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断它?就是大脑的这个部位,让你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如今这个年代,是个压力山大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学业、工作、父母、家人、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十分烦恼。尤其最近的疫情,让本来就倍感压力的人们更是雪上加霜。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压力,尽管我们都曾经体验过压力带来的困扰,却没有人知道自己究竟为何会感受到压力。或者说,你仅仅知道它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却不知道它的生理机制。

我们知道,你之所以会感觉到疼痛,是因为有痛觉感受器;你能看见世界,是因为有视觉系统;你之所以有记忆,是因为海马体等结构在“记录”下你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事物。同样的,虽然听起来有点怪怪的,但压力不也是外界给你带来的一种感受么?显然,你的大脑中也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部位专门负责感受压力的。那么,到底是你大脑中的哪一个部分,给了你这种不愉快的体验呢?

许多研究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都会感受到压力,这和我们刚刚提到的海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片说明:海马体示意图)

海马体(Hippocampus),因形似海马而得名,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目前的研究表明,海马体和动物的长时记忆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还有方向定位的作用,你每天下班回家知道怎么走、路上堵车的话知道怎么绕行,都是它在指导你。

虽然很多人怀疑海马体也是让人类感受到压力的根源,但没有人能解释这其中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就在最近,来自耶鲁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窥探到了海马体导致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深层机制。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招募了60名健康的成年人,给他们看了许多令人非常恶心或者感到恐惧的图片,以迫使他们产生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等负面情绪。在这些图片之间,研究人员也会穿插一些中性的图片,帮助他们在高压的心理状态下能有所缓解。

在此期间,研究人员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缩写:fMRI)技术监测受试者们的大脑活动状况,同时对他们在观看每组负面的图片时感受到的压力或者紧张情绪进行了排序。

(图片说明: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看不同类型图片时大脑的监测)

在完成测试之后,研究人员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当受试者在观看那些他们反馈最引起反感的图片时,海马体与下丘脑海马旁回(PHC)以及颞下回(ITG)的连接也更加活跃。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是实验中发现的一个正向网络,也就是一种正反馈机制,当这些网络活跃度更高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除了正向的网络之外,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负向网络,那就是海马体与背外侧前额皮质(dlPFC)、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以及小脑之间的连接,当它们之间的连接活跃度增强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人感受到的压力较小。

(图片说明:耶鲁大学科学家们本次研究时绘制的海马体神经网络。红线表示的是海马体与下丘脑在压力较大时的连接,蓝色为海马体与背外侧前额皮质在压力较小时的连接)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总体上是由这两个网络之间的连接活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挑起一个人的悲观情绪,又能够在某些时候缓解一个人的压力。

"尽管这些网络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缓解自己所感受的压力时,会适应正向和负向两种网络。"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解释说,“也就是说,受试者的负向网络在增强活动(也意味着感受到的压力在减少),但与此同时,他的正向网络也在降低相互之间连接的活跃度。”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人员对于海马体在调节压力过程中发生的机制仍然只有非常有限的一点了解,这些成果也远远不足以让我们在临床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这次研究还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既然我们知道了压力产生时大脑发生的变化,就找到了研究的方向,知道未来该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科研人员希望在未来,这个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在临床上缓解一些人的心理压力。毕竟,虽然压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但过多的压力对一个人的伤害和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家Rajita Sinha指出:“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对多个目标进行干预治疗,比如增加海马体与前额皮质的联系,或者减少它与生理应激区域的信号传递。”也就是说,通过对海马体传递压力信号的负面网络的增强和正面网络的削弱,就可以从生理上有效地降低一个人的心理压力。

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压力,或者化解压力,但是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降低了效率,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如果能够从生理上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们能够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困难,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心态。

可以说,很多心理学的问题,其实都源自于生理变化。随着生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情绪的来源、传递渠道,然后进行干预和调节。也许在未来的社会,人们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对生活的满足感。

不过话说回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在于能够清醒地认识、理解和把控自己的情绪,这也是生活之所以迷人的原因。简单地通过生理手段缓解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无可厚非,如果所有情绪都交由生理学的手段来干预,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手机刚刚兴起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有无数人被手机所“绑架”。很难想象科技再发展几十、几百年,它还会从多少方面剥夺我们的人格。很庆幸我们活在科技刚刚发展的初期,既可以享受科技的便利、又不用担心这么多伦理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者们定位出了大脑中主管压力的部分
熬夜带来的饥饿感,是假的 | 科学60秒
如何跟压力做朋友
每天散步 大脑年轻
喝饮料伤大脑?无糖饮料还更糟?
鼻子深吸气“强化你的大脑锐化你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