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游县灵陂麻风院简史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仙游知县顾思敬在城东北隅养济院(俗称麻风院)宣德九年1434),知县王彝重建万历1573-1620),该院往折桂里灵陂山(今榜头镇泉山村与鲤城街道宝峰村交界处),廷恩给孤癞以口粮,此为“麻风吃皇禄”俗语之由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国际麻风协会遂通过仙游圣公会分批拨给部分药品及日常救济物资。圣公会南门堂牧师每个礼拜日下午带领信徒到麻风院向病患者传播福音,同时分发国际麻风协会救助的药品及其他日用品,并在麻风院旁修建一座教堂,藉以便利病人听受福音。当时,国民党政府及仙游救济院院长黄裳元也曾关怀和拨款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20世纪40年代中叶,枫亭塔斗山西麓的塔兜麻风院因经济困难,全院并入灵陂麻风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民政局从教会手中接管灵陂麻风院1950吴真光担任该院首任院长1952扩建麻风病房及医疗室,培养和造就医务人员,主要医师有章敏达、傅素淑、严绍绸等。1958省麻风防治院领导率工作队在仙游普查,境内患病者12人,患病率为60/10万。1960麻风院在宝峰村择地增建门诊部及医生公寓各一座1978年以后未发现14周岁以下儿童病例。20世纪80年代初,该院继迁建东门,但病房仍留在灵陂。1981推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联合化疗方案,疗效好,疗程短,不发生畸形残废。1950年至1990境内累计发病30例,治愈29例。1991又发现患病1人,患病率5/10万。同年89日,按照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部颁标准境内基本消灭麻风病,麻防工作转入查治和皮肤病防治工作。

        2010因城镇化建设征地需要,灵陂病房迁移到九龙岩水库下游蜚山村里,当时还有6例现症患者。到了2017年上半年,除了自然死亡外尚存最后2例,其中年长的85岁,叫柯洪仔,祖籍枫亭,1952年住进院,如今整整65年。另一例患者是个哑巴,林姓,祖籍鲤南镇象坂村。每人一间住室,吃住都在里面,水电齐全,县民政局负责生活费,皮肤病防治院负责医疗和康复。至2020年,境内未发现新的麻风病例。

附:小贴士

    麻风病,俗称“孤”,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宋代,境内就有麻风病人。麻风病通过接触传染,潜伏期达20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生民情】宾川:助残日活动关爱残疾康复老人
“麻风村”35家
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及相关问答 (2014年版)
造访山中“孤岛”,探寻巴南最后一批麻风病人的真实生活!
【每天老照片】-1万-417-摄影师拍摄的广东地区的麻风病患者,患病后自生自灭
最后的麻风村——以坐落在大凉山深处的瓦吉吉村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