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入伏!这些养生要点要牢记,高温之下护住健康最重要!
今日入伏啦!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高温天气之后,三伏天终于踏着热浪来了。
面对今年不同寻常的高温天气,合理避暑成了“三伏养生”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务必记得“三防三护”01防暑
三伏天暑热之气盛行,若侵入人体可能引发中暑,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等。
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应尽量减少外出。
如必须外出,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做好防晒,并少量多次补水。
02防寒
面对炎炎夏日,冷气冷饮必不可少,但过度贪凉却会伤害脾胃、导致疾病。
再加上许多怕热的人士,即使在低温的冷气房里也要打赤膊或穿着露脐、露腰的上衣,这也很容易造成风寒邪气侵袭。
03防湿
夏季暑湿较盛,淋雨、涉水、久处湿地容易导致身体被湿邪侵袭。
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服。不宜在泳池或浴缸内长时间浸泡、洗浴。
04护阳
阳气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更是活力的源泉。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饮食清淡、不过贪凉,适当锻炼、避免大汗,心情愉悦、心态平和,切忌因生活的无节制而耗伤阳气。
素体阳虚、气虚之亚健康人群可尝试通过贴敷三伏贴来振奋阳气、温经散寒,调整五脏六腑阴阳偏衰,预防及治疗冬季易于发生的疾病。
05护心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热易伤心气、汗易伤心阴,所以夏季要适当多吃一些凉润养心之品,如新鲜蔬菜瓜果,同时要避免大汗、过汗。
此外,我们可常揉内关穴。该穴为心脏之保护穴,亦是全身强壮要穴,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调补阴阳气血。
06护脾
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胃功能,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而脾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喜燥恶湿,因此可适当进食甘味食物。
三伏天记住“三宜三不宜”01宜心情平静,不宜急躁
夏季气候由温转热,常使人心情烦躁,夜不安寐。
《黄帝内经》对此提出了“无厌于日,使志毋怒”的养生要求。
意思是说不要厌恶这长日酷热,不要急躁发怒,必须心平气和,乐观愉快,顺其自然。
患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人群尤需如此。
此时宜调节情志,通过各种怡情养神手段使自己心情平静、愉悦,比如看书、绘画、听音乐、下棋、垂钓等。
02宜适当降温,不宜降温过度
适当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电器有防暑之效,有益于夏日保健。
但室内使用空调温度宜控制在26℃~28℃左右(低于室外温度5℃左右即可),并需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使用台式电扇时不宜将电风直接吹在身上或头面部位,以免发生面瘫。
03宜进清凉消暑食品,不宜吃冰镇食品
伏天气温高空气中的湿度大,暑多挟湿,容易发生胃肠疾病。
故日常饮食宜清淡爽口,并适当摄入除湿之品,如冬瓜、海带、番茄、金针菜、黑木耳、百合、藕、绿豆、扁豆、薏苡仁、白萝卜等。
过于寒凉的冰镇食品如冰激凌、冰啤酒、冰西瓜等皆不宜多吃。
解暑未必要凉
很多人认为,只有冰凉的饮品才有解暑之效,其实不然。
中医学认为“暑为阳邪”,应用清凉剂解之。下面推荐几个清热解暑的饮方,供参考选用。
冬瓜饮
冬瓜250克(连皮、瓤、籽),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煎10~15分钟即可,只饮其水。
冬瓜性寒,《随息居饮食谱》称其有“清热,养胃,生津,消暑湿”之功。
绿豆饮
绿豆50克,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烂,可入白糖少许。
绿豆性凉,《本草汇言》称其可“清暑热,静烦热,燥热,解毒热”。
茶盐饮
绿茶1撮,食盐少许,开水泡饮。
绿茶性凉,《本草别说》称其“治伤暑”,《随息居饮食谱》云其有“清热,渗湿”之功。
菊花饮
白菊花(干品)10克,开水泡饮。
菊花性凉,《本草纲目》云其“益肝补阴,降火除热”。
荷叶饮
鲜荷叶1张,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至沸即可,去荷叶,饮其水。
荷叶性平,《本草再新》称其可“清凉解暑,止渴生津”。
金银花饮
金银花(干品)10~15克,加水50毫升,煎10~15分钟即可,饮时去滓。
金银花性寒,可清热解毒,还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丝瓜饮
丝瓜1条(不去皮),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沸约10分钟即可,去滓饮用。
丝瓜性凉,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之功。丝瓜与豆腐做汤菜,常吃亦佳。
2022年三伏起止日期
特别注意:今年三伏的时间始于7月16日,终于8月24日(共计40天)。
#                         日期
1
7月16日——7月25日
头伏
2
7月26日——8月14日
中伏
3
8月14日——8月24日
末伏
如能在这三个节点对症做三伏贴,在夏天祛除寒湿,到今年冬天,你就会发现这些小毛病得到减轻、缓解:
√  双手双脚不会再冻成“雪条”;
√  “大姨妈“变成一个好“姨妈”了,不再张牙舞爪;
√  转季的时候,过敏肌逐渐变好了,不再对外部环境改变而敏感;
√  老母亲的五十肩不再那么痛了,晚上睡觉也安稳了;
√  早上再也没有被家里的男同志咳嗽吵醒;
√  孩子也不受风团、鼻炎的困扰,读书写作业不受身体小毛病影响。
■ 更要注意贴敷时间:
2022年三伏贴贴敷时间推算如下:
伏前预贴
时间:2022年7月06日-2022年7月15日
作用:夯基础
初伏灸
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作用:养胃气
中伏灸
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04日
作用:排寒瘀
末伏灸
时间: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
作用:固根本
伏后加强灸
时间:2022年8月25日-2022年9月03日
作用:培元气
进行三伏贴治疗,可以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贴完,也可以在头伏的任何一天进行,以后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药即可,因为此时毛孔开张,药力最易渗透体内。
一般来说,每10天贴一次,贴3~5次为一疗程,应至少连续贴3年。
每一贴成人宜保持6~8小时,小儿2~4小时,时间到了应及时揭下,不要随意延长时间,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 特别注意事项:
敷贴时尽量减少大量出汗,以免敷贴滑落
贴敷当天,尽量饮食清淡,少食用肉类及辛辣刺激食物
如果贴敷过程中有过敏、刺痛、灼热、皮肤发红等不适,请立即停止贴敷
贴敷当天可以洗澡,但是要在贴敷完成(撕下贴敷)后2小时再进行
冷在三九
热在三伏
跟着老祖宗的智慧
无论是为自己
还是为家人
冬病夏治
贴出一年好气色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养生三宜三不宜
几个清热解暑饮方
16种偏方调治痱子
给您推荐几个清热解暑的饮方 供参考选用
史上最全治疗小儿痱子秘方(18种)
盘点超实用暑热食疗方,收藏起来,夏天必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