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棚番茄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番茄病毒病有哪些种类?该如何防治?

菜农朋友都知道,病毒病是秋季大棚蔬菜高发病害,若管理不当,种植前就有毁种的,严重时棚室种植发病率达70%~80%,减产50%以上,有的常因此而绝收。病毒病一旦发作,无法根治,只能控制,所以病毒病素有蔬菜的“癌症”之称。

番茄感染病毒

番茄病毒病高发的原因

今年大棚番茄的病毒病发病比较严重,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1. 气候:今年整齐气候状况不稳定,温度忽高忽低,导致植株抗逆性变差;
  2. 苗子本身带毒多:育苗工厂本身对病毒的防治不太重视。如果定植后一个月之内发病,基本上都是苗子带过来的;定植后一个月之后发生,基本都是在大棚种植过程中引起的。
  3. 预防不及时:许多菜农是不见病毒不打药,见到病毒再打药已经为时已晚。
  4. 粉虱:今年的粉虱特别严重。理想状态是在育苗期和定植后8~10天内都进行一次打药预防。

以上就是引起番茄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番茄发生病毒病所必须的条件。

番茄病毒病发生的条件

番茄病毒病发作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环境、自身、传播源,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了,病毒才会发生。

  • 环境:高温干旱环境容易引发病毒发作,而且高温与干旱要同时具备。
  • 植株自身特性:植株的抗逆性和根系有很大的关系,抗逆性不好,不光是不抗病毒,任何病害的抵抗力都比较差;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锌,锌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大的功用,它是合成生长素必须元素之一,缺锌最直观的就是小叶病。
  • 传播源:番茄病毒病传播主要靠飞虱,烟飞虱是传播病毒性病害的一个主要途径,所以一定要防住烟飞虱。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病毒病就会大面积发生,番茄病毒病一般不会土传,主要靠活体传播,病毒离开活体,存活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番茄病毒病植株症状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

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蕨叶、条斑、混合侵染四种类型。其发病率以花叶型为最高,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而为害程度以条斑型、混合型最严重,甚至造成绝收,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

(1)花叶型。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叶片上有轻微的花叶或略显斑驳,植株不矮化、叶片不变形,对产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另一种有明显的花叶,叶片变得细长、狭窄、扭曲、畸形,植株矮小,落蕾落花严重,果实变小,果实表面呈花脸状,品质差,对产量影响较大。

(2)蕨叶型。叶片呈黄绿色,并直立上卷,叶背面的叶脉出现淡紫色。由于叶肉组织退化,从而使叶片扭曲成线状,表现为蕨叶型。同时植株丛生、矮化、细小。

(3)条斑型。叶脉出现坏死条斑或散生黑色油渍状坏死斑,然后顺叶柄蔓延至茎秆,初期表现为暗绿色凹陷的短条纹,后期变为深褐色凹陷的坏死条斑。果实上产生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并且这种褐色斑块只发生于表皮组织上。

(4)混合型。症状与上述条斑型相似,但为害果实的症状与条斑型不同。混合型为害果实的斑块小,且不凹陷,条斑型则斑块大,且呈油渍状,褐色凹陷坏死,后期变为枯死斑。

番茄病毒病症状

秋季大棚番茄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得多,主要症状为蕨叶和条纹病。此时毒源以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由于此期天气高温干旱,日照强,秋番茄在育苗期间,经常由于土温过高而造成幼苗根系伤口,根、幼茎、叶片等也易被灼伤。加上暴风雨天气造成的植株伤口,这些均有利于存活于土壤病体中的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农事操作在幼苗间相互传播感染,种子上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率也高于春棚。定植后8、9月份病害加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不畅和施用未腐熟有机化肥均可加重病毒病发生。

大棚番茄病毒病的预防

一、病毒病的预防

病毒病侧重于防而不是治。

  1. 环境:预防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把高温干旱的环境调下去,不具备传播条件病毒病就无法传播,白天湿度可以大点,但晚上通风口一定要打开。
  2. 提高抗逆能力:要想提高抗逆能力,最核心的就是补锌,不管是喷施、补施,把锌一定要补上,建议最好用螯合态的锌,不用硫酸锌,因为硫酸锌的利用率太低,也可以用腐殖酸提高抗逆能力。
  3. 喷施病毒钝化剂:如传统的药剂盐酸吗啉胍,含量越高越好。氨基寡糖素也有一定的效果。也有用纯氧化剂高锰酸钾的,如果用强氧化剂最好单用,因为混用可能引起氧化其它药剂。

防病毒一定是越早越好,在苗床工厂就可以打预防的药,苗期预防很关键,但大多数育苗工厂都不会去打预防药,因为苗上带病毒和育苗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一般育苗工厂都不去防这块,种植户可以自己带上药剂去育苗场让把预防的药打上,另外就是定植5~7天后也要打一次病毒药,一定要烟粉虱和白粉虱一起预防。

二、病毒病的治疗

刚发现有病毒病发生,先控制白粉虱和烟粉虱,这样就切断了病毒的传播源,切断传播源以后再打病毒免疫的药剂。控制粉虱的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等。

等切断了病毒的传播源,我们在开始打病毒免疫的药剂。

发病初期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或3%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30%壬基酚磺酸铜水乳剂600倍液,或3.85%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5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菌毒·吗啉胍水剂500倍液,或20%唑·铜·吗啉胍可湿性粉剂75~100克/亩,或18%腐植·吗啉胍可湿性粉剂150~230克/亩,或1.5%吗胍·硫酸铜水剂400~500ml,或0.5%氨基寡糖素水利600~1000克/亩对水喷雾,此外喷施增产灵50~100mgf/kg及1%过磷酸钙、1%硝酸钾做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一天一次,打三至四次,一定要多用水,一亩地不少于3桶水,目的是要将植株淋透,这样就防止了老叶病害的扩散,新叶就不会在发病,病毒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毒症的扩散,而不是根治,让新叶不在出现病毒

淋洗式的喷雾,全部要喷到,病毒病的病毒是杀不死的,但是只要控制了就不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要想很好的防治病毒,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只有植株健壮了,病虫害自然就减少了。而目前这个季节,秋分过后,温度下降的厉害,早衰现象发生的就比较多。所以秋风过后就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尤其是晚上要开始做好保温工作,保温工作做得不好,裂果等现象就会频发。所以从秋分过后,大棚的底风要关了,开腰风或者顶风,番茄的大棚室温晚上控制在14℃~16℃。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从9月底开始就要适时浇水,浇透不浇大,由原来的5~7天改为10~12天。

番茄病毒病症状

总之,番茄的病毒病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如果已经发生了,发病初期在切断传播源的同时对病毒进行控制,就不会影响后续新叶的生长,这样就会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番茄小叶病
西红柿难治病害诊断及对策!
秋茬番茄问题多 早解决
这种病被称为蔬菜“癌症”!大棚蔬菜都不可避免的病害,该如何防治?
番茄病毒病应该怎么防治,有效的防治病毒病应该用什么药效果好?
怎样合理防治番茄病毒病?(内附防治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