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丨神经酰胺 好在哪里?

张丽卿老师
台湾化妆品配方权威

耕耘【化妆品学术教育】已逾30年,在化妆品产业界辅导工厂、协助多家品牌推出不少优质商品,专业著作近20本

著作:《化妆品检验分析》、《化妆品制造实务》、《现代化妆品新论》、《我是化妆品达人系列》、《拆穿让你上当的保养谎言》、《彩妆商品,妳选对了吗?》、《专业化妆品概论》等


神经酰胺对皮肤怎么个好法?
大家(商家&各路专家)都说,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成分占约50%,是最重要的保湿成分。要一般人看懂这名词,其实挺费力的,咱就趣味化些,先来个说文解字吧!
▶︎名词赏析一:“角质层”细胞间脂质 
嗯!是死的、覆盖在皮肤最顶层的屋瓦片~角质层。
▶︎名词赏析二:“角质层细胞间”脂质
嗯!就等于是屋瓦跟屋瓦间的缝隙。 
▶︎名词赏析三:“角质层细胞间脂质 ” 
嗯!夹藏在屋瓦跟屋瓦间缝隙的油性成分,等同于屋瓦间的填缝剂。

这里的油性成分,号称有50%是神经酰胺。如果这是真的,那说神经酰胺是重要的保湿成分,成立,可接受!

但要让屋瓦间不透风不渗水,没到达非神经酰胺不可的地步。

填缝剂不只有一种选择,有很大弹性选择度的,毕竟要填塞的只是死的角质层缝隙,对活细胞层没有影响度也无积极贡献度。

异想天开的保养功效

品牌端,对神经酰胺的恭维,岂止是保湿之星,还有更多的谬赞!譬如抗老、美白、改善皱纹、缓和异位性皮肤炎。…这实在太超现实了,但还是有人信。

先来个俗套点的比喻,以便轻松了解。早期,大家觉得「擦胶原蛋白,就可以救赎肌肤,让真皮层充满胶原蛋白,让皮肤变得年轻丰润」。


后来,很多人清醒了,终于接受了「擦胶原蛋白,不可能补充胶原蛋白」的残酷事实。除非用针剂把胶原蛋白注射到真皮层去,否则完全没机会!擦在脸上的胶原蛋白,不过是“帮角质层吸吸水,免于干燥的水性保湿剂 ”。 

那神经酰胺呢?不过是“帮角质层挡挡水,免于蒸发的油性保湿剂”。 

如果说皮肤的颗粒层是道门的话,那颗粒层之上的死角质层,叫门外;颗粒层之下的活角质细胞层,叫门里。


胶原蛋白也好、神经酰胺也罢,都只是在门外徘徊,不得其门而入的外派护卫,除了「保湿」「强化屋瓦防护效果」之外,谈积极保养贡献度,很为难啊!

神经酰胺打哪儿来? 

皮肤的角质层哪来的神经酰胺?在哪里制造的?你真的该好奇一下。


神经酰胺存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复杂地参与了细胞功能的调节。
神经鞘脂质(Sphingolipids),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


根据细胞生理学及病理学的研究,显示:「神经酰胺在细胞发炎、细胞应激及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要扮演这么重要的细胞生理角色,这神经酰胺,得细胞自己制造的才管用!而且也得留在活细胞里才有作用!当神经酰胺被发配边疆,到死的角质层区去时,唯一的工作,就是当固墙泥,不具生理活性了。

来了解下神经酰胺是怎么来的。简单的说,这么强大的生化合成、多重酵素参与的工程,只有生命力旺盛的活细胞,才具备这样的要件。


神经酰胺的三个主要来源: 
(1)在细胞里的内质网中合成而来。(发生位置在细胞里)
(2)由细胞膜的组成分之一神经鞘磷脂 (Sphingomyelin) ,透过鞘磷脂酶催化分解而来。(发生位置在细胞里)
(3)已形成的神经酰胺被神经酰胺分解酶 (Ceramidase)水解成神经鞘氨醇 (Sphingosine)和游离脂肪酸。神经鞘氨醇重新进入神经酰胺的合成途径,在神经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重新形成神经酰胺。(发生位置在细胞里) 

角质层的神经酰胺,比例为什么特别高?

角质层的神经酰胺,比例为什么特别高?

皮肤是个对外的器官,特别是表皮层,透过细胞分化与角质化,扮演保护人体的功能。在整个表皮层的角化过程中,脂质组成的变化,确实非常具戏剧性。神经酰胺含量最高的区域,不在制造合成神经酰胺的活细胞区,而是在死角质层区。这或许就是为了让角质层(特别是外层区)能胜任挡墙角色,细胞自然分化浑然天成的奇妙之处吧!

这表格数据的背后,是个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是随随便便的示意图。但眼尖的人必然会发现,神经鞘脂质(Sphingolipids,是神经酰胺类的统称),比例只有26.6%,不是50%。


这是怎么一回事?症结在「不同的名词,定义有所不同」。以下四个词,都是描述「跟皮肤有关的油脂」的用词,但意思大不同。

1.皮脂腺脂质 (Sebum
指的是从毛孔里窜出的油脂,制造源是皮脂腺。
2.角质层脂质 (Stratum corneum lipids
指的是角质层上经常性存在的油脂,它包含了来自角质细胞分化而来,与毛孔里窜出的皮脂长期稳定的支援。 
3.角质层细胞间层状脂质 (SC Intercellular lamellar lipids
指的是角质层板间层状区的特定油脂,制造源是角质细胞。网路、品牌、达人、专家口中说的细胞间脂质(Intercellular lipids),其实就是角质层细胞间层状脂质。所说的含50%神经醯胺,指的就是这里。这里的前三大脂质成分,有神经醯胺50%、胆固醇25%、游离脂肪酸10%。 
4.表皮层脂质(Epidermal lipids
表皮层可得从基底层的活细胞,到最外面角质层的死细胞,整层都算啊!事实上,神经醯胺在不同表皮层位置的占比,有很大的不同。活细胞层(基底层与棘状层)的神经醯胺,不到4%。颗粒层的神经醯胺,不到7%。角质靠里层不到20%。角质靠外层,则超过25%。

神经酰胺只有一个样吗? 

必然很多人说不只一个样,有分Ceramide 1,2,3,4,5,6型,或者CeramideNS,AP,EOS等等很多种。
是有很多种没错,但不是化妆品界说的那五六种而已,而是有400多种。用分类的方式来说,按神经酰胺(Ceramide),是由神经鞘氨醇(有四类)和脂肪酸(有三类)所组成,就可以区分出十二个类别的神经醯胺。又依神经鞘氨醇与脂肪酸,结构与链长的各自差异,可以组合出400种以上,存在人体细胞中的神经酰胺。

有植物神经酰胺这种东西吗?

笼统的说是有的,但是神经酰胺只是神经鞘脂质(Sphingolipids)家族成员之一员;所以,严谨点说,是植物神经鞘脂质。也是植物细胞质膜中最丰富的脂质成分。


保养品采用的神经酰胺,取源当然不是来自人类,也不流行从动物类来取得,必然是从植物细胞取得、或用合成的方式制得。


又因为神经酰胺的分类,只分大项,虽一样归类为Ceramide I(新归类等同于Ceramide EOS),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与神经鞘氨醇,所组合成的Ceramide I,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样子。


譬如,立体结构不同、分子量不同、极性溶解度不同等等。

不同型号的神经酰胺,保湿效果差多少? 

如果从皮肤自身所拥有的神经酰胺来看,当然是分子量越大、越不容易被任何溶剂溶解、越非极性的神经酰胺,越能牢牢地卡位在角质层板间,担负好保家卫国的任务。


但是,从保养品由外涂擦来补「墙缝」的观点来分析,这大分子量、根本无法找到适当溶剂溶解的非极性神经酰胺,就意味着「完全无法被利用」。


你不能认为「把神经酰胺粉末磨成很细的粉,混合入乳霜或精华液里」,这样有机会把神经酰胺「塞进墙缝」!如果这样也可以,那擦粉底、蜜粉、BB霜的「粉」,也能卡进角质层啰?
当然不行嘛!


所以,能被溶解的神经酰胺,必然不是「保湿最厉害的」。但不用气馁,因为最厉害最保湿的,本来就没办法被以保养品来利用。

其实,还可以注意到,很多品牌用的不是神经酰胺Ceramide,而是合成神经酰胺的材料~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
这皮肤上擦了神经鞘氨醇、植物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或糖鞘脂质(Glycosphingolipids),都没问题都没副作用,各国法规也都允许。但,别天真的以为这三个成分会在皮肤里「转变成」神经酰胺。你不能认为同时在皮肤上也涂些脂肪酸,这两个成分就能天雷勾动地火般地合体为神经酰胺。到了死角质这一区,皮肤的所有元件,都已经到了报废的待清除区,已无力承揽「合成神经酰胺」这么高难度的工程了。

你要再追问,那神经鞘氨醇、植物鞘氨醇、糖鞘脂质的保养意义是什么?我也想知道!对于皮肤,文献探讨的几乎都是神经醯胺。我们只能大胆臆测,这些「合成神经酰胺的原材料」与皮肤的生物相容性是好的、不排斥的。但贡献度是什么?如果神经酰胺的终极价值就是保湿的话,那这些原材料的价值,恐怕也没太多优势创造其他新价值吧!

至于神经酰胺参与黑色素制造、主掌细胞的生存与凋亡,所以,保养品添加神经酰胺可以美白、可以抗细胞老化…,那真的是想的太美好了。这些都是神经酰胺在基底层位置的活细胞里才具有的生理活性。这里的神经酰胺,结构得精准正确到是人体里那四百多种神经酰胺构型的某一个特定型。化妆品里简单的神经酰胺粗分类类型,根本没机会一样,没机会送达工作区、没机会参与这样的生化运作盛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中的神经酰胺及其应用
神经酰胺
糖脂
皮肤上的脂质化学
对肌肤超有用的神经酰胺
敏感肌肤用什么来修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