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碾压夺冠,全红婵有多厉害?我国为何有这么多优秀的跳水运动员?

北京时间8月5日,在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我国的选手全红婵和陈芋汐以绝对的优势包揽了冠亚军。其中全红婵5跳中有3跳是满分,总分466.20分,不仅领先第二名的陈芋汐四十多分,甚至比第三名的国外选手高出了九十多分!

(图片说明: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最终比分)

我国的跳水队,确实可以说是梦之队,连续多届奥运会都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那么,为啥我国的跳水队如此强大呢?

我们知道,跳水比赛中,除了空中的动作之外,水花的高低也非常重要。或者说,作为一个运动员,做这些动作本身不算太难,所以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压水花了。

跳水时水花的产生原理是:原本平静的水面,在遭遇到人体的撞击后发生了能量传递,这些能量就会将水溅起。这个原理说起来简单,实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固冲击、耦合问题,以至于实践已经超出了理论的发展。

(图片说明:全红婵)

从实践中讲,影响水花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从流体力学方面总结大概是四点:入水物体的尺寸、流体特点、外界影响以及入水条件。

在同一场比赛中,流体的特点(密度、黏性等)和外界影响(重力、边界效应等)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尺寸和入水条件。你可能以为大家都是一米多高的人,尺寸差不多,其实不然。恰恰是这方面,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诚然,大家都是人类,形状差不多。但是,入水动作的不同,就会导致形状尺寸的差异,最终影响水花的大小。这里的动作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手型、肘关节、头的位置、肩的动作、胸的动作、水下手的动作等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手型,最为关键。

(图片说明:入水瞬间)

我们都知道,想要跳出最好的效果,运动员垂直入水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看似人体是直线的,但手型和肩部的宽度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其实入水的时候是呈楔形入水的。

你可能会联想到战斗机或者是导弹等设备的流线型结构,认为跳水运动员把手合拢是非常合理的,其实并非如此。

当运动员以这样的形态入水时,上方就成为了压强最低的方向,使得受挤压的水自然而然地向这个方向逃逸,形成巨大的水花。因此,如何控制住楔形面角度,就成为了压水花的重点。

当楔形面角度控制到最小,也就是0°时,其实就等效于一个方形体了。方形体的入水,会让被挤压的水不得不向四周扩散,而四周又有相邻的水提供压力,这就可以控制水花大小了。

(图片说明:楔形入水和方形入水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这个角度,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就是手型和肩宽的比例。所以目前来说,运动员普遍采用“抓手平掌”式入水,也就是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指关节,接触水的手则摆出平掌的姿势或者稍微弯出一点掌窝,从而控制水花的大小。

(图片说明:抓手平掌式手型)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都是技术层面的。技术上的道理,大家都懂。毕竟这也就是个流体力学的原理,相信对于科技发达的欧美国家来说,研究这些问题根本不在话下。那么,为啥偏偏我国的运动员能够完美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呢?

首先就是态度。和足球、篮球不同,跳水运动的市场化水平非常低,所以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慢。而我国则比较重视各项运动的发展,所以跳水也没有忽略。再加上最近一些年来我国的跳水成绩确实非常优异,导致跳水运动在国内比在国外更受关注,甚至还有跳水的综艺,这就会引发更多人将孩子送去跳水,发掘人才。

(图片说明:演员王丽坤参加跳水的综艺节目)

其次就是个人的选择。说到底,这一点还是市场化低的结果。篮球和足球等运动有更多的观众呐喊,可以获得更多的粉丝,同时在其他场地也易于展开,还具有更多的趣味性。相比之下,跳水运动似乎更“冷清一点”,我国运动员拥有国外运动员不具备的吃苦耐劳精神,更耐得住寂寞,才能练出好成绩。

还有就是多年以来累积的经验和技术,以及训练理念,都是这些运动员成功的强大基础。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举重。你可以想象,和跳水相比,举重要更加辛苦,更加枯燥(当然这是出于普通人的直觉,每一项的训练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刻苦程度没有孰高孰低),更加挑战人的耐心。而且,我国的举重也在多年之中形成了完善的训练体系,在此前其他的比赛中,一位解说员就在比赛中评价国外举重运动员姿势不标准,要是在国内就会得到纠正。

(图片说明:举重冠军谌利军)

当然了,有的时候,成功也确实离不开天赋。就像爱迪生说过的那样: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得来的,而那1%的天赋往往是最关键的。

不得不说,全红婵确实有天赋。

据介绍,2020年的全国冠军赛,也就是奥运会选拔的第一站举办时,全红婵还只有13岁。跳水比赛中需要做5个自选动作,直到比赛前3周,她竟然才勉强学完全部的动作。然后在这次比赛中,她用刚学会3周的动作拿了冠军……

难道全红婵就仅仅靠天赋来夺冠吗?

(图片说明:全红婵年仅14岁,是我国本届奥运会参赛选手中最小的)

不。在同年龄、同一批的运动员中,她是最能吃苦的一个。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在比赛中出现失误的话,她就会更加刻苦地训练那个动作,直到克服问题为止。

可以说,我国跳水队的队员们完美地诠释了爱迪生的那句名言,不论有没有天赋,都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国前奥运冠军何姿甚至透露,直到今天她还有恐高症,但在跳水时她还是克服心理的恐惧站在跳板或跳台上。正是这种辛勤的态度,才是我们能拥有这样一支跳水梦之队的原因。

(图片说明:我国三代跳水女神郭晶晶、陈若琳、施廷懋合影)

更可怕的是,全红婵才只有14岁啊,就已经表现出如此的统治力了,这让和她同龄或者比她还大的国外运动员,以后咋办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跳水好不好,为什么看压水花?
全红婵的水花让物理学“不存在”了,跳水运动员如何做到将水花压到最小?
跳水“压水花”的原理是什么?
带你看懂跳水比赛!双语词汇 赛事规则
跳水难度王何冲,用最难的动作入水,结果裁判硬是找不到水花!
她一官宣,引爆热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