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年浙江省公考《申论》真题 解析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

问题解析: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是归纳概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目要求“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根据这一要求,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答案来源于材料;二是题目要求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而非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读清楚题目后还要仔细看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对题目的要求有了全面、清晰的把握之后就回归材料。通过阅读给定材料,可以看出整篇材料都是围绕“海洋经济”展开的,每则材料都体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由于材料分布比较散乱,若想做到全面,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对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考生可以从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出发,以保证作答“准确、全面、有条理”的要求。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阅读资料、整理要点后,我们需要将要点整合,组织成答案。

参考答案:

浙江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海洋经济优势明显、基础扎实、潜力巨大。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产业优势。民间资本充裕、海运业发达、市场发展空间大、海水综合利用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二是政策优势。国家的两大战略和本省的《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是中央和地方赋予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优势;随着行业垄断的打破,民营经济的优势地位将得到发挥。

三是区位优势。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海域面积为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总数分别约占全国的30.7%和40%;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拥有世界级深水港宁波—舟山港域;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舟山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把海岛特色经济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结合起来。

四是资源优势。浙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海底能源储量大、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五是人文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目标明确,闻名中外的浙江精神和浙商品格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精神支持。

(二)“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准确、全面、有深度。字数不超过600字。

问题解析: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要求谈谈对“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这句话的理解,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试题。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重要引擎”,因此要重点围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作答。要求中提到“准确、全面、有深度”,需要考生在分析时做到全面和深入,同时字数限定在600字以内,考生要先对作答篇幅做到心中有数。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这句话出现在“资料11”中,根据综合分析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作答思路,综合考虑需要从全部材料中分别寻找要点。

“重要引擎”意为具有推动作用,即推进这一建设可以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需要对“推动”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阐述浙江现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资料5”第一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浙江在自然条件方面和工业内部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问题;另一部分阐述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对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而且浙江恰恰具有发展这些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料5”中提到浙江在海洋经济方面的自然优势,如气候适宜、海岸线长、海岛众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新能源等,“资料9、10”在具体阐述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在浙江的体现,如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启动、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以及能源中转贸易加工项目建成等。

考虑到作答结构的完整性,此题要适当地提出对策。“资料6、7、8、11”中都提到了很多关于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的积极措施,同时“资料4”中也列举了一些国家在发展海洋经济上的经验以供参考借鉴,可以总结出法律政策、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经过提炼,将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加工,组织答案有条理地作答。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答案表述要有针对性,同时注意把握好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一步,已成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

一方面,浙江资源相对短缺,且经济发展方式仍属外延扩张的粗放型模式。自然条件上,陆地资源贫乏,本地能源总消耗量不足,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内部结构上,高污染排放产业比重大,资源过度消耗现象普遍,环境污染严重。这些现状决定了浙江亟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对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浙江恰恰具有发展这些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环境方面,气候适宜、海岸线长、海岛众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与悠久的文化积淀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产业优势方面,一是浙江具有深水良港优势,可为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搭建平台;二是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的启动利于海水的综合利用,并可通过深度开发形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良性发展产业链;三是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可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能源中转贸易加工项目的建成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提供重要支撑;五是浙江有三大滨海旅游区,为发展海洋旅游业奠定基础。

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需因地制宜,明确不足,依靠优势,抓住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需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保障,需企业技术上的研发与科研创新,需民间资本在各领域的全力投入,充分发挥其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

(三)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论述深刻、条理清晰;字数1000-1200字。

问题解析:

首先,要求联系浙江实际,考生的立意基点须从浙江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背景出发,并适当联系浙江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匮乏等省情和“两创”战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等省策,提出符合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观点,如此才能做到“观点正确”;其次,要求结构完整,写法上必须题、首、尾、颔、腹五部分俱全,有头有尾,有过渡、有主体,铺垫性、引导性的分析引论与主体性的对策正论要布局有方、表述完整;再次,论述深刻,通常需要观点与事实相结合,进入浙江的现实情况中去,再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低碳变迁的需要与可能延伸出来,将当前与长远、现状与未来嫁接起来,充分使用论据,表里一致、以论据为论证服务、以论证为观点穿针引线,实现论述的深刻;最后,还要写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如从提出问题到分析意义、必要性重要性,到解决问题的政策战略、具体措施,再到总结前瞻,从总领论述到具体分析、对策阐述,再到概括结论,总——分——总,背景目的——意义重要性——对策措施——结论,循主线、按顺序表述,符合行文法则,由此层次和条理自然分明。

通读材料,可以透过三个视角审视海洋经济发展:一是海洋经济发展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作用,从海洋经济是蓝色经济也是绿色产业的角度,提出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促进浙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拓经济发展新路和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角度,提出从战略布局到具体政策措施的不同层次观点;三是同创新文化和创新强省战略、创新文化相结合,提出要有海洋意识、海洋战略、海洋文明的观点,防止郑和的遗憾、近代商业文明落后的悲剧重演,从历史、文化和创新的角度来思考海洋经济发展,使作文有更为新颖、独到的视角和论述,以个性化、深刻化来为自己提分。

参考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海陆联动,开创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未来》

海洋占地球面积70%,蓝色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底色;浙江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其境内的舟山素来有着“千岛之城”的美名,如今更成为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主角。记得有位伟人说过:无法掌控海洋的民族,将无法掌控未来。今天同样可以说,谁能够掌控海洋开发的主动权,谁就能拥有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浙江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着眼于构筑海陆联动新格局,从战略高度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必将加快我省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跨越,使五千万浙江人民拥有如梦如幻的蓝色未来!

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浙江来说意义重大。从当前来看,这是我省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谋求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浙江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陆地资源难以自给自足,随着经济持续增长,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逼近了环境容量极限,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浙江海域生物资源和海洋能源丰富,如舟山渔场海洋捕捞量居全国第一,东海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潮汐能、潮流能分别占全国40%以上,能够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迫切需求;而海洋产业能耗低、污染少,本身具有绿色、低碳属性,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在战略层次上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施海陆联动、山海协作,依托跨海大桥、港口、路网等基础设施,把沿水岸线资源与陆上腹地的资源结合起来,以海引陆、以陆助海,实现临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发达海岛与欠发达山区的同步开发、协调发展,加快山海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要有临海经济与海洋核心产业的布局。临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要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石油和矿物开采、海洋渔业等临海经济,并大力推进海洋能源开发、生物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海港清洁等新兴产业,促进潮汐能、潮流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全面开发,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洋经济布局优化。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既是我省发展的总战略,也是我省的特有经验,创业创新创富的特质已经融入浙商的血脉,而我省“五分天下有其四”的民营经济、大量民间资本寻找出路,为我们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要集民智、汇民力,创新体制机制,畅通融资、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经济领域,既开辟富民新路,又探索强省新经验,让民营经济为开创浙江的蓝色未来贡献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600年前,郑和率领的强大船队因专制帝王的鼠目寸光、实行闭海锁国的政策,未给中国打开商业文明的航道;21世纪的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的决策支持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以其深谋远虑,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开辟浙江人民通往蓝色未来的新航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三城竞争:|嘉兴|绍兴|温州|浙江省
对当前浙江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
省政府批准发布《浙江象山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规划》
为什么贵州人喜欢到浙江省打工?
国网时评:为保供电促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