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谈54 | 录取RCA皇艺IED交互体验设计,无论何时我的设计创新步伐都从未停止
-Qiu-
中国美术学院

/录取院校/
RCA皇家艺术学院
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

关于自我
    self-introduction

我出生于拉美,生长在东方,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开始了艺术院校的本科学习生涯。当时有一位雕塑系的前辈对我选择艺术设计学院而感到担忧,他建议我选择造型专业(国、油、版、雕、新媒体),因为他明白入行设计专业后,来自各方的压力是日常课题。但对于我来说,在本科期间选择设计,甚至工业设计,实则是使命感在召唤。通过这门交叉学科,将自己的好奇心转化为生产力,保持敏感与尖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利用设计方法在不同领域间寻找联系,使设计介入并作用与系统,随后将其呈现。

“Design is the food for me, the Art is more like my drinks.”

在一系列艺术院校'乌托邦’中生长的花草,不仅会得到更多浪漫地、情绪饱满地赞颂、爱抚、描画,同时也要承受醉生梦死的呕吐物。

我在本科时光里嬉闹涣散且全神贯注地日夜穿梭。然而除日常的专业学习外,不断猎奇,以喂哺自己的好奇心,也是专业进修的必修课。广泛的兴趣爱好为我带来充实的生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辅助我找到专业发展方向和更系统的工作方法。

我从小好动,热爱生物和音乐,这些看似平常的兴趣爱好如何对专业领域产生作用?我将在此处稍作扩展。

-活动:我并不是健身爱好者,但好动的特性使我接触各种有趣的户外活动,驾驶、游泳、潜水、露营,都是我热衷的户外活动。在高质量参与任何一项活动时,可深度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尝试与其交流,开阔感觉器官,对环境产生敏感的反馈,拓展感知宽度。

-生物:对生命体的热爱,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拥有的自然情感。我很幸运地从小就开始持续饲养照顾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尝试和来自山和湖海的生命体们互动交流。当我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不仅仅与人类这单一物种保持社会关系后,我的设计重心也逐渐从聚焦人类转移至Multispecise”。

-声音:从小因为听到老师弹奏的风琴声而受到感动,从那时开始学习乐器,乐此不疲。在此我使用声音,是因为此处出现的更多是声音本身,而不是由人演奏出的音乐。虽然并没有一直保持专业的学院派音乐学习,但我从没有暂停过“聆听”。“聆听”声音好像是我精神世界的巨大出口。我因为声音而结交了甚为独特的朋友,比如盲人朋友,又或是不需要语言,单凭互相制造声音就能够畅快交流的对象。对音的喜爱和参与,使我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勇于跳脱纯视觉系,即在声音中寻找地景与叙事。

我相信所有人自幼一定都上过不少“兴趣班”。不论是奥数还是武术,脱离义务教育之外的技能想必你们都略知一二。这样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系统地学习,并获得知识与经验,便能够更自由地在学科间穿梭。

我认为所有人不论年龄与职业,都不断地学习,寻找不同时间段的大脑兴奋点,即使那些兴趣爱好看似具有一定时效性,那也不要紧,它们有可能只是换了个形式。但唯有一点需要注意,系统性的学习一定会遇到需要攻克的难关,这也就是学习和纯粹享乐的区别。

青年艺术从事者们如何开阔自我、用力体验生活、感受现实的气息;或选择封闭、挖掘自我意识、与自己对话以寻找内心的声音,都是生活与创作的刚需。学会不断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与外界现实世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不懒于思考和自省,在这样巡回往复的过程中成长。

- 关于专业
    about major

“Design is a process of producing functional strategies.”

个人网站的部分截图

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尝试各种兼职、项目合作或商业企划,都是非常好的实践。不仅可以提前接触市场得到反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对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论是在国内/外进行学术深造考取学位,还是选择开始工作,亦或者创业,没有一条路是捷径,也不存在“镀金”,我认为自己的人生和专业道路只有靠自己努力地积累才可得以开拓。

swim

在结束了本科的学习后,我首先无缝衔接进入了工作模式。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同时申请了两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专业,它们分别是Evolution: Natural and Directed-MIT Media Lab与Experimental Design-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RCA。申请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野心很大,导致很容易骑虎难下。毕竟只投了两所学校,而且都是业内标竿。

MIT 麻省理工学院,他们以理工科专业为优势,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名列前茅。Media Lab是MIT中唯一一个接收艺术背景学生并且发于艺术学位的学院,并且Media Lab设立了30个硕士学科项目,其中的资源交换融合规模不可小觑。设计师Neri Oxman是其中Mediated Matter项目的客座教授,她将自然生物力量的巧妙运用于设计,创造了多生物参与设计的系列作品,是生物设计的标志性人物。我也正因此才向他们投递了作品,很可惜,这个全额奖学金项目并没有办法录取并颁发给一个没有生物/项目学背景的学生。于是我的Media Lab申请流程在以收到一篇长篇婉拒邮件中结束。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以欧美艺术类院校QS排行榜第一名而进入我选校的视野。不仅因为皇室艺术根系纯正,在伦敦市中心海德公园边上的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历届学子人才广出。这些都是不得不让我垂涎的条件。我提前了解到IED-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的创始人是Kevin Walker,一位人类学背景的教授,他不仅创办了IED,而且已经冥冥之中将其打造为RCA里融合度最高、最实验的设计学科。我了解到他提倡具有系统性的设计创作方法。IED中包含Moving Image Design, Sound Design, Experimental Design 三个专业方向,课程资源互相共享,每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参加非本方向的课程。在IED中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作品, 任何主题。依据以上的描述,再加上都是艺术类院校的设计专业,所以我的学科背景申请本专业相对来说比较有优势。最终我也顺利地收到了RCA的面试通知。

准备作品集时,我使用网页的形式取而代之pdf作品集,申请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域名,将所有的作品文件上传至个人网站。用网页形式的作品集取代传统的作品集,可以更好地结合不同的表现方法展现不同的设计项目(音乐、视频、3D模型)。我也觉得这种方式准备,可以使作品呈现更加多元生动。


当时我在选校的时候心中暗自对几所院校进行考量:如果申请的学校不接受线上作品集,那么也不符合我对学校开放程度的要求。我非常注意学校的风格理念是否和自己一致,我觉得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融入学院的精神,在其中得以发展。

竹绳灯(通过低污染方法与纺织材料相结合来处理竹子的项目)

RADIOLARIA (从放射虫这种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衍生出来的磁悬浮灯,带无线电源)

Redesign of Water container(对桶装水的再设计)
- 关于留学
    Study abroad

关于留学这件事,我始终觉得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学校只是一个平台,人生中所有的机会需要靠自己争取,知识也需要自己主动学习。带领项目的导师可能会为我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和辅助,但并不会进行大程度的干预,也更不可能给到每一个学生他们想要的答案。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只有靠自己的不断研究和实验才可得到。然些实验研究不只发生在学校或班级中,这更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将生活中的观察体验与自己的研究融会贯通。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关注的学科重点,我希望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寻找到这些与自己实践相关的热池。不依赖于学校,而是将学校资源得以运用辅助自己的长线研究。

- 推荐
   Recommend

读物:

Kevin Walker.(2020) A systems approach to design innovation

Kevin Walker.(2020)Investigative design Materiality, systems, critique

Anna Lowenhaupt Tsing. (2015) 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in Capitalist Ruins 

Jonathan Crary.(2013) 24/7: 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

Anthony Dunne, Fiona Raby.(2013) Speculative Everything-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

Sousanis, N. (2015) Unflatte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

设计师/艺术家:

Neri Oxman

Sarah Sze 

Nam June Paik

Olafur Eliasson

Banksy

扫码获取留学咨询

优秀学生经验谈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LOCATION     
上海市徐汇区西岸创意园2栋 六楼      
TEL:136419634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扬州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真题分享以及备考建议——厘米手绘
什么?!跨专业也能申请艺术留学?这些专业院校很推荐!
教育部撤销数十个艺术专业,你还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我所知道的中央圣马丁
2017年美国USNews室内设计专业最新排名
帕森斯设计学院|这个让林依轮都激动不已的学校是什么来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