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造太阳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人造太阳”的报道——

2020年12月14日,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 正式建成并首次实现放电,在内部温度高达1.5亿摄氏度的恐怖条件下依然保持稳定。

同年12月28日,韩国超导托卡马克先进研究(KSTAR)中心的人造太阳成功实现连续20秒维持1亿摄氏度的运行,这创造了全新的世界纪录,将可控核聚变的时间再次延长。

令人欣喜的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的升级改造,实现1亿摄氏度,“燃烧”100秒,刷新世界纪录。

那么,人造太阳究竟是什么呢?

所谓的人造太阳,指的是一种名为“超导托卡马克”的装置,也就是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核聚变来实现能源的产生。

和核裂变发电站相比,核聚变发电装置更加安全也更加清洁,同时能够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率。

人造太阳有这么多优点,但至今仍然没有投入使用,原因就在于其中的难度太大,目前还无法长时间稳定地运行。所以,世界各国也把努力的重点之一放在了稳定运行的时间。如果我国的人造太阳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1亿摄氏度100秒的运行时间,那么将再一次突破人类的极限。

由此可见,我国的人造太阳现在正处于世界前沿。而根据此前的推测,人类大概在2040年左右能够实现人造太阳的商业运行。同时,我们也希望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能够迅速取得突破,毕竟地球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如果能够早一天用上人造太阳,温室效应就能早一天放缓,我们也能够挽救更多因为气候变化而面临灭绝危险的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17.6分钟,在世界内是何水平?
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超千秒创新纪录,更大的一台建造中
安徽日报 | “人造太阳”屡创纪录
【硬盘深处】我国的人造太阳核聚变装置 世界最尖端的科学装置
中国人造太阳世界第一,此国送关键助攻!
1056秒!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