脱者易狂:虚阳浮越,易发狂躁,为阳气欲脱的先兆。

  2 暴死:有二解,一指突然死亡;一指突然不省人事的假死,急救得当,尚能回生。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阳多阴少。一定谨慎地进行调治,不能再耗损其阴,只可泻其阳。阳大脱就易发狂躁,如果阴阳都耗损就会突然死亡,或不省人事。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1。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写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注释

  1 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络脉浅,在表属阳;经脉深,在里属阴。多阳,指络脉大。少阴,指经脉小。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阳多阴少,经脉小而络脉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在治疗时,应当充实阴经而泻其阳络,但是单独过度地泻其阳络,就会迫使阳气很快地耗损,以致中气不足,病也就难以痊愈了。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阳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他们的阴阳之气和谐,血脉调顺。在治疗时,应当谨慎地观察他的阴阳变化,了解他的邪正盛衰,看明他的容颜表现。然后细审是哪一方面有余,哪一方面不足。邪盛用泻法,正虚用补法,如果不盛不虚,就治疗病证所在的本经。这就是调治阴阳,辨别五种不同形态人的标准。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无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1,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注释

  1 众人: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而言,与五态之人不同。

  译文

  黄帝说:与五种形态的人,素不相识,乍一见面,很难知道他们的作风和性格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应怎样来辨别呢?

  少师回答说:一般人不具备这五种人的特性,所以'阴阳二十五人’,不包括在五态人之内。因为五态之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类型,他们和一般人是不相同的。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1,念然下意2,临临然长大3,腘然未偻4。此太阴之人也。

  注释

  1 黮(dǎn)黮然:形容面色阴沉的样子。

  2 念然下意:指故作姿态,谦虚下气。

  3 临临然:长大的样子。

  4 腘然未偻:形容假作卑躬屈膝的姿态,并非真有佝偻病。

  译文

  黄帝说:怎样分别五种形态的人呢?

  少师说:属于太阴的人,面色阴沉黑暗,而假意谦虚,身体本来高大,却卑躬屈膝,故作姿态,而并非真有佝偻病,这就是太阴之人的形态。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译文

  属于少阴的人,外貌好像清高,但是行动鬼祟,偷偷摸摸,深怀阴险害人之贼心,站立时躁动不安,显示出邪恶之象,走路时状似伏身向前。这是少阴之人的形态。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1,反身折腘2。此太阳之人也。

  注释

  1 轩轩储储:形容高贵自尊,骄傲自满的样子。

  2 反身折腘:是形容仰腰挺胸时,身躯向后反张,膝窝随之曲折的样子。

  译文

  属于太阳的人,外貌表现高傲自满,仰腰挺胸,好像身躯向后反张和两腘曲折那样。这是太阳之人的形态。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译文

  属于少阳的人,在站立时惯于把头仰得很高,行走时惯于摇摆身体,常常反挽其手于背后。这是少阳之人的形态。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xuán)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译文

  属于阴阳和平的人,外貌从容稳重,举止大方,性格和顺,善于适应环境,态度严肃,品行端正,待人和蔼,目光慈祥,作风光明磊落,举止有度,处事条理分明,众人都说有德行。这是阴阳和平之人的形态。



第33章 名句索引

  一画

  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二画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三画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四画

  今时之人……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五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五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风者百病之长也。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独肺也。……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五画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六画

  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七画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势使然也。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八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

  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能行此术,终身不殆。

  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九画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胃者,水谷之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膻中者,为气之海;脑为髓之海。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十画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十一画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十二画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十三画

  谨和五味,……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名句赏析
转载: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王宏图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刘豫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