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摄影师:王玉慧

“习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习惯”

尹立鹏、雷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习惯的研究兴趣日益复苏。在心理学的历史中,习惯的概念与“目标追求”的概念存在相对竞争的关系。研究者提出了多种习惯的强化模型,在这些研究中,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偶然事件所驱动的。尽管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对习惯的研究兴趣有限,但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于习惯的研究已经产生了很多结果。

当人们为了奖励而重复某一行为时,习惯就会产生。随着习惯的加强,对相关情境线索的感知会形成自动反应。但随着习惯的形成,奖励效应会越来越小。由于多巴胺信号在是由意想不到的奖励引起的,当奖励变成预期,习惯形成的时候,多巴胺信号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了。如果习惯的形成涉及到对奖励的敏感度降低,那么考虑如何达到某种结果的人就可能无法形成习惯。这样就是为什么电子邮件提醒功能会妨碍习惯形成。

一旦记忆中形成了有关习惯的联想,反应就会通过情境线索的提示而被激活。当提示条件被满足时,人们通常会想到这个习惯,并按照习惯行事。在过去获得奖励的行为当中情境线索的特性会自动吸引个体的注意力。

习惯一度被认为是对自我控制的挑战,但习惯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坏习惯是对自我控制的挑战,人们通过抑制习惯来追求目标,总之,作为对自我调节的威胁,坏习惯比诱惑更难控制,而努力监控和抑制坏习惯是唯一的成功策略。好习惯是高自控个体达到目标的关键手段,高度的自我控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则能有效地促进个体预期的结果。

双加工模型将习惯看作是低努力的替代者。在日常行为中人们会偏爱使用低努力策略。外显态度的转变不会影响习惯性行为。强烈的习惯可能也不会受到社会影响的影响。在习惯出现中断的时候,习惯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当情境恢复稳定的时候,旧习惯依然存在。

关于人们是如何表达群际接纳和实行种族歧视与隔离这个问题,一个常见的解释是内隐因素引导人们的行为:群际环境是形成习惯的最佳场所,跨群体互动为形成习惯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日常习惯常用意志来解释。但意向不能预测行为,只有习惯能预测行为。人们不会将坏习惯归因于意志,违反个人或社会标准的自动反应可能被归咎于环境。

目前关于习惯的研究多见于自我调节和行为改变领域,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心理理论视角和亲密关系视角对习惯进行探索,也应该发展一些超越目前研究使用较多的反应时法和自我报告测量的研究方法对习惯进行探索。

资料来源:

Habit i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17,Vol. 21(4) 389–4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优雅地改变他人?学习这8个心理技巧吧!
羡慕彭于晏的自律?搞懂习惯是怎样养成的,你也可以变自律
年轻人,我奉劝你远离这些东西
习惯是种强大的力量,养成好习惯受益一生
精选问答:性格比较急,我的生物奖励机制来得慢怎么办?
意志力不强,又想坚持提升自我,有什么好方法?只需做到这三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