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泄痢辨证施治

泄痢


(肝脾的下陷。)


苓蔻人参汤

  人参7克 甘草7克 白朮11克 干姜11克 茯苓11克 肉蔻(煨,研)4克 桂枝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大便寒滑不收敛,小便热涩不痢,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泄痢的本原,全因脾肾寒湿,治疗宜用温燥的药物。偶尓有木郁而生风热的,用了温燥药物,泄痢更加厉害。然而乙木虽为风热,而己土则是湿寒,适宜清润其肝而温燥其脾。仲景的乌梅丸方,连柏与椒姜桂附并用,治蛔虫阴厥而兼治长时间痢疾,最是好方子。

  《伤寒》说:太阳与少阳结合发病,假如下利的,用黄芩汤。如果呕吐的,用黄芩半夏生姜汤。因为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经本随阳明下降,甲木不降,上逆而克戊土,戊土壅遏,水谷盛满不能容纳,于是呕吐痢疾都发作,胆胃郁迫,相火升炎,而生燥热,这是黄芩汤证。《伤寒》说:厥阴的病,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想吃,食则吐蛔虫,下痢不止。缘于厥阴经,木郁风动,津液耗损,所以表现为消渴,风木郁冲,所以心中疼热,下泄脾阳,乙木愈郁积,己土被贼,所以下痢不止,这是乌梅丸证。少阳的痢疾,只有上热,所以按次序用芩芍,以清胆火,厥阴的痢疾,兼有下寒,所以用连柏清上,同时用大姜、附子温下。这虽是伤寒病,但也杂证经常有,凡是泄痢之忍耐温燥的,都是此证。杂证湿寒的多,燥热的少,千百人之中,偶尔见到,不能与伤寒少阳的痢疾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泄痢的病,肝脾下陷,则肺胃必上逆。胃逆不能降摄甲木,肺逆不能收敛相火,相火上炎,大多产生上热。长时间泄不停止,相火郁升,往往喉舌生疮,疮好了痢发作,痢疾停止了则疮发作。口疮,胆胃的严重上逆,下痢的,肝脾的剧烈下陷,盛衰交替,多年不痊愈。这适宜温燥水土,驱赶其湿寒,下痢病愈,口疮也就好了。庸医看到口疮,而清上热,则脾阳越泄,痢越严重而疮越增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圣医学解丝集·四圣心源解丝·杂病解(中)·泄利根原
泄利根原
中药黄连的介绍
《杨廉方临证传薪录》之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论治经验
引用 先哲医话多纪桂山 - songjingxubo@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证治准绳·杂病》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