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互保“升级”相互宝,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昨天,相互保发布公告,从20181127日中午12点起,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从相互保险变成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背后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一个月的时间2000万人加入,一时间相互保成了保险创新顶风的旗,监管层的多次约谈又让这“新生儿”受到重重阻力,相互保像初出茅庐就迅速蹿红的明星,占据媒体封面的C位和各类溢美之词,随之而来黑料,猜测,绯闻,和这次实锤改版下架。

不过,公关团队很聪明,升级改版稀释了大众对“相互保”变“轻松筹”的关注度,再看内容,蚂蚁金服也确实是尽最大努力保护了用户的利益,让此次调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不管结果如何,这次的相互保事件确实是保险业的一场飓风,一个月的时间2000万人的加入,这让我们看到互联网保险的巨浪式跃进,也让我们看到民众保险意识的增强,同时,相互保险也从冷门变成了焦点。

1

             你真的了解相互保险吗

根据《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通知》定义:

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简单点就是说,相互保险是以“自愿联合,相互扶持”为原则的抱团取暖。参与会员即为组织所有人,没有股东经营,只对自己负责,一般而言,相互保险不以盈利为目标,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旨在为成员提供低成本的保险。

所以相互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共有,共治,共享。

相互保险在保险史上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在中国,却是这几年才被人关注到。

相互保险公司历史悠久,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基尔特组织—为组织会员及其家庭成员在生老或病亡时提供经济保障的行会。

1966年,伦敦发生特大火灾,灾后重建时形成的伦敦火灾相互保险友爱社被认为是英国最早的相互保险组织。

上世纪60年代,相互制公司曾经在日本占市场份额的76%,在美国占比也超过60%

到了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市场业务创造了历史高点,总保费收入达到12860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总份额的27.1%,覆盖9.2亿人。

我国相互保险发展就比较晚了,内陆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2005年才成立,直到2015年保监会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通知》,相互保险才有了相应规范性文件。

2017年又成立三家相互制保险组织,其中一家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是目前唯一的相互制人寿保险组织。

2

             相互保险VS商业保险

相互保险跟商业保险对比有很大的不同,为方便起见,典型的区别小编用表格做出来;

相互保险和商业保险最大不同在于,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保单持有人即为公司持有人,消灭了股东与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样,相互保险用所有权关系取代市场交易来降低保险产品费率。

公司不以赢利为目的,没有股东,只对自己负责。仅收取少量保费作为管理费,所以经营成本很低,保险产品相对商业保险也较便宜。而且没有盈利压力,资产和盈余都用于被保险人的福利和保障,如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就被要求会员产品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80%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没有盈利要求,相互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水平较商业保险,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不能在激烈竞争中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规模,和不具有强有力的投资能力,不能满足客户保障投资的多重需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去相互化”的浪潮,许多大型相互保险公司转变为股份制保险公司。

所以也有人调侃说,商业保险是土豪的追逐,相互保险是贫民的盛宴。

3

                   互助VS保险

“相互保升级成相互宝”,从保险产品变成了互助计划,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所以听起来都是差不多的生病筹钱,到底是差在哪呢?

互助和保险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机构转移承担风险。

保险金的给付责任在保险人身上,客户有合同,发生了风险损失按合同找保险公司来赔偿,保险公司又受到保险准备金,偿付能力等各项监管,同时面对大风险还有再保险的要求。

层层严密把控,防患于未然的未然,所以,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就算经历过一战,二战,也一样经营到今天。

而互助的给付主体是参与的会员用户,由第三方监管,没有偿付能力的指标要求和再保险转移风险,也就意味着没有能够兜底的能力。

而且互助的性质是单向的赠予,这就跟好心人捐款一样,别人给不给,看你人品。

保险公司因为有严格的监管和再保险转移风险,所以完全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但是互助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再转移风险的能力,对于用户来说,关键时刻能不能拿到钱,和能拿多少都是不确定的。

所以说,用保险转移风险,你的兜底能力是水泥做的,用互助计划转移风险,你的兜底能力是泥做的。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4

                     一点思考

支付宝虽然推出“相互保”一个多月就改成“相互宝”,眼看从保险变成了互助计划,算是一次开头就是高潮,结局有点凉凉的尝试,但是不代表互联网保险的失败,相反,这次试水我们可以看出民众的保险意识增强,市场广阔。

大型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流量数据。如果能够运用的好,在大规模的客户群体里精细化挖掘客户的需求也不会是件难事。

关于互联网和传统保险,许多人都会割裂成两个对阵,认为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对手,但在对于一名务实的保险经纪人来说,我更希望是借助互联网强烈的数据逻辑来帮助客户梳理风险,发现缺口,找到更适合客户的需求的产品。

互联网保险和传统保险不应该是割裂的两个部分,他们的关系应该是补短板,填空白,从而满足多层次需求,就像家里吃饭,会备有盘子和碗,谁也不会傻到拿手去抓锅里的饭。

未来更多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整合,年轻的时代朝前走,支付宝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还会有不断地创新,碰撞,吸收,进步。

一起期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互保”:保险新衣下的网络互助
相互保险的希望与困境
违规被叫停后,信美相互退出,“相互保”突然变身网络互助
一个月均摊七八块钱,相互宝分摊金上涨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交1块钱保几十万,互助计划靠谱吗?
相互保为什么不是保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